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讓人魂縈夢牽,但它又似乎從未離去。只要打開 B 站看看近期熱門視頻,就會發現 2022 的故事里埋下了 2019 的種子。

視頻們不見得會誘發你回憶沒有口罩的日子,但會提醒你那年夏天的狂歡。也許你已經忘了三年前發生的故事,不過院辦永不遺忘那份夏日回憶:
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愛好唱、跳、rap 還有籃球的愛豆。
在講這件事之前,我覺得有必要,也誠邀大家回味這段經典。


三年過后,蔡徐坤的二創風景
前不久,大彪子路過文具店試筆區,就有一個意外的發現:" 雞你太美 " 已經成為小年輕年少心緒的全新表達。

又比如日常被大數據狠狠算計的院辦,在某橙色軟件漂泊時,一個彈簧掛件映入眼簾,讓百無聊賴的我瞳孔地震。

察覺這些生活中的變化,需要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但欣賞二創的變化就只需要多上網。
在 2022 年逛阿 B 鬼畜區,院辦仍然能發現坤坤的姿容,家常便飯的感覺,一下子夢回 2019。

源:B 站 @碧天藍鉆
現在的坤坤二創,保留了三年前的原汁原味,還是 2019 年的蔡徐坤,還是丟外套打籃球,還是 " 雞你太美 "and" 你干 ~ 嘛 "。
令人感慨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 雞你太美 " 不僅沒有埋沒在歷史的浪潮之下,反而是在時間的檢驗下熠熠生輝。三年過去了,這段 1 分鐘的原視頻仍然是阿婆主的流量王牌。


但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其實有了許多變化。
閱片無數后,院辦心潮澎湃。三年前的狂歡是一鳴驚人,而如今的狂歡是厚積薄發,而且從播放量來看,不少的視頻后來居上,可以說是 " 鯤學 " 中的后進生典范。
經過三年的沉淀," 雞你太美 " 有了更多的呈現形式,UP 主們千奇百怪的思路,賦予了它豐富多彩的靈魂。
有人致力于舞學的鉆研,創作出了分解動作教學,用標準的舞姿訓誡每一位亂跳的 ikun,以防給坤坤招黑。

在坤坤舞蹈上浸淫多年的 UP 主,是真的在試圖教會我。分解動作的示范和教學,逐個摳細節和有趣搞笑的講解,專業程度堪比浪姐的舞蹈老師。院辦一連看了五遍,跟著老師苦學舞技,計劃在今年年會上展示學習成果。

源:B 站 @湯姆的混亂空間
有人緊跟時代的腳步,將坤坤的籃球與舞蹈與時事緊密結合,不斷深化 " 雞你太美 " 的經典內涵,使人們常看常新。
之前《我是云南的》火起來的時候,就有 UP 主以其為主題,快馬加鞭制作全新二創。

源:B 站 @金色傳說竹鼠
前不久周董發了新專《最偉大的作品》,UP 主又加班加點做出了 " 坤坤 X 周董 " 聯動作品。

不僅是與時下流行的音樂貼貼,在致敬經典上大佬們也不遺余力。
甚至能看出他們在設計片名時的匠心," 雞你太美,但是 XXX" 的格式,以轉折的形式將重點放在后半句的經典上,巧妙地避免了喧賓奪主的問題,為坤坤營造了一個謙遜的后生形象。



除了和華語樂壇的各種音樂杰作聯動之外,他們也在影視劇中積極開發可能性,那個愛打籃球的藍孩紙通過 UP 主們一通高超技術的操作,在各大動作片大放異彩。

源:B 站 @點點唐 He
不僅在舞打片里揚我國威,還在漫威宇宙里拯救世界,好一個敢同惡鬼爭高下,吾輩豈是蓬蒿人。

源:B 站 @點點唐 He
圍繞蔡徐坤經典素材的二創實在是太過豐饒,以至于上一秒剛為一個神作送上一鍵三連,這一刻就在為新作品拍手叫好,下一秒又有驚喜讓你直呼太草。
在 B 站的坤坤創作深淵里,每天都有人在印證愛迪生那句 " 天才就是 1% 的靈感加上 99% 的汗水 "。


" 雞你太美 " 的文藝復興之謎
很難說清楚 " 雞你太美 " 在 B 站的文藝復興到底是怎么回事,畢竟這個梗所具備的一切元素,早在 2019 年的夏天就已經定格了。
在 " 雞你太美 " 二創區閱片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我試圖用一種本質主義的方法,歸納出這些二創作品的內在邏輯,得出了一個公式:
" 鯤(雞)學 "
=
蔡徐坤
+
一段背帶褲籃球表演
+
一段 " 只因你太美 " 唱跳 rap
+
一段偶練后臺訪談的 " 你干嘛,哎喲 ~"
無需全有,擇一到二自由發揮即可,有余力者可隨意增加

源:B 站 @紅豆稀飯中
必要情況下可以再加上一封律師函,但律師函不再像 2019 年那樣,對 " 雞你太美 " 的二創熱情起到催化作用。
如果說 2019 年的蔡徐坤成為鬼畜區的狂歡,是對當年事件的 " 不平則鳴 ",還有律師函警告下的 " 頂風作案 ",那么 2022 年,已經很難在二創視頻中看到鮮明的 " 反叛 " 精神。

沒有所謂的反叛精神,并不會影響二創的質量,這說明 " 文藝復興 " 不再是出于人們盛怒之下的回擊。
為了解開謎團,謹記 "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 的院訓,我潛入了整活視頻的評論區,試圖在評論區的假 ikun 文學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首先不得不肯定的是黑粉在其中的貢獻,不同于真正的黑子力圖與哥哥割席,他們在坤坤鬼畜事業保持著一腔熱忱,并以蔡徐坤在 B 站的紅火為己身的榮耀,為坤坤梗的回春提供了無盡的動力。

作為一個職業評論區密探,我在鑒賞假 ikun 文學在溯源謎團的 " 前世今生 " 也有所得:
一切似乎源于一個名為 " 悠悠球琛總 " 的抖音博主,他憑借高超的悠悠球技,結合傳世的 " 坤學 " 元素 BGM,并在卡點藝術上登峰造極,為坤坤鬼畜點上了一把熊熊大火。

源:B 站 @悠悠球琛總
事實上在 " 文藝復興 " 以前,坤坤的鬼畜二創一直沒有沉寂,隔三岔五便有佳作問世,只是像 2019 年那樣的創作井噴期,直到今年才迎來了第二次。
關于 " 文藝復興 " 的真相,真正讓我覺得一語道破天機的,可能是這條評論:

" 只因你太美 " 真沒有那么牛逼,原版視頻也就 60 秒,庸俗如我,看兩三遍就品盡藝術價值了。
" 坤學 " 的風行興起于 2019 年的那次反叛,但在那場狂歡中所聚集起來的有趣靈魂,讓這一分鐘的有趣指數直線上升," 練習時長兩年半 "" 喜歡唱跳 rap 和籃球 "" 只因你太美 " 經過他們靈感火花的灼燒后,燒出了趣味所在。
反過來,以雞之名的鬼畜視頻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導致到了今天,依舊有源源不斷的有趣靈魂涌入這個區域當中,對原版視頻磨刀霍霍展開創造。

有不少人通過 B 站認識了蔡徐坤,又有不少人在 B 站 " 追隨 " 蔡徐坤,鬼畜區觀眾生活的含 kun 量,甚至超過了他的真愛粉。


大量的玩梗作品中,看不到視頻在鼓吹觀眾去厭惡誰,通常它們只是憑借這個梗的好玩,搭配上一些有趣的靈感,就收獲了超高的人氣。
我好奇的是: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只因你太美 " 和 " 你干嘛 " 漸漸不再指向蔡徐坤了呢?
當這些視頻以 " 梗 " 的形式存在于互聯網當中,作為主角的蔡徐坤本人,在其中的主體性就逐漸淡化。
早年的惡搞當然有貶損含義,然而在歲月的洗禮后,相關的一切素材都已經漸漸轉化為傳遞創意和快樂的創作符號。
于是到了今天,雞不只是一種動物,也是一種藝術。

鯤不再只是一個神話,還是一種梗文化。

說不定再久一點,隨著 " 雞你太美 " 的粉絲更新迭代,源頭的恩怨已經不再重要。
也許那時人們刷到 " 雞你太美 " 二創時,先感到振聾發聵,繼而樂不可支,接著贊不絕口,再是心悅誠服,最后千言話語化作對坤坤、UP 主和經典的深沉敬佩。

遨游評論區,總能看到一句讓人深省的名言,院辦覺得頗為在理,順手傾情分享出來。

可能就是說,就算哪天蔡徐坤在內娛不火了,他在 B 站也能穩住一席之地。
比起 " 我家坤坤最好 " 的一家之言,B 站 UP 主們似更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在不可知的未來里,他們也許仍會不辭辛勞地將最火的影視音,化作 " 雞你太美 " 的嫁衣,屆時評論區一定是一片盛大氣象:
" 不要讓 XXX 囂張起來,我們坤流才是最 dio 的!"
鳴 謝 所 有 阿 婆 主 的 授 權!
聽 我 說 謝 謝 你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351168e9f0973135dee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