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 29 日,乙女游戲《靈貓傳》官方微博賬號發布公告稱,研發和發行團隊達成一致,七夕活動取消,并計劃在今年年內停止該款游戲的線上運營。

大量網友迅速涌入微博評論區表達惋惜,《靈貓傳》停服一事也隨即登上了微博熱搜。
所謂乙女游戲,是指一種以女性群體為目標受眾的戀愛模擬類游戲。游戲模式上,玩家由女性主人公視角開展劇情,與游戲中的各類男性角色編制成各種故事。
由字節跳動旗下朝夕光年研發,深圳市游夢初心文化網絡有限公司發行的《靈貓傳》,便是國內此類游戲市場中的知名作品。
同類型游戲還有騰訊旗下的《光與夜之戀》、《璀璨星途》,網易旗下的《時空中的繪旅人》,疊紙網絡旗下的《戀與制作人》等等。

對于此次停服的決定,《靈貓傳》團隊在公告中表示,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團隊里許多重要崗位成員陸續離開,新內容產出受到很大影響。
除此之外,游戲項目在經營上也一直處在虧損的狀態。從理性角度上來說,這樣一款陷入困境的游戲早該停運了,此前的堅持更多是基于用戶的支持與期盼,而如今也到了真正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 想對全部的玩家深深道聲感謝。"《靈貓傳》項目組在公告的結尾,再度表達了不舍。

項目組的這份公告,讓《靈貓傳》的用戶們集體破防。大量用戶開始在評論區緬懷游戲帶來的美好回憶,以及呼吁項目組多增加收費項目,例如游戲內收費道具,實物周邊商品銷售等等。
玩家集體主動喊話游戲團隊增加氪金項目,呼吁游戲繼續運營,這在國內游戲市場中并不多見。
其實此前《云裳羽衣》、《拉結爾》等作品也均出現過宣布停服,在玩家、團隊的努力下又最終恢復正常運營的情況。
所以對于《靈貓傳》的玩家群體來說,目前離游戲正式關閉還有一定的緩沖周期,或許還有一定的希望能改變游戲的命運。
從更為宏觀的視角來看,《靈貓傳》背后的朝夕光年,在去年 11 月字節跳動的組織架構調整后,全面負責字節的游戲研發與發行。
在字節跳動的大力推動下,朝夕光年在團隊配置上招攬了眾多游戲大廠人才,也通過投資并購等方式吸收了上海墨鹍、上禾網絡、有愛互娛、沐瞳科技等游戲廠商及相關作品,成為了近年來行業中迅速崛起的一顆新星。

然而從結果來看,即便背靠朝夕光年,《靈貓傳》仍未能改變運營難以為繼的困境。這或許與游戲產業大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策略調整均有關系。即便騰訊、網易兩大游戲巨頭,今年以來也有多款作品宣布下架。
音數協游戲工委、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伽馬數據等機構發布的《2022 年 1-6 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游戲市場發展受阻,銷售收入和用戶規模同比均有小幅下降。
具體來看,上半年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 1477.89 億元,同比減少 1.8%;自主研發游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1245.82 億元,同比下降了 4.25%;游戲用戶規模約 6.66 億人,同比下降 0.13%。
報告也重點指出,游戲行業用戶增長紅利近乎消退,進入存量競爭時代。
實際上相比于 ARPG、MMORPG、SLG 等熱門賽道而言,乙女游戲無疑是一個十分細分的小眾品類,游戲大廠們均為展現出 " 重倉 " 投入的態勢。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趨勢下,大廠們的資源投入必然會更多地向頭部產品和主流品類傾斜。

這在大廠們對游戲項目上架與下架的選擇上也有所體現。
據游戲產業媒體游戲新知統計,今年上半年騰訊、網易、朝夕光年均出現了下架游戲數量遠超上線游戲數量的情況。
當然,游戲的上線往往與版號有著強關聯性,從今年 4 月份重啟游戲審批后,騰訊、網易尚未獲得版號,而朝夕光年也僅僅拿到《晶核》這一款游戲的版號。
而從游戲下架上則能夠看出大廠們的策略調整。據游戲新知統計,上半年騰訊上線了 9 款游戲,下架了 28 款;網易上線 3 款,下架 7 款;朝夕光年上線 6 款,下架 18 款。
梳理三家大廠下架產品可以看到,有的是運營多年后走到了游戲生命周期的末期,屬于 " 壽終正寢 " 型;有的雖然是大 IP 大制作,但高開低走后難以翻身,最終遭遇被 " 砍 " 命運。
而在上線游戲方面,騰訊上線了不少大作,覆蓋 SLG、FPS 等大熱品類;網易相對而言上半年表現較為平淡,7 月在國內上線的大作《暗黑破壞神 · 不朽》并未被納入到上半年統計中。
而朝夕光年上線的作品集中在休閑游戲領域中,這也是其最早發家的游戲賽道,有著較強的競爭優勢,所以相關作品上線后都有著較好的表現。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曾憲天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3a7908e9f0971f362de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