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大事了。
2022 年 7 月 8 日,日本當地時間上午 11:30,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街頭演講時遭遇槍擊,不治身亡。
前海上自衛隊軍官山上徹也,伺機接近安倍后,在其身后,用一把自制槍械連開兩槍。
安倍被擊中后,迅速被送往醫院救治。隨后,當地消防部門確認,轉運時,安倍已經失去意識,處于心肺停止狀態。
當天下午,日本官方發文通告,前首相安倍晉三離世,享年 67 歲。

作為新世紀以來最大的政治黑天鵝事件,安倍晉三遇刺的消息,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炸了鍋。
有人拍手歡喜。
也有人擔憂未來世界走向。
作為世界上槍支管理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去年日本僅有 10 起槍擊案,造成 1 人死亡。
可當下優良的社會治安,并不能抹去日本曾是政治暗殺大國的歷史。
對此,有人就列出了歷代日本被刺殺政治人物名單。

這就讓桃不禁想起一部根據日本最大政治刺殺事件改編的電影——《二二六》。


日本昭和十一年,1936 年 2 月 26 日凌晨,1500 名全副武裝的日本陸軍,由一群年輕軍官帶領,沖進了雪夜東京。

這群軍人,迅速由帶領軍官分為若干隊伍,分別奔向各自的目標。
不久后,日本前首相,大藏大臣高橋是清,被闖進府邸的軍人驚醒。高橋面不改色,高喊 " 來者何人,報上姓名 ",軍官回應 " 天誅 " 后,將其直接打死。/

時任首相岡田啟介,也在家中被起事的士兵找到。驗明正身后,軍官將其拉到室外,從背后開槍將其擊倒,之后又對頭補槍將其擊斃。

同時被殺的,還有日本海軍大臣,第 30 任首相齋藤實。齋藤實與妻子在臥室內被抓捕,盡管妻子用身體緊緊護住他,但他還是被軍官拉走,最后被亂槍打死了。
部隊撤退時,齋藤實的妻子在房間內對眾人大喊:" 請把我也殺了吧!"

時任日本教育總監的渡邊錠太郎,死前正用厚厚的被子蒙住自己,隨后便被沖進房間內的士兵擊殺。

明治維新重臣大久保利通之子、前日本內大臣牧野伸顯偽裝成女眷,躲過了軍人的追殺。
執行任務的河野壽大尉,被牧野的警衛開槍擊傷。

海軍元老、天皇侍從長鈴木貫太郎,當天晚上剛剛參加完美國大使的晚宴。
他到家后不久,隨即遇到大尉安藤輝三的刺殺部隊。鈴木被軍士開了兩槍,奄奄一息,一旁的安藤決定施行 " 介錯 ",手刃鈴木,此時鈴木夫人冒死趴在丈夫身上,祈求道:" 就讓他這樣死吧!"
安藤聽后表示抱歉,這么做都是為了國家,接著命令隨行士兵敬禮。

當 2 月 26 日早晨的太陽升起時,雙手沾滿政客鮮血的叛亂軍人,已經占領了東京各大主要街道。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乃至昭和天皇,對這次 " 兵變暗殺 " 行動都感到震驚無比。
雙方的對峙由此展開 ……

說到這里,一個問題在桃心中升起了,為什么他們要開槍殺人?他們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這就要說到,當時日本所處的內外環境。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內外交困,一方面,因為侵占中國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國際社會對日紛紛斷交,之后日本退出國際聯盟,外交環境空前惡劣。
另一方面,國內凋敝,世界性經濟蕭條,極大的波動了日本經濟,失業率節節攀升,工人階級苦不堪言。同時,糧食歉收,農民挨餓,一些出身農家的士兵的姐妹,甚至要賣身為妓。
根據日本農林省調查,1922 年至 1929 年,日本自耕農平均負債由每戶 258 日元,增加到 901 日元,翻了三倍多。

蕭條的社會,是極端思想的溫床。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叫作北一輝的人,寫了一本書,叫《日本改造法案大綱》。

值得一提的是,北一輝曾經參加中國同盟會,與宋教仁關系極好
他在書中提倡,要通過軍隊,廢除文官體制,消滅既得利益階層,使天皇直接領導人民,樹立 " 人民的天皇 "。
1926 年,北一輝在總結明治維新時更是說道:" 維新革命不取決于戊辰戰爭,而是由天下大勢之頗頻暗殺決定的!"

一些青年軍官受北一輝影響,組成了 " 皇道派 ",認為日本的現狀是日本最高統治者天皇被奸臣蒙蔽所導致的。為了國家的未來,必須清君側,尊皇討奸,發動 " 昭和維新 ",把這些 " 阻礙國家進步的人全部誅殺 ",讓天皇直接領導人民。
對外,則是進攻蘇聯,以獲取更大的國際利益。

一些高級軍官則把眼光投向了德國,組成了統制派,認為日本應當學習德國 " 總體戰 " 思路,與蘇聯講和,集中國家力量,侵略中國,然后進一步蠶食整個東亞。
可以看到,雖然都是極右翼法西斯,但是二者主張相差不小,矛盾尖銳。
1935 年 1 月,皇道派大佬、時任日本陸相的荒木貞夫下臺,統制派的林銑十郎接任。
之后,兩方的對抗到了動刀見血的地步。同年 7 月,統制派大佬永田鐵山被皇道派軍官相澤三郎一刀貫穿前胸,釘死在門板上,這就是著名的相澤事件。

荒木貞夫與真崎甚三郎 圖片來源 from 網絡
事件發生后,統制派找到借口,對皇道派一陣窮追猛打,除了真崎甚三郎等少數皇道派軍官還擔任高位,其余幾乎所有高級職位都被統制派肅反。
同時,日本國內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劇,底層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一部分下級軍官認為,皇道派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國家也到了腐朽不堪的境地,如果再不由自己救國,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于是,時任首相岡田啟介、財務大臣高橋是清等人,成了他們的目標。
1936 年 1 月,首相岡田啟介內閣倒臺,國內政局動蕩,同時,軍事法庭開始公審相澤三郎。
皇道派軍官認為時機已到," 此時起義將有九成把握 "。時間到了 1936 年 2 月 26 日,一場日本近代最大的兵變刺殺行動開始了。


在刺殺行動完成之后,東京中央地區被起事的士兵占領。
之后,帶頭的青年軍官一起面見了皇道派的大佬尋求支持,并希望 " 掃除貪官污吏 ",能夠上達天聽。

各位皇道派大佬一面安撫起事軍官,說自己 " 非常理解諸位之心情 ",一面面見天皇,說明情況,實則是想投石問路,看一看具體情況。

結果沒想到,天皇聽說兵變后大怒,斷然拒絕了起事軍官的所有要求,并強硬地命令部隊進行戒嚴鎮壓。
隨后,日本陸海部隊開始集結。對起事軍官來說,情況變得危急起來。

得到消息的青年軍官非常不解,為何自己一心為天皇,天皇還要除掉自己?
另一方面,昨夜血腥屠殺之時,受害者家人的苦苦哀求的回憶,也在折磨著這些還有些許良知的狂熱分子。

叛變部隊內部也有了不同的聲音。
有的說:" 我不想死在這里,我想繼承父母的洗衣店,請中止行動,求早日歸隊。"

一名剛入伍不到兩個月就稀里糊涂被卷進來的新兵問帶頭軍官:" 我們的部隊究竟要怎樣實踐昭和維新?"
換來的,只有起事者的沉默,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沒有天皇的支持,下面的行動該怎么辦。

更不好的消息接踵而至,26 日被殺死的岡田啟介首相并不是本人,而是與他面容相似的義弟。
而被安藤放過一馬的侍從長鈴木,也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

岡田啟介與義弟松尾傳藏
而勸說歸隊的傳單,與無處不在、語氣嚴厲的廣播,也飄進了每個軍官的耳朵。

終于,為了 " 部下士兵的性命與榮譽 ",起事軍官決定投降,而此時,已經是 2 月 29 日白天。

當時正規部隊的包圍圖

3 月 4 日,天皇簽署法令,1483 名參與者全部接受審問,最終起訴 124 人,包括 73 名士官、19 名軍官,其中有 17 人被判槍決。
在審判前,天皇召見本莊繁大將,囑咐他:" 采取優柔寡斷之態度,則反將增多麻煩,此次軍法會議之審判長和審判員需要委派剛正堅強的軍官充任。"
此次叛亂的主謀野中與安藤,都選擇了飲彈自盡。

安藤輝三自殺后被搶救過來,在接受審判后,被執行槍決
受傷療養的河野壽大尉在遺書中寫道:" 暴風過后,風平浪靜。" 隨后,他用一把水果刀切腹自殺。

值得一提,一部國產劇《傻兒傳奇之抗戰到底》中,日方軍官也叫河野壽
轟動全世界的 " 二二六事變 ",就此畫上了句號,而電影也在一句極為反動的 " 天皇陛下,萬歲 " 中結束。

飾演安藤輝三的,是三浦友和
1989 年 1 月 17 日,昭和天皇裕仁走完了他罪惡的一生。在回顧過去時,他曾經說過,有兩件事最讓他心驚膽戰,一個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另一個便是 " 二二六事變 ",青年軍官兵變刺殺大臣。
5 個月后,五社英雄導演,三浦友和、竹中直人主演的《二二六》上映。日本人,用天皇最忌憚的事情,為整個昭和畫上了一個句號,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黑色幽默。
學者丸山真男認為," 二二六 " 極大地推動了日本法西斯化,在此之后,日本法西斯主義進入成熟時期。
因為這些青年軍官的目標,不只有統制派,還有一些主張相對溫和的政客。
比如,前首相高橋是清,主張對華溫和,建議聯手中國,搞 " 黃種人對抗白種人 ",將矛頭指向歐美,敦促日本從中國東北撤軍,反對 " 二十一條 " 對中國 " 搞經濟侵略 "。
由于行政官僚被清理,皇道派也大受打擊,軍部的 " 統制派 " 一躍而上,近衛文麿短暫過渡后,東條英機掌權,日本徹底軍國主義化。
之后,日本在侵略戰爭的道路上愈加瘋狂,直到 1945 年吃了兩顆原子彈,被迫戰敗,所謂昭和,也成了 " 招核 "。

回顧《二二六》這部電影,五社英雄用極為悲壯的曲調,拍攝了這群 " 昭和軍國理想主義者 " 的末日。
在中文網絡語境下,昭和男兒常常與 " 平成廢柴 "" 令和豚 " 一起出現,目的是諷刺現在的日本男人缺乏陽剛之氣,這也說明了昭和男兒確實 " 很有精神 "。
可在昭和時代," 最有精神 " 的 人卻參與了 " 二二六 " ——這場將日本以及其他國家拖入深淵的瘋狂兵變。

在 " 二二六 " 過去 86 年后,兩聲槍響奪取了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性命。
至于他功過如何,歷史將會評判。
但是我們當下的世界,不能再瘋狂下去了。

設計 / 視覺: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