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 RGB 已經成為鍵盤、鼠標、耳機各項電競外設的標配,甚至是機箱內部各個配件都 RGB 化。但是,很多人想象不到 10 多年前燈廠其實是一個略帶貶義的稱號,業內外不少人士諷刺雷蛇只會在外設中加燈,而由于產品上標志性的 RGB 燈光,雷蛇又被大家戲稱為 " 燈廠 ",那 RGB 到底是如何席卷電競界的呢?

RGB 首次出現
起初,電腦使用的是機械鼠標,代表性的設計就是鼠標下有一顆 " 滾球 ",通過 " 滾球 " 的轉動帶動光柵傳感器從而反應位移變化,實現鼠標在屏幕上光標的移動。當時使用這個鼠標時,我還在上初中,帶著鞋套上微機課直至現在依然記憶尤新,不過移動的速度與精準度都不盡人意。

后來光電鼠標開啟普及,一般光電鼠標由光學感應器、光學透鏡、發光二極管等結構組成,而這也就引入了鼠標 " 光 " 的概念。在 2004 年,雷蛇帶來首款光電鼠標 Viper 光電毒蛇,而且這也是一款帶光的產品,發光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就是把鼠標裝上透明的外殼,直接紅色定位的光源露出,在當時令人眼前一亮。

RGB 興起
而 RGB 的興起,一部分是由于機箱為了追求 " 美 " 演變而來。另一部分,則與 RGB 外設與游戲聯動有關。
起初電腦主機是將電源設計在機箱的頂部,但是隨著 CPU 的性能越來越強,發熱情況越來越嚴重,而上升溫度與本就發熱的電源相碰撞,所以隨后機箱廠商開始將機箱電源下放,雖然重心更穩,電源也有了自己的散熱環境,但是由于兩者距離過遠,導致電源等線材走線成為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背板走線開始流行起來,整齊的背板走線很美,但是在封閉的機箱里根本看不見這種美!而且機箱里面的硬件也無法展現出來,怎么辦呢?簡單,直接給機箱開個窗、或者開個孔不就好了,隨后給機箱側邊開一個玻璃窗也成為一大趨勢。
機箱 " 窗戶 " 已經打開了,但是晚上只能看到一片漆黑的機箱,好看嗎?顯然不好看,所以大家又開始整活了,加入 RGB 燈光不就可以了嗎?起初還只是單純的給機箱加入燈條,但是看起來比較 LOW,而在這種市場需求促使之下,硬件廠商也便推出了帶有 RGB 燈光的風扇,隨之各種硬件也開始推出帶有 RGB 燈光的產品,機箱加 RGB 燈光的風氣也逐漸風靡起來。

而當鍵盤、鼠標等外設產品加入 RGB 燈光以后,除了帶來酷炫的視覺觀感以外,外設廠商也開始為 RGB 燈光的外設引入 " 實用 " 功能——聯合游戲實現 RGB 游戲聯動,鍵盤背光顏色可以根據游戲的操作或者設定發生變化。
當時,各個外設廠商都開始需求合作的游戲伙伴,比如雷蛇鍵盤在玩《守望先鋒》時,選擇角色鍵盤背光可以變化顏色,在《狂怒 2》的道具拾取與使用武器時也有特定燈效,還與《堡壘之夜》、《末世鼠疫 II》、《神界 : 原罪 2》和《死亡細胞》等游戲合作。

羅技鍵盤在玩《俠盜獵車手 V》,警察搜捕玩家時鍵盤會閃爍藍 - 紅類似警車的燈光,同時也支持《俠盜獵車手 V》、《全面戰爭:戰錘 II》、《最終幻想 XIV》、《文明 VI》等游戲的 RGB 聯動。海盜船則一直與育碧合作,在《全境封鎖 2》游戲中,發出脈沖時,在鍵盤上同樣可以看到橙色的脈沖,非常的酷炫。

這種 RGB 外設產品與游戲聯動所帶來的酷炫,不僅讓 RGB 燈光看起來好看,同時也讓它變得更 " 實用 ",而且與電競圈緊密綁定在一起,進一步加速了 RGB 席卷電競圈的步伐。
RGB 到 ARGB
隨著燈效升級,RGB 也開始向 ARGB 過渡發展,簡單來說,ARGB 就是在 RGB 的基礎上加了一個 Alpha(透明度)通道,并且對每個燈珠加入了獨立控制芯片,可以實現更多的色彩效果。

RGB 代表紅、綠、藍三個通道的顏色,紅色所對應的值就是(255,0,0);綠色所對應的值就是(0,255,0);藍色所對應的值就是(0,0,255),所以三個顏色各有 256 級,256 級的 RGB 色彩總共能組合出約 1678 萬種色彩,即 256×256×256=16777216,簡稱為 1600 萬色。
起初 RGB 就是由 Red(紅)、Green(綠),Blue(藍)三個 LED 燈封裝在一起。而 ARGB 在加入 Alpha(透明度)通道的基礎上,通過每個燈珠的控制芯片,以編程的方式來實現流水燈等效果,呈現出來的色彩也更為流光溢彩。

另外在接口方面,ARGB 主要采用 5V3 針來控制風扇燈效,可以控制單個燈珠,而 RGB 則大部分采用 12V4 針,控制的是全部燈珠。
首款 RGB 硬件產品
火熱的 RGB,讓廠商們仿佛瘋了一般,瘋狂給各種硬件產品堆疊 RGB 燈效,包括鍵盤、鼠標、風扇、硬盤、內存條等,形成 " 萬物皆可 RGB" 的局面。除了鍵盤、鼠標以外,RGB 風扇率先登場,轉動的 RGB 風扇帶來的視覺沖擊感最為強烈。在 2018 年 12 月份,銀欣發布了全球首款 1cm 厚度的 RGB 風扇—— FW124-ARGB 超薄幻彩風扇,半透明的扇葉也保證了 RGB 背光燈效。

華碩在 2018 年推出了首款帶有 RGB 燈效的移動硬盤 ASUS FX HDD,硬盤表面采用了鐳射蝕刻工藝,搭配未來感紋路設計,以及 Aura Sync LED 燈效同步,帶來的酷炫的視覺觀感。

2018 年,微星也是發布了全球首款 RGB 燈條電競顯示器—— Optix MPG27CQ,底部設計五個 RGB 燈條,可以同步顯示當前游戲狀態,比如彈藥數、血條、爆頭數等等,一目了然,也可以選擇關閉。

而今年的 5 月 19 日,GeIL 率先推出了首款帶有 RGB 風扇的 DDR5 內存條—— GeIL EVO V DDR5,采用的雙風扇散熱系統,將 RGB 燈效與雙風扇散熱結合在一起,內存條可以展現多種 RGB 燈效。

RGB 燈光同步
當大家都開始玩燈時,各種各樣的燈就鋪面而來,不僅要承受不同顏色燈光帶來的 " 光 " 污染,而且燈光的調節也十分不便。
主板界的華碩率先站出來,并且提出了一統 RGB 的 AURA RGB 標準,解決了冗雜的硬件燈光市場,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統一接口標準,然后讓大家按照這個接口標準去制作發光的硬件設備,然后與主板連接之后,由主板統一控制,從而達到燈光的統一調度,達到協調的燈光美感。

目前市面上的燈光同步主要包括華碩、雷蛇、海盜船等各大主板廠商,其中華碩 Aura Sync 神光同步主要使用 Armoury Crate 進行燈效設置,相比其它兩家來說,華碩的神光同步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燈效生態系統,支持的設備最多,可以實現顯卡、鍵鼠、內存等多個設備一起隨光舞動。

而雷蛇則主要通過雷云來控制燈光同步,相比較來說,雷蛇雷云的功能最多,特別是自定義的設置,現在雷云 3 配備了全新的 Chroma Studio,擁有更進一步的燈光效果配置工具,可以創建多種燈光效果并同步到多款設備上。

另外也可以通過選擇雷蛇 Chroma 幻彩 ARGB 燈光控制器,將 ARGB 組件與雷蛇 Chroma 外設和裝備同步時,借助 Razer Chroma 幻彩 ARGB 燈光控制器實現酷炫的 RGB 視覺效果。

海盜船則采用的 iCue 進行燈光同步控制,主要優勢在于其玩法的花樣比較多,除了設置靜態顏色以外,還可在兼容設備上同步自定義的動畫效果,還可以通過自定義燈光效果來實時監控溫度的變化等。針對不同模式下的場景,還可設置不同的燈光效果,比如聽音樂時可顯示波浪,電影模式只有背景光等。

RGB 的展望
正是由于游戲行業與電腦硬件行業的緊密相關,面對的用戶群體高度重合,促進了 RGB 在電競界的快速發展,所以在許多游戲場所都加入了 RGB 燈光,比如網咖、電競賽事等場所,電腦以及室內環境基本都加入了 RGB 燈光,而且越來越多的極客玩家以及硬件發燒友們,喜歡在家用 RGB 燈光來裝飾桌面,一些 UP 主也喜歡用 RGB 燈光做拍攝的背景,或者家里的氛圍燈,看起來酷炫之極。

而如今 RGB 也不再僅限于電腦硬件產品,甚至現在電競手機、電競椅甚至是電競桌子,都開始加入了 RGB 燈光,延續了電競 +RGB 的特性。雖然人們總是開玩笑說 "RGB 可以增強戰斗力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RGB 燈光可以渲染出酷炫的氛圍,提升視覺刺激觀感,令人興奮。

正如人們喜歡彩虹一般,大家對于色彩鮮艷的事物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歡,對于 RGB 燈光的喜愛同樣如此。而隨著這幾年燈光技術的發展,RGB 也不再是簡單的一個燈帶,也不再是亂閃,如今不僅做工相對要精細不少,色彩豐富,而且衍生而出的設備之間 RGB 燈效聯動、游戲與 RGB 的燈效聯動,充當背景氛圍燈,讓 RGB 告別了 " 殺馬特 " 時代,成為年輕人新一代 " 潮流 " 審美,我們對其抱以期許。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a36208e9f0917d93543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