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異觀財經,作者 | 夜叉白雪
長視頻三巨頭集體炮轟短視頻平臺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長視頻平臺之間的關系正在迎來質變,破冰從競爭走向合作共贏,這背后有著各自的商業謀劃。
今年以來,長視頻平臺與短視頻平臺之間達成合作的消息不斷。
今年年初,快手與樂視達成合作,以生態接入(樂視及風行小程序)的方式為用戶免費提供電視劇、電影及綜藝 ;6 月 30 日,快手宣布與樂視視頻的獨家自制內容達成二創相關授權合作,快手創作者可以對樂視視頻獨家自制版權作品進行剪輯及二次創作,并發布在快手平臺內。據財聯社,騰訊視頻也正在和快手談判二創戰略合作。
3 月中旬,抖音對外宣布與搜狐就二次創作達成合作。自 3 月 17 日起,抖音平臺和用戶可對相關影視作品重新剪輯、編排或改編。未來雙方還將在新劇宣傳推廣上,繼續開展創意營銷或視頻征集等合作。
7 月 19 日,抖音公眾號宣布,抖音與愛奇藝達成合作,將圍繞長視頻內容的二次創作與推廣等方面展開探索。愛奇藝將向抖音集團授權其內容資產中擁有信息網絡傳播權及轉授權的長視頻內容,包括 " 迷霧劇場 " 在內的諸多優質劇目,用于短視頻創作。
未來,抖音集團旗下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平臺用戶都可以對這些作品進行二次創作。雙方對解說、混剪、拆條等短視頻二創形態做了具體約定,將共同推動長視頻內容知識產權的規范使用。

截圖來源抖音公眾號
曾經 " 水火不容 " 的長短視頻平臺之間的競爭態勢,如今正從競爭走向合作,這背后與流量紅利見頂、內容變現羸弱有一定的關系,長短視頻之間的合作,更多是通過各自優勢互補,服務自身平臺的商業化。
長視頻平臺增長遭遇增長困境
一直以來,長視頻平臺的日子并不好過。
全球流媒體巨頭奈飛在今年一季度業績 " 爆雷 "。數據顯示,奈飛今年一季度的付費用戶,相比上一季度流失了 20 萬名,打破持續近 10 年的用戶上漲勢頭,也是該公司自 2011 年以來首次出現用戶流失的情況。奈飛在一季度財報中還表示:預計第二季度將繼續流失 200 萬付費用戶。
奈飛曾一再拒絕推出更便宜或免費的廣告來獲得更多觀眾。如今,陷入增長困境的奈飛,迫于壓力 " 食言 " 上線廣告訂閱模式以求自救,種種利空疊加之下,奈飛 " 神話 " 破滅,其股價半年內已跌近八成。
作為媒體的絕對頭部,奈飛商業模式的重塑,對其自身以及流媒體行業的發展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再回看國內,成立 12 年之久的愛奇藝,在今年一季度迎來首次季度性盈利,但其盈利的可持續性卻受到外界的質疑。總體而言,愛奇藝的業績表現并不樂觀,面臨季度營收下滑、付費會員流失等困境。
從愛奇藝的收入構成看,會員服務收入是愛奇藝最大收入來源,其次是廣告收入。從愛奇藝的 2 大收入來源看,平臺用戶規模、用戶付費率等均會對愛奇藝的收入造成重要影響。根據愛奇藝 2022 年一季度披露的訂閱會員規模為 1.014 億,較 2021 年第二季度 1.189 億的峰值,減少了 1750 萬。這說明,愛奇藝對用戶的吸引力和留存力不足。

異觀財經根據愛奇藝財報制圖
長視頻平臺用戶的流失,一方面與短視頻平臺的快速發展有一定的關系。短視頻平臺的快速崛起和發展,短視頻平臺不斷吞噬著本屬于長視頻平臺的時間。用戶線上娛樂時間被分配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可用時間有限,碎片化的內容不斷影響人們的娛樂消遣方式,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了短視頻平臺的二創內容。
國內第 49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 10.32 億,短視頻用戶規模達 9.34 億。同時用戶使用短視頻的時長也在不斷增加,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數據顯示,截止 2021 年 3 月中國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 125 分鐘,較 2020 年 12 月底增加了 5 分鐘,短視頻用戶粘性持續提升。
而根據快手 2022 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快手應用平均日活用戶達到 3.455 億,每位日活用戶平均使用時長高達 128.1 分鐘。
今年一季度,嗶哩嗶哩月均活躍用戶 ( 月活用戶 ) 達 2.936 億,而移動端月活用戶達 2.764 億,較 2021 年同期分別增加 31% 及 33%。嗶哩嗶哩日均活躍用戶 ( 日活用戶 ) 達 7940 萬,較 2021 年同期增加 32%; 平均每月付費用戶 ( 月均付費用戶 ) 達 2720 萬,較 2021 年同期增加 33%。第一季度,單個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顯著增加至 95 分鐘,創下新高。期內付費率達到 9.3%,創下歷史新高。

異觀財經根據 B 站財報制圖
長短視頻關系破冰背后是以內容為核心的利益驅動
長期以來,長短視頻平臺之間的 " 戰爭 " 的關鍵所在就是 " 內容 ",短視頻平臺的二創內容被長視頻平臺視為 " 侵權 "。如今長視頻平臺與短視頻平臺 " 握手言和 ",可以說是合作共贏,互相補齊對方的短板,有利于推動雙方商業化加速。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短視頻化的趨勢不可擋。
疫情以來,各大娛樂明星紛紛選擇與短視頻平臺合作,演唱會從線下轉為線上,此前孫燕和羅大佑同時在抖音和視頻號進行演唱會直播備受矚目,7 月 18 日晚,周杰倫在快手開啟直播,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數高達 1.1 億,最高實時在線觀看人數超 654 萬,直播間互動總量達 4.5 億。接下來,快手將要開啟的 " 周杰倫線上哥友會 ",即 " 你(用戶)來選歌,杰倫演唱,連麥互動,只在快手。
當下,隨著人們時間的碎片化,越來越多的用戶已經養成用短視頻刷完一部影視劇的習慣,不僅可以免費," 反復觀看個人喜好片段 " 的確能夠滿足一部分用戶對電視劇的 " 碎片化觀看 " 模式的 " 剛需 "。
不得不說,短視頻擁有海量的用戶群、多樣的互動性在改變了音樂生產、傳播和消費模式的同時,也在改變人們娛樂消遣的習慣。短視頻平臺已然成為包括長視頻平臺在內的各行業爭相深耕的下一個流量池。
長視頻平臺與短視頻平臺的合作,短視頻用戶對內容的創作和消費,能為長視頻平臺的影視作品帶來二次熱度,幫助長視頻平臺獲取更多的曝光、拉新和付費用戶增長,從而進一步轉化用戶價值;此外,短視頻平臺還可以作為幫助影視劇作品的宣發平臺,在起到傳播作用的同時,使影視內容觸達至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據悉,早在今年年初,快手就已經初步嘗試了以生態接入(樂視及風行小程序)的方式為用戶免費提供電視劇、電影及綜藝。數據顯示,樂視視頻相關合作劇集的日播放量最高有 3~5 倍的增長。
其次,內容是長短視頻平臺用戶增長的關鍵驅動。
內容生態建設豐富度是短視頻平臺重點的內容基礎建設。從內容生態價值層面看,優質的內容有助于吸引和留存用戶。
當前,短視頻平臺正在迎來內容質量與差異化的競爭,隨著用戶內容需求升級,短視頻的內容創作開始由 UGC 向 PGC 轉型,短視頻平臺迫切需要更多的優質內容。
相比較之下,長視頻平臺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版權和優質內容方面比短視頻平臺更具備優勢,短視頻平臺通過與長視頻平臺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化解與長視頻平臺的版權矛盾,另外通過版權內容的引入,可以豐富短視頻平臺的內容生態,賦能更多視頻創作者,通過二次剪輯創作,豐富內容池,形成健康的內容生態體系,提升短視頻平臺用戶的黏性。
長短視頻的合作,最終可以推動雙方商業化加速。簡單概括,對于長視頻平臺而言,短視頻平臺的二創作品可以為長視頻平臺提升劇集熱度、觸達更多用戶,幫助長視頻平臺導流拉新,同時助力長視頻平臺付費會員規模增長。
對于短視頻平臺而言,在滿足短視頻平臺用戶內容需求升級的同時,通過不斷豐富的優質內容生態留住更多用戶,還可以拓展短視頻商業變現的多元化路徑。
此前基于快手與樂視視頻的合作,快手小程序負責人就曾表示:" 創作者對版權內容進行二創,不僅可以在內容中掛載小程序組件,或者植入客戶廣告內容的收入,同時還有望吸引垂類用戶,將其轉化為內容付費用戶,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激勵視頻廣告、會員、票務等變現途徑,為版權方提供價值回流。"
總體來說,長短視頻的關系破冰,對雙方而言都是利好,是利益驅動下的合作共贏。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664518e9f095d4b098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