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微博上 @數碼閑聊站 的一番話,引起了托尼的興趣。

這段話直接 AOE ( 范圍傷害 )國產手機廠商的旗艦機,銷量撲街。
不過細究起來,好像自從華為被制裁后,就從沒聽到過有 " 沖高成功 " 的案例。
為什么呢?
簡單說,高端機的幾個標志是什么?
豪華的參數,頂尖的芯片性能,考究的外觀工藝,六千以上的價格。
看起來有些簡單?
其實,廠商想推出高端機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畢竟要有足夠的研發實力,良好的供應商關系,以及龐大的現金流和不錯的管理體系才能完成。
當然,其實以 OVMH 的實力,想要 " 沖高 " 還就可以做到的,但想 " 沖高成功 " 卻是真難。
想要沖高成功,托尼覺得一共要有兩步。
第一:消費者花了高端機的錢,體驗上必須滿意,認為自己花的錢雖然多,但是愿意為一些獨特體驗付出高昂溢價。
第二:消費者口碑形成正反饋,用三代以上的機型來加深鞏固住高端形象,在群眾中得到廣泛認可,實現銷量的指數突破。
可以說,在第二步上,目前國內是真的沒有廠商實現突破。
今年的 618,無論是高端還是低端,蘋果絕殺全場,甩的第二名影子都看不到。

但是在第一步上,托尼覺得,有些廠商做得還是不錯的。
米沖高在徠卡的加持下,已經能摸到沖高的門門檻了;藍廠靠著自家獨特的系統,和蔡司的加持,也有了自己的簇擁;榮耀背靠華為的加持,也獲得一票人的支持。
但綠廠么。。。。。就有那么一絲尷尬了。
評論里點贊最多的也是說綠廠▼

先說說今年綠廠的旗艦 OPPO Find X5 吧。
按理說,綠廠是把 OPPO Find X5 按到影像高端來定位的。
它不但擁有了之前只屬于一加的哈蘇聯名,還給自己整了一塊馬里亞納影像芯片,當時的宣發也鋪天蓋地的把這塊吹了又吹。

可惜的是,最開始搭載了馬里亞納芯片的 Find X5 Pro,在拍照的調教上并沒有做到最好,其他方面的表現也只能說是合理。
連 OPPO 前副總裁義人老哥也在微博中肯的說道,這臺沒有明顯短板的手機并沒有特別突出的個性,不適合 " 大張旗鼓 " 的宣傳,以免讓消費者失望。

果不其然,第一時間買到機器的消費者們多有抱怨。
影像這塊,盡管靠著后來一次次的 OTA 把影像這塊的素質給拉回來了。托尼在上個月測試它最新版的影像系統時,它的表現已經非常令人驚艷了。

可消費者的口碑早就已經立起來了,再要打破重建,實在不是一件易事。
何況半年后友商們更新了太多,新的芯片,新的影像,此時的 Find X5 Pro 并沒有太大競爭力了。
而最早覺得 Find X5 Pro 未來可期的朋友,也只好說這手機實際是一臺 " 養成系旗艦 " 。

然而過高的定價以及過度的宣傳,讓 Find X5 自始至終都面臨著很大的銷售壓力。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Find X5 Pro 在驍龍 8Gen1 和天璣 9000 兩款機型配置上,也是做了很大區分。
天璣 9000 款的 Find X5 Pro,雖然比高通版便宜 500,但不僅砍了馬里亞納,連哈蘇聯名也沒舍得給。。。這對于影像旗艦來說,非常尷尬。

那些本身想買天璣 9000 款的消費者來說,一下喪失了購買的動力,雖說這部分人不會太多,但總歸是寒了心。
而被綠廠劃定為性能旗艦的一加 10 pro,也沒有什么特別好的結果。
哈蘇聯名不獨享、超廣角自由曲面被砍、舍去了 IP68 以及兩年保修政策,也沒了三段式( 具體騷操作可以回歸這篇文章 )。。。
在游戲的表現上,一加也無法超越其他幾家早就在此領域耕耘的友商。
可以說,一加的回歸,目前為止,并沒有為綠廠帶來什么實質性的幫助,倒是一加自己失去了個性和特點。
去掉三段式的一加手機喪失了它的身份象征。▼

在今年下半年發布的產品中,托尼注意到 OPPO 則把重心轉移到了折疊屏( 卷軸屏也有可能 )產品線上,這應該是想爭取復制一下之前 Find X 的積累的好口碑。

然而折疊屏始終是另一條獨立的產線,過高的價格、精密的零配件以及使用群體注定了它無法成為主力的旗艦手機。
想靠折疊屏來實現沖高第二步,委實比較困難。
當然了,讀到這兒,也許差友們會好奇,廠商們為什么一定要沖高?
米沖高,年年都是關鍵年 ▼

因為成功的高端機能為廠商貢獻更大的利潤份額。
中低端的利潤,只能說,交個朋友。
而且只有高端機做成功了,才能代表自家的產品,擁有了獨到的優勢,不用再靠內卷來活著。
從配置上來說,國產旗艦機的配置真不比 iPhone 差,問題和 Bug 的改善也比蘋果要積極。
別人充電功率都 200W 了,iPhone 最高 20 W;別人兩年前就打孔了 iPhone 還在劉海;別人都 1 億像素潛望鏡了 iPhone 拍照還在鬼影。。。

可再回頭看看今年 618 的銷量榜單,消費者依然是愿意去花更多的錢買 iPhone,而不是國產高端旗艦。
大家看看華為沖高成功后,在沒有 5G,沒有最新的芯片性能的條件下,依然出貨量恐怖,這是高端品牌帶來的溢價。

當然,如果華為沒有更新的產品和技術,那么這個溢價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說回到綠廠身上,托尼知道,兩款產品并不能定義綠廠現在的現狀,但形勢上,時間確實是不等人了。
每一家都在牟足勁往前沖,深怕自己一個不小心落后被淘汰。
如果沖高是綠廠堅定的目標,那么綠廠對下一代旗艦的打磨,必須要投入十二分的努力了。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d452c8e9f096e572d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