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主表示,在 2011 年 1 月份發布的微信 1.0 版本,其安卓 APK 安裝包還只有 457KB 大小,這還沒有一張 1200 萬像素的照片大。而到了 11 年后的今天,微信的安裝包已經達到了 257MB,這一體積已經超越了不少 PC 軟件,11 年間 " 膨脹 " 了 575 倍。當然,使用過微信的我們都知道,微信實際上所占據的空間,絕不止這些。
不少網友看到這一幕后紛紛吐槽,微信這么大體積 98% 文件都是垃圾,而這只是一個縮影,你沒有感覺到,手機 APP 體積越來越大?
據極光數據在 2017 年發布的 APP 內存報告顯示,國內手機平均安裝的 APP 數量已經達到 50 個以上,到 2020 年,這一數據進一步增加到 70 個以上。
以 2012 年為節點,當時國內的大部分主流 APP 的安裝包體積都控制在 5MB 以內,當時最新款的主流手機 iPhone5s 和三星 GalaxyS3 的起步儲存空間都是在 16 — 32GB,按照這些 App 的體積來看,內存已經足夠用了。
2017 年之后,國內的 App 體積又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當時淘寶的體積已經達到了 74.9MB,相比 2012 年居然膨脹了 20 多倍。而微信和 QQ 的體積也都超過了 40MB,還有當時比較火的微博、優酷、愛奇藝等 APP,體積也都維持在 50MB 之間。

來源奇偶派
2022 年,有網友發現,眾多 APP 的體積已經達到了 200MB 以上,其中微信和 QQ 的體積居然突破了 500MB,而抖音、淘寶等 App 也紛紛突破了 400MB。
大家打開手機儲存空間不難發現,上面赫然顯示著微信占用空間 20+GB、10+GB 的 QQ,以及淘寶、支付寶、抖音、美團、京東、B 站等紛紛超過了 2GB。
脈脈上認證 APP 開發的程序員表示,現在的 APP 什么都往里加,其實一大半都用不到,這就是 APP 體積越來越大的原因。

來源奇偶派
我們就以國民應用微信為例,從前的微信界面非常簡潔,而如今打開微信,發現頁里的視頻號、直播、購物、游戲等小程序排列在最顯眼的位置吸引著用戶的眼球,而其余的 App 也都是這個情況,這其實就很能夠說明情況了。
造成如今這個局面的一個導火索是 2013 年,用戶流量從網頁端向移動端大遷徙之后,各類 App 的下載量和使用量都在瘋狂增長。
上述怪象更殘酷的現實,無論是開發者號召,還是工信部這樣的有關部門牽頭,都未能讓膨脹的 APP 們踩下剎車。
QuestMobile 研究報告中直言,大廠們開發極速版的操作,并非是為了推動 App 輕量化,而是為了進一步搶占中低端手機用戶代表的下沉市場,為公司業務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09af48e9f0945821cf4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