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財聯社報道,受品牌廠積極調整庫存影響,面板需求大幅衰退,8 月上旬電視、IT 面板報價同步走弱,其中 55 寸主流電視面板均價一年來跌幅超 62%。IT 用面板各主流尺寸跌幅接近 30%-40%,面板廠商陷入苦戰,紛紛啟動 " 暑假 " 模式。
所謂的 IT 面板,其實就是采用高新技術打造的面板,比如市面上主流電視的液晶面板,高端電視的 OLED、QLED 以及 MiniLED 面板等。最近國內面板廠崛起,競爭相當激烈。為了爭搶更多的市場份額,許多廠家都打起了價格戰,而液晶面板的報價也因此一路走低。至于一些實力強大的頭部面板廠商,則希望通過 OLED、QLED、MiniLED 等高端新賽道贏得市場的認可。

(圖片來自小米官方)
隨著 OLED、QLED 等面板技術的成熟,生產成本、良品率也逐漸追了上來,越來越多主打性價比的電視產品也開始出現了此類高端面板,最近五六千元的電視已經標配 MiniLED 面板了,這一定程度上也導致液晶面板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廠商的需求減少,上游的供應商自然就頭疼了。
另一方面,雖然家用電視行業的競爭雖然很激烈,但近兩年買賬的消費者并不是很多。小雷認為,電視和手機、電腦等產品不一樣,換機周期特別長,許多人或許在前兩年就已經更換了新電視,所以對于后續發布的電視產品并不感興趣。再加上疫情影響,大家的收入都變少了,連智能手機都不會隨便換,何況是大幾千的電視。

坦白來講,現在大家對電視的需求并沒有以前那么高了,看個電影或者電視劇,用手機和平板都可以解決,很少有人會為了更震撼的觀影體驗去購買一款電視,即便家用電視可以享受各種主流視頻平臺的資源,但便攜性還是沒法跟移動設備相比。在市場需求和品牌廠商調整庫存的雙重壓力下,最尷尬的還是這些生產面板的上游廠商。
當然,這對于消費者而言還是有好處的,比如電視的市場價格一路走低,大家也可以買到更便宜的電視。至于面板廠商方面,小雷認為在高新屏幕技術方面投入更多研發精力,加強自身競爭力,或許才有機會在面板需求進一步減弱的電視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
(封面圖來自小米官方)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0bc548e9f0953736cb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