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萬能鑰匙很多人都用過,尤其在沒有網絡的時候用來應急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它的安全性卻一直備受爭議。
近日,WiFi 萬能鑰匙更是被華為踢出市場,這款曾月活 8 億的知名工具類 APP 如今被標上了 " 流氓軟件 ",令人唏噓。
有網友稱,自己手機安裝的 WiFi 萬能鑰匙被華為應用檢測提示為 " 是一款風險軟件,存在違規行為,建議立即卸載 "。在應用安全檢測中,WiFi 萬能鑰匙的風險高達 80 分。

而華為的應用商店里,搜索 WiFi 萬能鑰匙時,會提示 " 服務調整,暫不提供下載 "。

對此,WiFi 萬能鑰匙的運營方 " 尚網網絡 " 日前回應,稱 WiFi 萬能鑰匙是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理事單位,并通過了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用戶可放心使用;目前官方正在與華為應用市場積極溝通中,了解事件的起因,消除誤解,爭取盡快恢復上架。
另外,官方還表示,用戶可從其它應用市場或者官方網站正常下載使用 WiFi 萬能鑰匙。

不過,網友對 WiFi 萬能鑰匙的下架紛紛叫好," 就應該封了 "" 這類應用就不該存在 "" 就是流氓軟件 ",還在相關評論區吐槽 WiFi 萬能鑰匙的各類缺點。

由此可見,WiFi 萬能鑰匙引發的積怨頗深,其下架并非無因可循。
●廣告眾多,且關閉按鈕隱蔽
打開手機中安裝的 WiFi 萬能鑰匙 APP,它的廣告真可謂無處不在。界面之下四個板塊,個個點開都有廣告,仿佛進了廣告的 " 盤絲洞 "。
此外,網友對該應用的彈窗設置也相當不滿," 彈窗關閉鍵隱蔽 "" 套路多 "。

●嵌套內容低俗不合規
在瀏覽過程中,應用里的咨詢內容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女主播展現身材,沫子靠絲襪 "" 某明星超模女友一雙細腿搶鏡 "" 某某穿低胸吊帶身材傲人 ",這樣博人眼球的標題和低質量內容充斥著界面,令人不適。
●安全風險高,且早就下令整改
除此之外,WiFi 萬能鑰匙還存在很多安全風險。
早在 2018 年,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就曾進行報道,質疑其存在竊取他人 WiFi 密碼情況。工信部也發布了《關于 " 蹭網 " 類移動應用程序的通報》,要求其相關部門展開核查處理。

事實上,自 WiFi 萬能鑰匙上線以來,這一功能就一直備受爭議。眾多用戶控訴 WiFi 萬能鑰匙 " 盜用他人網絡 "" 密碼泄露 "" 信息劫持 " 等。
而 " 免費 WiFi"App 暗藏陷阱,這事在今年的 315 晚會上也成了熱點話題。
央視財經報道,許多 " 免費 WiFi" 的廣告在手機上頻繁出現。手機應用市場上,打著提供 " 免費 WiFi 連接 " 服務的應用程序也比比皆是。

然而,工程師對 20 余款打著免費 WiFi 旗號的應用程序進行測試發現,不僅連不上,還致隱私大量曝光。更有甚至,一天內上萬次收集位置信息,這意味著用戶從早到晚,甚至夜里睡覺時,這些應用程序都不斷地在定位。而手機里多了這些應用程序后,還會出現大量彈窗廣告,嚴重影響手機使用體驗。
下架的不僅是 WiFi 萬能鑰匙之類的 " 免費 WiFi "APP。
此前,華為向開發者發送了相關郵件,稱在上月 29 日,根據用戶反饋及監管通報情況,清理類、WiFi 類應用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自動下載其他軟件、頻繁彈窗和廣告無法關閉等問題突出,嚴重影響用戶體驗,華為應用市場從即日起不再收錄新申請上架的清理類、Wi-Fi 類的應用。開發者自查是否有相應類型的上架計劃,并于即日起停止提交此類應用的上架申請。
同時,華為應用市場還將對已在架的清理類、 Wi-Fi 類應用進行復測排查,如存在違規問題將按相關規則進行處理。

也就是說,除了 WiFi 類應用,連清理類應用也遭到了下架。
關于清理類應用的問題,央視財經頻道此前也有相關報道:
70 多歲的李女士通過智能手機看新聞、小說時,手機屏幕總會自動彈出一些 " 安全提示 ":" 病毒 "" 垃圾 "" 內存嚴重不足 ",按照提示李女士清理了手機,但她發現這些 " 安全提示 " 越清理越多,手機越用越慢。

業內專家對這款小說閱讀 APP 進行了檢測,在正常閱讀過程中出現了 " 安全清理 " 的提示。根據要求相繼下載安裝 " 內存優化大師 "、" 超強清理大師 " 以及 " 智能清理大師 " 和 " 手機管家 Pro"。短短幾分鐘時間,幾款清理類軟件就在手機上安家落戶。
專家又對 " 手機管家 Pro" 進行測試后發現,這款 APP 會收集很多的個人信息,短短 8.75 秒時間內,這款 APP 就讀取了 890 次應用列表,讀取手機號用戶識別碼 IMSI 號 1300 多次,讀取手機設備身份識別碼的 IMEI 號達到 900 多次。

這些高頻率的上傳導致手機會變得更卡,使得用戶再去下載種種清理類 App,形成惡性循環。
另外,很多如清理微信刪除的、拉黑的好友等功能的 App,都涉及到侵犯隱私。

總體而言,免費 WiFi 和手機清理類 APP 都是惡意軟件自動安裝的重災區,這些軟件頻繁通過彈窗廣告等形式來進行誘導捆綁安裝、非法收集用戶信息,還無法正常卸載,消費者不勝其煩。
所以,此類高危應用的下架并不冤。
無獨有偶,小米應用商店也在管制清理類應用。

日前,小米應用商店宣布持續開展 " App 侵害用戶權益治理 " 系列行動,同時啟動 " 通過熱更新能力從事違法違規行為 " 的排查專項。
小米應用商店官方表示,清理類應用為 " 頻繁惡意彈窗 "、" 侵害用戶隱私 " 等用戶投訴的高發區,嚴重侵害了小米用戶合法權益和 MIUI 系統體驗。本次 " App 侵害用戶權益系列治理行動 " 也將針對在架、非在架清理類產品,進行集中排查與治理。
截止 6 月 30 日,已完成全量在架應用的隱私安全問題檢測,在協助開發者完成合規修改的過程中,對共計 11375 款無法聯系、拒不整改的應用進行下架處理。
小米應用商店將從即日起停止清理類應用收錄,并從 2022 年 7 月 12 日起逐步推進下架等處理措施。下一步,小米應用商店還將開展針對 "SDK 隱私合規問題 " 的專項檢測行動。對于違規的應用,小米將限期告知開發者進行整改,否則也會對這類應用做出下架處理。
當然,部分熱更新 App 也跑不掉。
熱更新,是一種 APP 軟件開發者常用的更新方式,它可以讓開發者在不發布新版本的狀態下,修復 bug 或增添功能,開發者因此能繞開應用商店的審核。對開發者來說,好處就是可避免長時間的審核等待或被拒絕。
但開發者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更新可能會對用戶的安全造成威脅,有不少掛羊頭賣狗肉的 APP 在通過應用商店的審核被用戶下載后,要么不斷彈窗誘導用戶下載其他軟件牟利,要么熱更新出一些其他不良功能等等。
蘋果就曾多次清理 " 熱更新 "App,國內不少知名軟件遭下架,目前蘋果已全面禁止熱更新。

熱更新本是為方便開發者也為方便用戶下載,但被不良開發者利用以至變了味。
不過,不是所有熱更新 APP 都會被清理,比如 12306、微信等隔三差五 " 熱更新 " 的 App 就沒有問題,只有違規的才會。
小米稱由于 " 熱更新 " 能力技術隱蔽性強,常被不法開發者用于技術對抗,繞過監管和檢測。小米應用商店堅決支持肅清此類通過 " 熱更新 " 手段從事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用,并積極建設技術能力和制度手段來整治 " 熱更新違規 " 產品。
希望在華為和小米之后,其他應用市場也能跟進,提高 APP 上架的門檻,讓惡意、流氓軟件再無機會作惡,為消費者營造更加純粹的使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