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的手機圈格外的艱難,一方面是受疫情影響,用戶消費緊縮;一方面手機廠商間的內卷越來越嚴重。此外還有手機的創新遇到瓶頸,近兩年的手機一直被用戶吐槽套娃嚴重,缺乏創新,這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愿意換手機的一大原因。
簡單盤點近兩年所發布的手機,尤其是旗艦機,無非都是在發布會上 " 吹噓 " 自己的手機影像多么厲害,甚至將自己的產品去跟專業的相機對比,多少讓人感到尷尬。當然我不否認近兩年手機影像的發展速度極快,超強的硬件和不錯的算法確實讓不少手機在一定場景中取代相機。但隨著影像的飛速發展也帶來了不少新問題,尤其是近兩年不少用戶會發現,自己的手機在拍攝近物時往往對不上焦,這便是大底傳感器所帶來的弊端。
如果我們使用的是相機,就能通過改變光圈的方式去解決這些問題,但手機并不是相機,它不具備調節光圈的功能。難道說往后的我們就必須要忍受這些缺點了嗎?恰巧近日華為在宣傳 Mate 50 系列時就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點——可變光圈鏡頭。

圖源華為手機官方微博
作為業界中為數不多領銜了多次影像改革的手機廠商,華為此次借助這個 " 可變光圈鏡頭 " 又能玩出什么花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光圈到底是什么,在拍攝中起到什么作用。舉個例子,近視的朋友在沒有眼鏡的情況下,需要瞇起眼睛才能看清遠處的東西,而這正是攝影中提到的縮小光圈(即瞳孔)來調整景深的深淺。當光圈值越小(光圈值和光圈的實際大小是相反的),鏡頭所能捕捉的光量就越多,反之亦然。
在光線強烈的地方,我們可以通過縮小光圈的方式帶來更深的景深和更清晰的畫面;而在光線不足的地方,增大光圈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曝光,以降低畫面中的噪點。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場景下使用不同大小的光圈能夠拍出觀感更好的照片。
可能很多讀者都不知道,手機鏡頭上所標注的光圈值,既是最大光圈,也是唯一光圈,或者叫恒定光圈,其光圈大小是不能調節的。

圖源小米官網
換言之,手機的鏡頭光圈是固定的,即便在專業模式中調整了光圈大小,但手機光孔的實際大小并不會改變,只能通過手機算法來模擬光圈放大或者縮小的效果,以實現大光圈人像、大光圈風景等功能。
當我們通過調節手機光圈時,無論是景深發生的變化(背景模糊程度),還是亮度的變化,都不是因為光圈的實際放大縮小而導致的成像效果不同,而是通過手機上的多個鏡頭以及后期算法所模擬出來的類單反效果。毫不夸張地說,如今手機上的虛化效果都是通過后期算法實現的,跟硬件關系并不大(起碼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大)。
那么華為 Mate 50 系列又該怎么去打破這個僵局呢?雖然目前華為還未公布可變光圈鏡頭的具體參數和技術細節,但根據數碼博主 @旺仔百事通透露的消息來看,華為 Mate50 Pro 的可變光圈支持在 F1.4-F4 之間調節。6 片式的扇葉可以更精細地改變結構,從而彌補軟件算法上的不足和缺憾。至于無級光圈,考慮到手機內部的空間,大家還是別想了。

圖源微博博主 @旺仔百事通
此前在微博上已經有網友流出了一張疑似是華為 Mate 50 系列的工程樣機的后置鏡頭實拍圖,盡管只是非常初級的模型,但是我們似乎能在里面看到一些端倪。就是右上角的鏡頭的葉片似乎是一個可以改變的機械機構。而且無獨有偶的這個組成的葉片也剛剛好 6 片,可以通過控制葉片來控制進光量以及光圈,這大大增加了該實拍圖的可信度。

(圖片來自微博網友 @Eric 宏)
結合前文對光圈的描述,我們大致可以猜出華為 Mate50 系列使用可變光圈鏡頭主要是為了兼顧暗光環境下的進光量和正常光線下的快門時間。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優先保持畫面亮度,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優先保持解析力均勻性。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可變光圈的作用就突顯出來了。(例如拍攝風景時使用小光圈,拍人或近物時切換成大光圈)
早在十多年前的諾基亞 N86 上,可變光圈技術就已經出現在手機影像上了,之后松下、三星、索尼、OPPO 也推出過搭載可變光圈鏡頭的產品,但反響平平,最后依然是隨大流是選擇添加更多的攝像頭和不同的焦距。

圖源三星官網
可變光圈鏡頭被拋棄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受限于成本,二是收益和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可變光圈的加入必然會增加整個鏡頭模組的厚度,但普通消費者不一定能在第一時間感知到它在拍攝體驗上帶來的提升。

(圖片來源:DIGITAL process)
再加上當時智能手機傳感器非常小,與其花心思在添加物理可變光圈上,還不如直接加入更多焦距的攝像頭來得實在。
今日不同往日,如今不少旗艦手機的主攝傳感器都已經接近一英寸,甚者超越了某些卡片相機的畫幅,這是否意味著華為時隔幾年重新用上這項技術后就能夠帶來天翻地覆一般的體驗呢?在我看來仍有多個疑點:
一、目前手機的光圈都是默認最大的,可變光圈的加入只會讓光圈縮小,不管如何處理都不可能違背通光孔變小導致通光量損失越多的物理法則。華為要怎么樣去展示它在各種場景中的實用性?
二、可能會有人覺得,可變光圈會改善大底近攝的景深問題,其實這一點過于次要,因為大底近攝對不上焦的根本原因不是景深而是像差,可變光圈的加入并不會改善這一情況。而且在進行近距離拍攝時光線肯定會被壓制一部分,縮小進光量后只會讓整張照片看起來更加奇怪。

雷科技制圖,禁止侵權
三、前文曾提到光圈大小和景深有直接關系,縮小光圈可以得到更大的景深范圍。但這僅限于相機鏡頭,手機的傳感器因為太小,鏡頭的實際焦距非常短,根本無法復現相機上的效果。
至于目前網絡上出現各種 " 可變光圈能帶來更大的進光量、虛化效果提升更明顯、增強照片質感 " 等言論都是無稽之談,大伙看到了直接當個樂子就行。
總得來說,結合之前的技術和攝影常識來看,此次華為 Mate50 系列所宣傳的可變光圈鏡頭可能真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唯一能想出來的實用場景只有在拍攝視頻時能夠更好地調節曝光,但實際作用嘛依舊不大,只能說聊勝于無。

(圖片來自 HoiNDI)
但不管怎么樣,對于即將發布的華為 Mate50 系列,我個人還是相當期待的,作為多次引領了整個手機行業進步的產品,我相信華為 Mate50 系列還會在更多地方給我們帶來驚喜。華為 Mate50 系列可能在綜合硬件配置方面有遺憾,但會盡最大的努力彌補,這一定是華為現階段能拿出來的最強配置,也希望它不會讓人失望。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0d81b8e9f0972fd7a62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