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違 6 年,7 月 14 日晚,周杰倫的第 15 張專輯因為一個小插曲提前上線。

本該在 15 日零點上線的專輯,因為時差關系在新西蘭先曝光,于是最終整體提前上線。
.

早前歌單曝光,新專輯里一半新歌一半老歌的狀況就已經讓周杰倫陷入 " 割韭菜 " 的爭議,疑似刪除過不少相關動態。
而如今又有網友發現,在各大音樂平臺瞬間賣爆就一個億的新專輯,竟然在海外社交平臺全部免費就可以聽到;

周杰倫本人的社交賬號還直接掛出了試聽地址。

專輯提前上線,收費標準也存在差異," 難聽 " 的相關熱搜隨之在凌晨空降,不少網友對于這張準備了 6 年的專輯品質提出了與狂歡中的歌迷截然不同的看法。
撬動青春回憶的流行天王讓歌迷足足等待 6 年,如今發歌也逃不過爭議如沸,奶茶 " 甜哥 " 的新專輯咋了?

六年等待值不值
率先推出的《最偉大的作品》的 MV 引發的藝術解讀熱潮還未落下,周杰倫剩下的新歌一曝光就吸引住了更多的關注。

熟悉的感覺,熟悉的旋律,專屬于周杰倫的風格閉環立馬得到解讀。
第二首主打歌《還在流浪》讓人夢回曾經的《上海 1943》,雖然歌曲表達的內容不同,甚至還多了幾分人入中年的感慨,但是周杰倫的風格從前奏響起就貫穿。

新專輯里的 " 中國風 " 也必不可少。
《紅顏如霜》與從前的《青花瓷》、《東風破》、《煙花易冷》相比雖然算不上是朗朗上口,但作為垂直領域翹楚,周杰倫 + 方文山的組合從旋律到歌詞,風格的統一保持了該有的水準。
方文山說把最好的詞給了它。

充滿浪漫氛圍的《粉色海洋》走的就是一如既往的甜歌路數,粉紅泡泡里飄散著《烏克麗麗》熟悉的味道。
歌曲開頭的 O.S. 是周杰倫的兒子 Romeo 的聲音,算得上是一個小彩蛋。
《錯過的煙火》感覺妥妥就是《夢想啟動》的 2.0 版本。
縱使《倒影》里有周杰倫自己引以為傲的原創歌詞,旋律里也能找到曾經《美人魚》和《手語》的味道。

新專輯的驚艷度上,《最偉大的作品》的 MV 精致華麗已經給出了注解,是穩穩的周杰倫本倫,沒毛病。

六年時間,喝過多少杯奶茶很難計算,但在周杰倫的歌迷看來,經歷了幾次被 " 鴿 " 之后,用一杯奶茶的錢來品嘗偶像的新歌是相當值得的。
只因他是周杰倫,是青春記憶。
哪怕新專輯的歌單中,一首為純音樂,5 首是此前出過的舊歌,僅剩 6 首新歌;哪怕海外平臺免費聽,也一樣引得粉絲甘之如飴為他買單。

堅持自己也是打破規則
" 世代的狂音樂的王,萬物臣服在我樂章。路還在闖,我還在,指尖的旋律在渴望。"

看得出來,周杰倫在《最偉大的作品》里依然張狂,流行音樂的王者在音樂的世界里那么自信,一如當年絲毫未減。
摸著良心說,即使不是周杰倫的歌迷,他的作品的普及率和傳唱度放在當今的華語流行樂壇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夜曲》一響,上臺領獎 ",這個梗都聽過吧。

太多人爭論周杰倫的新專輯平平無奇,并沒有驚艷之作,也有人說新專輯情懷大于創新,就是在 copy 自己的曾經。
但捫心自問,從整張專輯的制作角度來看,在神曲們泛濫成災的今天,周杰倫的新作真的難聽嗎?
當然,對于那些期待他實現突破、創新、不斷進取的歌迷和聽眾們來說,這張新專輯的呈現也許達不到他們的心理預期。43 歲的周杰倫注定沒有在歌里有李宗盛、羅大佑那樣對動筆寫天下的情懷。
但若說《最偉大的作品》不精致,那是誤解,歌詞里都在致敬藝術家,音樂錄影帶里,周杰倫帶著莫奈看國畫的蓮花,這個創意有點調皮,但誰不說聲妙。

作為一名已經依靠才華證明過自己的職業音樂人來說,在自己熟悉的和聲體系里精準輸出,嚴謹的完成作品該有的水準,周杰倫至少在誠意上已經足夠,專業度上亦是合格的產出。

就像《告白氣球》、《Mojito》哪怕不能與初期的《威廉古堡》、《以父之名》、《夜曲》等作品的創意做比較,但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它們的旋律依舊保有了周杰倫的個人特色,是質素不錯且傳唱度極高的金曲。
周氏情歌,可不就是這個樣子的嗎?

當然,這并不是周杰倫第一次被質疑不足夠 " 驚艷 ",畢竟曾經他的作品是打破了華語流行音樂固有模式,橫空出世,多少業內人都要驚掉下巴的存在。

可是是誰規定了創作者只有不斷創新突破才能被定義為好作品?
周杰倫曾經親口打破過這種 " 迷思 ":你覺得老歌好聽,那只是回憶加了分。


他就是奶茶甜哥啊
不吹不黑,你說 20 歲的周杰倫和 43 歲的周杰倫有沒有區別,那一定是有的。
出道 22 年,從《Jay》、《范特西》、《葉惠美》到《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周杰倫發了 15 張專輯,即便是唱片業進入蕭條期,他也依然沒有減速過。

他說他的作品歌迷很久以后聽都還是覺得像新的一樣,他做到了。

不過隨著結婚到陸續迎來三個孩子的出生,周杰倫的這張《最偉大的作品》花費六年時間才完成,在這期間,他一次次的承諾即將發片,卻一次次的延后發布時間。
社交媒體上,周杰倫忙著曬漂亮的風景,忙著帶娃、寵妻和旅行,被外界認為流行天王已經躺進了安樂窩,小日子過的太安逸舒適。

從《Mojito》、《告白氣球》等作品開始,也有人質疑華語樂壇的標桿周杰倫已到中年,卻注定無法像李宗盛、羅大佑那樣深刻。
可是并沒有人要規定周杰倫就一定需要肩負深刻與深度,把一個甜哥做到底不也是周杰倫本身么?

他說過為了找靈感相當不易,從前寫歌為賺錢,如今創作更多是為了興趣。
看看名畫,找找靈感,看看風景,找找靈感,似乎才是他的日常。

在巴黎鐵塔下品嘗咖啡,在陽光沙灘邊點一杯 Mojito,周杰倫的作為流行歌手,自我認知和創作方向上從前早已大不相同。

曾經的他是顛覆華語樂壇固有模式的先鋒,可炫技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他在創作上更趨向平和,不論是快歌還是慢歌都更追求傳播上的舒適性。
這大概就是心境上的變化,就像你永遠無法期待一個明明就已經功成名就,生活富足,家庭幸福的人再寫出那樣痛徹心扉、刻骨銘心的《安靜》和《世界末日》。
更多時候,他就是一個喝著奶茶,沒有身材焦慮的甜哥。

熱愛藝術,喜歡旅游,心里依舊住著小公主,大膽釋放甜膩。

而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曾經的潮流音樂先鋒已然轉身成為了傳統意義上的流行歌手,產出的作品依舊在水準線之上。
創作的方向無疑是他現下生活的最好折射,舒適自然,作品也適合更多年輕人零門檻的收聽和傳唱。
得體享受了歌迷們的濾鏡加成,卻也仍然保有創作流行金曲的能力。
這種狀態難道不好嗎?

對于粉絲來說,等待周杰倫發片也已經變成一種情懷,就像等一個老友的來信,等一封青春的回音,多久無所謂,只要有回應就好。
對于周杰倫而言,發歌這件事更像是周杰倫與歌迷們之間的承諾,隨遲但到。

22 年的光陰里,畢竟還有很多歌可以反復被品鑒。
其實不單純是周杰倫,往前看,張學友、王菲、孫燕姿近年來都只是以單曲形式推出,實體唱片作為主流的概念消失后,已經登頂樂壇的他們也只會按興趣來發布作品。
記得櫻桃早幾年采訪孫燕姿,她說如果是為了賺錢,她銀行里的數字早可以支持她退休生活,這與周杰倫的說法如出一撤。

在數字專輯還不夠發達的年份里,發片就早已不賺錢,她說出新專輯更像是延續自己的音樂夢想。

唱片行業的衰落里,像是周杰倫這種曾經堅持每首歌都要拍攝 MV 的天王,又或者是孫燕姿、蔡依林這些千禧年代左右的流行歌手們能讓唱片公司不虧本就是行業之光了。

縱使如今有了數字唱片,周杰倫的專輯賺的錢也并不比他參加一季真人秀多多少,畢竟他多的是比發唱片更賺錢的門路,依然可以讓粉絲趨之若鶩,
在充斥著口水歌和洗腦神曲的當下,自詡為 " 哥 " 的他還在堅持發片,也是情懷深重。

當然,周杰倫這三個字依然充滿商機,也有不少奇怪玩法。
就像新專輯在海外平臺免費,然而在試聽過程里中間夾雜了不少廣告,而在內娛卻卷走無數杯奶茶,還會細心的把之前買過單曲的支出幫忙扣除,歌迷們可以聽到純享版。
孰好孰壞,很難定義。
只是在寡淡十足的當下歌壇,發個片還能有這么多路數的也只有周杰倫了。
說 " 周郎才盡 " 的人群里有人恨倫難成宗盛,有人是吃不到葡萄說酸,但不忽略的是 43 歲的周杰倫并沒有想要過得有多深刻。
他連音樂錄影帶里都悄悄打出昆凌的名字,變成最后一幀畫面里的燈牌,猶如他生命的燈塔。
老婆、孩子、熱炕頭,手端一杯奶茶甜到齁,這就是周杰倫的選擇。早早實現了財富自由,他選擇了生活自由。

恰如周杰倫,也不是每個年過不惑的人都要展露出他們的深刻,有了中年的感觸,也還是要倔強的帶著棒球帽耍酷。
杰倫從未想過要當宗盛,他只想在童話故事里當個小公舉,這是多少中年人想選,卻選不了的生活,赤裸的炫耀著。

中年男人,像一杯珍珠奶茶,也很甜。
很慶幸,2022 年的 " 甜哥 " 周杰倫還愿意發片,讓全年霸榜的各種 " 聽我說謝謝你 " 之類的爆款歌單里,有一些曾經歌壇輝煌時的痕跡。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189918e9f09423514dd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