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整點電影
有些劇,從一 " 出生 " 就注定不會爆火。
它往往存在一些天然的壁壘,讓墻內的人狂歡,墻外的人漠然。
狂歡,在于上頭,過癮,真香。
漠然,在于無腦。
顯然,這類作品只能取悅部分觀眾,原本這也不是扒叔的取向。
但,打破偏見還是在于一個演員的帶動——
趙露思。
她有一些名氣也就是這兩年的事兒,2020 年接連兩部《傳聞中的陳芊芊》和《我,喜歡你》的討喜人設,讓她將 " 甜妹 " 標簽,狠狠焊死在自己身上。


關鍵是,她甜而不膩。
本身就規避掉了甜劇的一大弊病。
也正因這一點,它成功拉攏了像扒叔一樣的普遍受眾。
幾集下來,扒叔認為國產甜劇進步了。
這個進步意在它真的拍在當下,拿捏輿論風向,輸出觀眾所求,不足仍然存在,但滿足下飯,足夠了——
《星漢燦爛》

就這海報,還是有點設計和巧思在的。
既有主角戲,又有群像的刻畫。
趙露思搭檔吳磊。
兩個 95 后小生,要想扛住流量又抗住口碑,有成功但不多。
豆瓣沒開分,話題沒出圈。
但就像扒叔開頭說的,壁壘之內早已開起了趴體。這種群體劃分明顯的劇集,究竟是如何在市場求生存,讓我們來淺看一下吧。

反套路女主
說反套路的同時,其實她已經形成了新型的套路。
人設:古代留守兒童。
程少商(趙露思 飾演)的父母皆是武將,自她出生,父母就離家帶兵打仗,直到她十幾歲才得以回家。

這期間,程少商受盡了大母給的委屈,發著高燒被扔到山上,差點沒命等父母回來。
但程少商也不是省油的燈。
性格:精于算計,會裝白蓮花,有仇當場就報。
父母提前回來,程少商也算是當著父母面,出了一口惡氣。
一場本應該溫情的戲碼,因為程少商和大母之間的較量,變成了一個戲精大舞臺。
程少商想在父母面前表演嬌弱,也想給他們看看自己這些年受的苦。

大母為了推諉責任,也表演氣急攻心,悲痛欲絕,惹兒子憐愛。

一來二去,就看誰的演技高能博得這夫妻倆寶貴的一票了。
因為程氏家族復雜,三個兒子,大兒子兒媳是將軍,連年征戰不回家,生了三個兒子帶出去打仗,留下一個女兒在大母跟前盡孝。
但是二兒媳盡在大母面前使壞,二兒子性格溫良,沒成大器,只是一個簡單的讀書人,倆人也沒生出兒子,二兒媳本想使計謀讓大嫂把小兒子留下,結果大嫂看穿了這一切,才留下女兒。
結果女兒成了二嫂的出氣筒,不讓學習,不給吃飯,全靠 10086 個心眼子長大。
現在終于等到爸媽回來撐腰,可不得演一出好戲消消這幫人的氣焰。

但好日子也沒過多久,這么機靈的姑娘,必然隨了爹娘,親媽幾番下來,就識破了女兒的演技。
久戰沙場的蕭元漪(曾黎 飾演)看不慣女兒這不識幾個大字,就知道背后非議別人的婦人樣子,讓程少商又過上了有母似無母的生活。
加上二嫂的婦人行徑過于惡劣,直接讓蕭元漪給休回了老家,她又特別喜歡二嫂的女兒姎姎(徐嬌 飾演),便對她偏愛有加,忽略了少商,更讓她非常傷心。

三兒子是文官,在將軍歸來升官后,三兒子也跟著回來,少商的三個哥哥緊隨其后。
一家人的人物線在前幾集就徹底清晰起來,接下來便開始鋪設各個人物線的關系分支。
說是婦人,程少商又對理工科格外感興趣。
搬新家少商給自己打了個秋千,參加燈會這個本領又給她招了個甩不掉的桃花運。



桃花運,沒錯,甜劇的核心出現了。
甜而不膩的根本也在于此。
少商雖然身邊桃花不多,但各個精良,她又不到處留情,每一個回合都看得人土撥鼠尖叫。
這部劇妙就妙在,它將主角塑造的豐滿而不流油。
時而甜,時而虐,時而機靈,時而蠢萌。
要說沒禮節,待人接物是真的像野孩子。
但要說有仇必報,每一場也讓人跟著爽。
女主角不再是完完全全受人欺負,惹人憐愛的小白菜,而是自己為自己打抱不平的聰明小狐貍。

支線豐富
除了聚焦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劇集還呈現了很多分支故事線。
男主角凌不疑(吳磊 飾演)查案有人克扣軍械,查出程家舅爺和很多復雜的關系。
以及程家家中的三個兒子與母親的關系。
凌不疑涉及的幾個女性之間的糾葛。
關鍵是這些看上去苦大仇深的關系,劇集全部使用了非常搞笑的橋段將其演繹出來。
就比如五公主喜歡凌不疑,有一次在水里裝溺水,讓多管閑事的程少商給點破了,害她在凌不疑面前出丑,于是記了仇。
就在自己的生日宴上,給來參加的程少商穿小鞋。

但程少商哪是吃這套的人,她嘴炮一開啟,懟的這些金絲雀們啞口無言。

既有了情緒上的起承轉合,又有了輕松搞笑的氛圍。
不得不說,這部劇把觀眾要什么怕什么的心理分析的非常到位。
光是這兩點,這部劇集就足夠下飯了。
當然,作品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比如不必要的情節過于冗長,為了呈現畫面質感,有很多炫技的成分在。
但說實話,扒叔一般用來洗澡的劇,可比它水多了,要是遇到程少商嘴炮的時候,還真得退回來再看一遍。
實在不想錯過她嘴人。
又爽又好笑。
目前我看到第八集,沒發現有大的 bug,而且劇集一共 27 集,看樣子節奏把控還在射程內,就算還有下部,上部也能有個階段進展。

總體來說,這部劇能抓住路人受眾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它并沒有形成太可怕的圈內自嗨,雖有改編原著做背景但彈幕還看得下去,沒有令人厭煩的控評現象。
劇集本身又長在了觀眾的點上,女主角甜而不膩,故事波折但不苦大仇深,讓人感受十足快樂,最終評分我估計在 6 分左右,但我相信這片的播放量,應該會與《幸福到萬家》不相上下。
不同類型,百花齊放,壁壘無法打破,但至少不勸退路人,我認為才是國產劇走在了更寬廣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