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 消化道腫瘤是高發的腫瘤,每年占所有腫瘤死亡人數的一半,確診時多半是晚期,所以早期的篩查非常有必要!" 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四科主任朱傳東呼吁,要高度重視胃腸鏡檢查對早癌的篩查作用,千萬不要等到出現嚴重癥狀時才就醫。一旦錯過早期,病情進入中期不僅要手術切除,還要化療,晚期的甚至失去了治愈的機會。

△朱傳東(中)在與患者溝通 通訊員供圖
43 歲白領一發現就是胃癌晚期
43 歲的張先生是一家企業的高管,平常工作很忙,經常加班到很晚,還喜歡喝酒吃夜宵。突然有一天他感到胸痛、腰疼,開始沒有當回事,結果疼得越來越厲害,還以為是工作坐得太久了,腰椎有問題,就去醫院進行推拿按摩治療,結果治療了好幾天,不僅不見好,還越來越嚴重了。這個時候,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去醫院拍了片子,結果發現椎體有骨折,當時還出現了黑便、胸悶等不適癥狀,病情進展得非常快,后來在醫院被確診為胃癌,并已經出現了肺部、椎體、骨髓等全身轉移。
輾轉多家醫院,等病人入住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四科時,情況已經很糟,甚至被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但當時病人家屬非常積極,希望醫院能夠進行救治。經過與家屬溝通,并且多次研判病人的病情,朱傳東決定試試看,于是他大膽地為病人制定了治療方案,通過基因檢測發現有基因突變,用了化療和分子靶向治療,病人的情況出現好轉。
朱傳東說,不少病人等到已經出現明顯癥狀了才去醫院,但一旦出現癥狀時,往往超過七成患者的腫瘤已經是中晚期,這樣的病例讓身為腫瘤科醫生的他非常痛心,而這樣的病人并非個案。據朱傳東介紹,他收治過最小的病人,才 12 歲,也已經是胃癌晚期了,真是非??上А?/p>
胃鏡、腸鏡是發現消化道早癌的金標準
腫瘤的發生發展是有過程的,消化道高發腫瘤的前幾位,比如胃癌、食管癌、腸癌都可以通過胃腸鏡進行早期篩查,發現問題及時干預,可大大降低這類悲劇的發生。
如何進行消化道腫瘤的早篩早查早治呢?朱傳東介紹,胃鏡、腸鏡是發現消化道早癌最有效準確的手段,要改變過去的觀念,不要等有非常明顯的癥狀才去做胃腸鏡檢查。而且現在的消化內鏡設備已經非常先進,可以通過對局部可疑病灶的放大染色,在無痛狀態下就能發現早期病灶。由于這個階段的腫瘤只局限于胃的黏膜層,因此只要通過內鏡將黏膜層剝離掉就能夠根治,而且不需要擴大手術和化療。但是,一旦錯過早期,對于處于中期的患者,不僅要手術切除,還要化療,對于晚期的患者更是失去了治愈的機會。
對于普通人群來說,40 歲以上的應當主動到醫院做一次胃腸鏡的檢查,如果沒問題,過四五年再做一次。但是對于高危人群要遵照醫囑定期復查胃腸鏡,比如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或者說既往查出過消化系統息肉治療過的、食管炎的患者,自身免疫性腸炎的患者,有過其他腫瘤患病史的,有萎縮性胃炎的,還有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患者等,需要更積極的胃腸鏡檢查和治療。
科室介紹
科室醫護人員 20 人,醫生 6 人,其中 3 人具有醫學博士學位。是南京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培養點??剖页袚?6 項省市級課題,發表論文近 40 篇,其中 SCI 收錄 17 篇,獲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 2 項,南京市醫學新技術獎 2 項。主要致力于肺癌、消化系統惡性腫瘤(食管、胃、腸、肝臟、胰腺)、惡性淋巴瘤、血液系統疾病的診斷及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支持治療等綜合治療。
朱傳東
副主任醫師,擅長消化系統惡性腫瘤(肝臟、食管、胃、腸)及肺癌等腫瘤的化療、靶向及免疫等內科治療。承擔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南京市醫學科技發展重點項目等課題 6 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 SCI/ 中華等論文 20 余篇,參編醫學專著 3 部;獲江蘇省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 2 項,南京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 1 項。
通訊員 朱諾 現代快報 + 記者 任紅娟
(編輯 邵倩倩)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862ab9e780bf92c001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