
湍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關鍵的作用,讓飛機顛簸的是它,影響天氣和氣候的也是它,它還會限制我們駕駛的汽車的燃料效率,影響著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
湍流是混沌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小的外部干擾都有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行為,表現出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結構。科學家和工程師一直困惑于預測和改變湍流的方法,它一直是科學和工程領域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
現在,一組物理學家已經通過數值和實驗證明,在流體動力學支配方程的一套較小的特解的幫助下,湍流可以被理解和量化,這些解可以為特定的幾何形狀進行預先計算。
這項研究提供了第一個實驗說明,在一段適當短的時間尺度上,湍流的動力學是確定性的,并將湍流和它基本的確定性支配方程聯系在了一起。研究論文已于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湍流研究的新 " 路線圖 "
量化預測湍流的演變相當困難,事實上,湍流的幾乎任何一種屬性都難以捉摸。數值模擬可以說是目前唯一可靠的預測方法,但它往往代價高昂。研究團隊的目標就是降低預測成本。
從幾年前開始,他們便展開了對湍流的研究。先前的一些發現著重在理想化的二維流動中,但新研究則著手解決實際情況中更重要、且更復雜的三維流動。
研究人員通過觀察被限制在兩個獨立旋轉的圓柱體之間的弱湍流,創建了一個新的湍流 " 路線圖 "。由于這種情況不包含那些更熟悉的幾何形狀中存在的端效應(比如管道中的水流),從而給了研究小組一種獨特的方式,來比較實驗觀察和數值計算的流動。
用一個相對貼切的類比來說,湍流就像一列火車,它不僅按照規定的時間表順著鐵路的軌跡行進,還具有與鐵路一樣的形狀。
這項實驗專門設置了透明墻壁,讓科學家有機會充分觀察,它還使用了最先進的流動可視化,通過追蹤數百萬個懸浮的熒光顆粒的運動來重建流動的細節。

實驗裝置。(圖/Michael Schatz, Roman Grigoriev)
同時,先進的數值方法被用來計算偏微分方程(納維 - 斯托克斯方程)的復現解,這一方程支配著與實驗完全匹配的條件下的流體流動。

研究示意圖。(圖/Michael Schatz, Roman Grigoriev)
兩種頻率的復現解
眾所周知,湍流會表現出一系列模式,也就是所謂的 "擬序結構",它們具有明確的空間輪廓,但會以一種明顯隨機的方式出現和消失。
通過分析實驗和數值數據,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流動模式及其演變與他們計算的特解所描述的非常相似。這些特解既是復現的,也是不穩定的,這意味著它們描述了在很短時間內重復的流動模式。
在這種幾何條件下發現的所有復現解都是準周期性的,也就是說,它以兩種不同的頻率為特征。
其中一種頻率描述了流動模式圍繞流動對稱軸的整體旋轉,而另一種則描述了流動模式在與其共同旋轉的參考系中的形狀變化。相應的流動在這些共同旋轉的參考系中周期性地重復著。
隨后,團隊將實驗和數值模擬中的湍流,與這些復現解進行了比較,發現只要湍流持續存在,湍流就會緊緊 " 追隨 " 著一個又一個復現解。
這樣的定性行為被預測為低維混沌系統,其中的典型代表包括著名的洛倫茨模型,它在 60 年前作為一個極大簡化的大氣模型得出。這是首次通過實驗在湍流中實際觀察到混沌運動追蹤復現解的情況。當然,由于復現解的準周期性,湍流的動力學就變得復雜得多了。
三維流體流動的新動力學基礎
研究使用這種方法,確切地表明,湍流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組織可以被這些結構很好地捕捉到。
這些結果為用擬序結構描述湍流奠定了基礎,也幫助我們可以利用它們在時間上的持久性,克服混沌對我們預測、控制和設計流體流動的能力的破壞性影響。
面對湍流這個 " 科學界懸而未決的大問題 ",這項研究為湍流奠定了一個數學基礎,它在本質上是動力學的,而非統計的,因此我們可以進行定量預測。這些發現對仍在試圖理解流體湍流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工程師群體產生了最直接的影響。
未來,我們有望極大地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甚至可以預測各種極端事件,它對于設計具有所需特性的流動的能力同樣至關重要。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0c46eb15ec06fe02fa9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