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通濾鏡即 " 光學低通濾波器 "(Optical Low-Pass Filter,簡稱 OLPF)。它出現在絕大多傳感器上,主要作用是過濾高頻細節,從而達到減輕甚至消除摩爾紋和偽色的作用。

▲中間建筑物外墻上的條紋就是 " 摩爾紋 "
數碼照片為什么會出現摩爾紋?常見的拜耳濾鏡傳感器,每個像素只能記錄一種色彩信息。我們最后看到的照片,實際上經過了反拜耳插值運算。這就涉及到一個知識點:當傳感器采樣頻率高于鏡頭捕捉信號空間頻率的兩倍時,可以還原正確圖像;反之,插值運算就會出現誤碼,其結果就是摩爾紋或偽色。

▲拜耳傳感器示意圖(來自網絡)
除了示例圖片的磚墻外,摩爾紋還常出現在服裝、織物上(這里不包括屏幕因為掃描頻率出現的條紋)。而低通濾鏡就是通過消除高頻細節,降低鏡頭捕捉信號的空間頻率,來減輕摩爾紋的。低通濾鏡強度越高,摩爾紋的出現概率越低,但畫面細節的損失也越多。
除了使用低通濾鏡外,還有一個消除摩爾紋的做法是提高傳感器的空間采樣頻率,簡單來說就是增加像素密度。目前,全畫幅超過 3600 萬像素、APS-C 畫幅超過 2000 萬像素,以及絕大部分 4/3 型、1 型傳感器相機都取消了低通濾鏡。
無低通濾鏡的可換鏡頭相機:
索尼:7R、7R2、7R3、7R4
尼康:
Z 50、Z fc、Z 7 系列
D5300、D5500、D5600、D7100、D7200、D500、D810、D850
松下:
S5、S1、S1R
GX7、GX85、GX9、G100、G95、G9、GH6
富士:
X-Trans CMOS 都沒有低通濾鏡(絕大部分 APS-C 微單)
理光:
K70、KP、K-3 系列、K-1 系列
徠卡:
M240、M10、M11、SL 系列
適馬:
SD 系列、fp 系列
* 作為過渡期產品,尼康 D800E、佳能 5DS R 仍然具有低通硬件,但通過調整裝配來消除了低通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富士 X-Trans 是引入無序性更高的原色濾鏡排列方式來消除摩爾紋,而適馬 SD 系列相機則是通過全色彩采樣的 Foveon X3 傳感器來消除摩爾紋 —— 這兩種在成像基礎上與常見的拜耳傳感器有所區別。此外,賓得 / 理光也通過活用機身防抖功能實現了動態調節低通效果,索尼也在 RX1RII 上引入了基于液晶技術的可變低通濾鏡。
最后,如果在拍攝時遇到摩爾紋,我們可以嘗試改變焦距、光圈、焦點位置和拍攝角度。當然,有些拍攝對象上的摩爾紋可能非常頑固,這時候就只能借助 DeMoirize 等 PS 插件進行后期處理了。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c7bf08e9f0978863290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