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末,美國相親網站 okcupid 新增了一系列關于性取向的定義標簽,其中的一個詞在 2022 大火——
sapiosexual

智性戀這一把 sapio(智慧)和 sexual(性感)結合的詞匯給了性感一個最新定義。

詞典上,對智性戀(sapiosexual )的官方定義是:相比于外表,更容易被智商和精神特質吸引(專指性吸引力)。
這個詞的創立之初是為了指因為他人智慧而產生性沖動的群體,比如,有些人會被身材的性感曲線吸引,但對智性戀而言,維密天使或肌肉猛男并不能構成吸引力,也許還不如在約會時討論微觀經濟學更能讓其興奮澎湃。

" 最美的愛情,莫過于有人想要輕輕褪去你良知的青衫,和你的思想翻云覆雨。"
——來自某不知名 Tumbir 用戶簽名
但其實在生活中,很少有人是真實的智性戀,因為高智商的思維方式和幽默感的缺乏,使得普通人難以走進這類人的腦回路中。

在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后,應該不會有人想聽到如何利用物理學知識結合微積分和高數,告訴你該在身體的某某部位進行每隔幾分幾秒的一次按壓,而是直接希望對方閉嘴然后有點眼力見地過來幫你捏肩吧。

所以如今,在網友們的廣泛使用當中,這一詞語已經不僅僅是被用在戀愛關系當中了,我們對一個聰明人產生欣賞或是仰慕的情緒,也可以被叫 " 智性戀 "。
欣賞 ta 的能力,羨慕 ta 的頭腦。

反正都是戀,說白了不就是喜歡。
" 北大才女 " 劉戀的高雙商,無疑是這個詞近期最好的代言人。這姐玩得了樂隊還上得了北大考古系,放棄考古系唯一的一個保研名額后在一家公司做廣告策劃,到現在做成了廣告創意總監,但仍在利用閑暇時間做音樂。

剛在臺上接受完掌聲,到了后臺就開始給甲方改 PPT,這樣的日子對她來說早就習慣。可關鍵在于,雖身兼數職還能都面面俱到,不免令人佩服又仰慕,大概這就是聰明人的魅力之處吧。


《神探夏洛克》被網友們稱為是智性戀的鼻祖,卷福在其中高智商的破案方式和時不時的幽默,讓他不光在劇中有女人愛,在劇外也被觀眾愛。

單論角色來說,演福爾摩斯的人不在少數。但為什么只有本尼飾演的夏洛克被網友們奉為智性戀的頭號人選?
因為本尼不光長了張學霸臉,同時也是獲得表演碩士學位的學霸人。在曼徹斯特大學修讀戲劇,畢業后又在倫敦音樂與戲劇學院,之后拿了個碩士學位。

■本尼迪克特 · 康伯巴奇接受英國女王授勛
那年他訂婚消息一出,主持人對他說," 當你訂婚的消息出來后,所有的女生都心碎了。"
卷福答:" 有一個女生沒有啊。"

請問這是什么高雙商的回答??被塞一嘴狗糧的同時還質疑了一下自己的情商。
和他一樣能成為高智商角色專業戶的,還有以第一名考進中戲的張新成。他最近在《天才基本法》里演的裴之就成為了智性戀的對象,聰明人散發的魅力帶來的是觀眾的顱內高潮。

可見,演員自身高商的加持,對于角色是尤為重要的。
就像 TVB 職場劇里的天花板——程若暉和聶寶言,她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飾演她們的演員宣萱和陳慧珊,一個是畢業于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材料工程學,另一個是畢業于美國波士頓學院傳播系。


她們演高知的職場女性,那完全是本色出演,自然觀眾也會更投入,更向往,更信服。

聰明的人比好看的人更容易獲得尊敬,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憑借著高情商和高智商話術,部分女藝人也能通過 " 智 " 轉型。

楊冪就因各種 " 人間清醒 " 的發言,從被全網黑到坐擁一批路人粉。她很清楚大家喜歡聽她鋒利直接的輸出,看她率真爽快卻又八面玲瓏的性格。

所以她能說的時候,就多說,不會說了也不會硬說。
同理,楊超越 101 時期的 " 呆頭呆腦 " 形象并不能被所有人喜歡,但后期,隨著種種歷練,大家發現這個女孩才不是像當初比賽里表現出的那么 " 傻 ",她敢說又會說,觀眾能清楚地明白她要表達什么,并會被她說服。

她敢去錄《奇葩說》,不是因為膽子變大了,而是因為 " 修行 " 練得夠了。即使沒有足夠縝密的思維,但獨特的視角也能讓她在一群 " 老狐貍 " 里站住腳跟,不至于傻坐著當花瓶。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節目采訪中,也能看得出來她遠比大家想象的更成熟。
她會直白的表達出想趁著自己還紅多賺點錢,想讓家人對她放心 …… 這些本來不該宣之于口的心里話,被楊超越用一種很平實的方式講了出來,不是抱怨,也不是發泄,就是在描述擺在眼前的事實。

也是從這時開始,喜歡楊超越的人才變得多了起來。可見,大多數成年人還是更接受有想法、有腦子的交流方式。

" 笨蛋美女 " 的風已經過了,腦子是個好東西,希望有更多的聰明人能讓我們喜歡。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 豆瓣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3a2108e9f09288306c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