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大概也久違地進了一次影院吧?
《侏羅紀世界 3》《人生大事》《神探大戰》接連大熱,盤活影院。
《隱入塵煙》斬獲超高口碑,自來水朋友圈刷屏,預測總票房節節升高。
終于好起來了。
但還不夠。
暑期檔還遠遠未達到疫情前的水準。
誰來接力?
肉叔翻遍最近的新片,看到了這個名字——
《外太空的莫扎特》。
陳思誠新作。
看到片名就知道,這是一部童心爆表的電影。

肉叔對《莫扎特》的期待其實是源于周星馳。
據說,大概七八年前,陳思誠就和周星馳說過《莫扎特》的故事,而這一次電影上映,周星馳還特地和陳思誠連線,打了 call。
另一部《長江七號》?
肉叔不敢肯定,但看到黃渤、榮梓杉、姚晨、范偉、許君聰、賈冰這樣的陣容,這趟影院是進定了。

今天,就給你們分享第一時間的觀看體驗。
一句話:
陳思誠變了。

在你的印象里,陳思誠作品什么樣?
《唐探》。
快速剪輯,接連正反打。
唐仁和秦風的對話,不給我們留思考時間,使得注意力全程被鏡頭吸引。
狹窄的密閉空間。
三四波人馬陰差陽錯相遇,你方還沒唱罷,我方就已登場,喜劇效果直接拉滿。
屢試不爽。

《誤殺》。
兩部電影陳思誠都是監制。
懸疑、犯罪,挖掘年輕的創作者。
肖央飾演的父親,開場有多慈祥,走上絕路后就有多瘋狂。


一句話:強類型敘事。但《莫扎特》不同。
這次陳思誠變了。
初中生任小天(榮梓杉 飾),從小父母離異,他跟著爸爸過。
每天捧著各種天文雜志看。
震撼于宇宙的浩瀚,想要探索更多地外文明,上課也望著窗外發呆走神。


用爸爸任大望(黃渤 飾)的話說。
探索個屁的地外文明,把你給飄的," 地球都裝不下你了 " 是吧。

少整那沒用的,抓緊練琴去。
只有玩高雅的藝術,才能站在世界的舞臺上
多跟人郎朗學習。
人郎朗在你這個這個歲數的時候
都在音樂廳開個人演奏會了

不同于歐美簡單直接的一句 "I love you"。千百年來,中國式含蓄、留白的文化土壤,造就了獨特的傳遞愛的方式。
我們習慣于把愛,用一種非愛的形式表達出來。
比如任大望。
收入雖低,可在前妻面前也不能低頭。
離了婚你還想帶小天過生日?
不可能。
他嘴上說著開跑車來的、帶你吃澳洲龍蝦、零花錢管夠。
但一掏口袋,百元大鈔夾著皺巴巴的衛生紙。
回到家,兒子錢得上交不說,澳洲龍蝦也變成了麻辣小龍蝦。

窘迫的財務狀況,摳摳搜搜的生日大餐,不代表他不愛小天。
他傳遞愛的方式,是自以為的 "
為你好" ——
拼命工作也要給小天請好家教、買昂貴的鋼琴。
小天卻受不了日復一日被逼練琴,大吼著不想當鋼琴家。
你看任大望怎么說?
你想當什么告訴我
我是你爸爸呀
我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啊孩子
我能害你嗎

△ 你聽過這句話嗎?
這并不只是小天爸爸的臺詞,也是所有爸爸的臺詞。

甚至任大望自己就聽過。
鏡頭拉到二十年前。
彼時,任大望是放浪形骸的搖滾歌手。

小天爺爺(范偉 飾)看他就來氣,玩搖滾的都是小混混,將來有什么前途?
還是多去學學民族唱法、美聲唱法,考一個正規的文工團,端一個鐵飯碗。
現在不理解他沒關系。
早晚有一天
你會感謝你老子的

叛逆的任大望沒聽父親的。
今天的小天也是。
蜚聲中外的鋼琴家郎朗于他而言,不是一個偶像。
而是父親口中成功者的符號。
是他心中來自地獄的魔鬼。
最外化的表現,就是小天為郎朗畫上的雙角。


故事講到這,你應該看出來了。
與其說陳思誠變了,不如說陳思誠 " 軟 " 了。他不再癡迷強類型的敘事、凌厲的剪輯、多變的場景。
而開始對父子代際關系進行感性討論。
可以這么說——
這種爆米花大爽片到溫情合家歡的轉變,很可能會造成部分觀眾的不適應。
但觀影時是否同孩子一起,更可能成為《莫扎特》口碑分化的標志性節點。

P.S. 以下內容涉及輕微劇透,介意的肉友可先點 " 在看 "" 收藏 ";看過的請大聲分享。
在肉叔看來。
祖孫三代的叛逆與找尋、中國式家庭的另類溫暖,是拍得還不錯。
但本肉更喜歡那個外星生物莫扎特。
以及它進入小天生活后,產生的各種神奇的化學反應。

△ 喜歡它肯定不是因為我們都胖
莫扎特是外星來客,誕生于阿爾法十八星球。
那是一個以音樂為主題的星球,每個 " 人 " 生存的能量都來自悅耳的音樂。

現在時間的六十年后。
地球不再適宜人類居住,阿爾法十八星球能量也幾乎耗盡,雙方達成友好合作,在無垠星系里尋找并開辟了全新星球以供居住。
近期,他們的先知監測到一個可怕的事實:
地球最偉大的科學家,個人履歷竟然發生了偏差。
他不再懷揣對宇宙的向往,開始改彈鋼琴了。
一個廚師不看菜譜卻看兵法的后果我們都明白。
特工莫扎特,決定回到我們這個時間節點。
兩個任務:
堅定小天的天文夢想。
殺死一個叫 " 我爸 " 的生物。
你這個娃娃戾氣很重啊

腦洞大開的小天,很快就接受了莫扎特是外星人的事實。
莫扎特也順桿往上爬,一步一步取得小天的信任。
幫他在學校 " 人前顯圣 ",吸引女孩注意;
打破來自高年級學長的威脅,讓他社死;
不停彈琴,讓任大望以為是小天在苦練琴技;
趁機尋找機會,用能量控制刀具結果 " 我爸 "……


不知道你發現沒。
莫扎特對小天來說,不僅是一個奇特的外星生物。
更是小天夢中父親的樣子:
不一再逼迫他練琴、支持他追尋天文夢、以他為榮、可以幫他解決學校里的種種煩惱、完成在天空中遨游等種種不可思議的事 ……


當這位蠢萌中帶有一絲可愛的莫扎特成為 " 父親 " 時,才漸漸感受到任大望的不易。
于是,故事開始向另一個方向轉折。
你熟悉的
" 唐探 " 式結構:
反派三人組,盯上了莫扎特,想要綁走它賣錢;
莫扎特想殺了任大望,掃除小天成為科學家的障礙;
小天想和父親和解,一同 " 幫助 " 莫扎特脫離危險 ……
當然。出現在奇幻喜劇里,這三方要想 " 順利完成任務 ",肯定都要經歷百般挫折。比如莫扎特自食惡果,被電到頭皮發麻。

△ 小孩子不要玩電,外星小孩也不行
比如小天對父親的保護。
我們都曾經討厭父母對權威的標榜、自以為是的 " 為你好 "。

就像李宗盛在歌中所唱:
兩個男人
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
有幸運的 成為知己
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
即使小天一度將要和父親成為甲乙,但你莫扎特想要殺死 " 我爸 " 也是萬萬不能的。

看,他們的人生陷入了循環:不斷搭建牢籠,又掙脫牢籠。
不斷掙脫權威,又成為權威。
要想打破這種循環,只能有一個人率先放手。
他會是誰?

肉叔前面說過,陳思誠變了。
從《唐探》系列到《誤殺》系列再到《莫扎特》,涉足不同類型與風格的電影。
可他又沒變。
" 唐探 " 三部電影 + 制作中的第二部網劇 + 規劃中的《唐探 4》,可以明顯看出他誓要將 " 唐探宇宙 " 做大做強的決心,以及對電影的熱愛。

這種熱愛最大的體現就是《莫扎特》。身為非常成熟的電影人,他有著敏銳的市場嗅覺。
可《莫扎特》,在當下的中國電影市場中卻是一個另類。
肉叔上次看到這種主打家庭的奇幻喜劇,還得追溯到 08 年星爺的《長江七號》。
之后?
吧唧,沒了。
但是。
就像《大圣歸來》出來前,誰能想到國產動畫能得到如此之多觀眾的認可?
于是,《大魚海棠》《大護法》《青蛇》伴隨著欣喜與爭議,接替面世。

直到 19 年暑期,《哪吒》在口碑與票房上迎來動畫電影最輝煌的時刻。
但當奇幻的合家歡喜劇沒能遇到自己的 " 哪吒 " 時,
拍這種片子,吃力不討好。
從票房就看出來。
上映第一天才 2000 多萬,預計總票房 4 億出頭,不是我們印象中陳思誠的水準。

△ 數據來源于貓眼專業版
可投入的時間與精力一點不少。黃渤憑借對人物的理解,設計父親掏錢夾著衛生紙,又不動聲色將紙放回兜里的動作。


石子浮空,形成登上巨型水塔的石梯。
樂高船伴隨著音樂,在北京上空飛翔。

莫扎特靠自身能量將小天帶到它所感知的奇妙世界。
用 CG 做出星空觸手可及的震撼。


連水塔、樂高船都是 1:1 搭建。
求的就是一份漿剛動時掀起水花、船升空時不停滴水的真實感。

呈現在銀幕上。
很可能讓孩子此生難忘。


△ 難道我下單了莫扎特公仔也要告訴你
最后,肉叔想說。
不管《莫扎特》在笑點上做得到不到位,在情節上是否有邏輯不通。
也不管《莫扎特》是陳思誠的 " 軟 " 也好,使得他 " 變 " 了一個人也罷。
我們在這里想討論的,都并不只是陳思誠本人和一部《莫扎特》。
而是變。
于我們觀眾而言,不需要變。
只要長長久久熱愛電影,愿意為新內容、好內容買單就行。
可于電影而言,卻需要不停改變。
如果電影人都只是一窩蜂地去拍安全而熱門的題材。
影院里將會是千篇一律,實現真正的 " 單一化 "。
當然。
探索另一種類型、另一種可能這條路不好走。
有可能會面臨著巨大的失敗。
只是,只有不停地走,我們才能找到生路。
找到國產電影的明天。

今日打工人:李尋歡不作樂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17f0f8e9f096e5c178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