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
又有熱鬧瞧了!
誰能想到,進入 8 月,等來了這么一部劇。
它剛上線就狂卷媽媽們的遙控器,收視登頂。

話題討論度勢頭強勁,熱搜一個接著一個不重樣的換著上。
還全都瞄準了當下社會熱點卯著勁兒的發力。
職場向。
家庭向。
一路看下來,可謂條條戳心,讓人血壓飆升。
瞅著也挺火爆的吧?
謹慎一點,入坑前咱再看眼評價。
嗬!果不其然,一南一北兩極分化。
有人怒打一星,避雷預警。
" 尷尬致死 "、" 浪費時間 "。


有人看到上頭,五星給滿強烈安利。
" 值得推薦 "、" 難得的不懸浮 "。


在此十分之有爭議的時刻,怎么能沒有我這個正義的身影呢?
于是乎,我連夜刷了十幾集。
好家伙,這是多大個大當?
家人們,撒丫子趕緊跑吧——
《第二次擁抱》

《第二次擁抱》,大女主群像戲。
講了個啥呢?
講了一個拍不好就會爛大街的故事。
絕對不是派爺我唱衰。
你看它的簡介——
講述了四位年輕媽媽如何面對職場壓力、生育煩惱、婚姻瑣事的故事。
此刻請允許我,用我畢生所學幫大家歸個檔。
你可還記得——
《三十而已》里的顧佳、《我們的婚姻》里的沈彗星、《我的前半生》里的羅子君、《加油!媽媽》里的周南南、《我是真的愛你》里的陳嬌蕊 ....
這些在咱們眼皮子底下,拿著大差不差的人生劇本苦苦掙扎過的女性角色?
所以有一說一。
單從這個簡介來看,它并沒有多么的吸引人。

但要再瞄一眼這劇的陣容吧,又好像真不至于閉眼就說糊。
都是誰呢?
淺品一下,以上的諸位都還是能帶點兒演技的。
所以最起碼了,這部劇演的應該不至于讓人看不下去。

那問題出在哪兒?
來。
讓我帶著追劇后留下的厚重黑眼圈以及還沒降下來的高血壓。
真情實感的,發自肺腑的為大家斷斷這劇的癥結到底在何方。
首先映入眼簾的。
是不得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口咽下的熟悉人設。
看,這里意料之中的出現了:
為了照顧兩個孩子,在上升期放棄職場的全職媽媽方原(陳數飾)。

離異帶娃誓死不再走入婚姻,卻被年下男捕獲芳心再次懷孕的畫廊策展人金璐(張歆藝飾)。

老公長不大,婆婆拎不清,自己累死累活憑一己之力養活一大家子的律師尤筱竹(馬蘇飾)。

還有帶著女兒神秘生活,疑似有個家暴老公的鋼琴私教丁木木(周放飾)。

雖然看到這里,我的母語已經變成了無語。
但有點心理準備的派爺我還是擦干眼淚堅持的看了下去。
這闖過了人設古早的第一關。
歡迎來到劇情設置這道你絕對跨不過去的 " 鐵門坎 "。
四條線,四個不同的家庭,四位性格迥異的女人。
開啟了四種" 一地雞毛 " 的生活。

問:如何塑造出觸底反彈,無所不能又讓人印象深刻的職場媽媽?
拿富太太方原舉例。
第一步,打碎。
故事一開篇是一個經濟犯罪案。
方原的老公李誠(杜淳飾)貸款投資網絡理財,結果賠的血本無歸。
借貸公司收不回錢報了警,警察在公司十周年慶典上把人帶走了。

入獄的老公為了不拖累老婆孩子要離婚。
方原不答應,她必須要和李誠同甘共苦。
于是,他們賣了車和房子,七拼八湊借錢還賬。
一家人換了個小房子,生活條件大不如前。
但苦什么不能苦孩子啊,方原決定重回職場。

第二步,加壓。
生活里。
墻倒眾人推,人前人后的被嚼舌根。
有的家長聽風就是雨,站在學校門口毫無掩飾的議論她的家事。
情到濃時她們還煞有其事的為自己孩子擔擔心,生怕受到牽連。

有的家長可算是有機會捏她一把了。
一邊想著點貴的坑她錢,一邊還得瞪大了眼睛盯著她的人。
一個個都恨不得掌握第一手她落魄的慘樣。
讓大家永不缺茶余飯后的快樂段子。

工作上。
處處面試碰壁不說,面試官的言語間還都充滿了對女性的不尊重。
有的同為女性,嫌她當媽了肯定事兒多。

有的男 HR,姿態高高在上。
一邊說著自己惜才,所以哪怕年齡大還是給了面試機會。
一邊又好像是個機關槍,嫌棄人家在家閑了八年,什么都跟不上。

咱就是說。
咱就是看著沒有競爭力,你也不能一桿子先給我拍死對吧?
于是就有了這一段經典反擊之《沒有比全職媽媽更艱難的職場》。
方原的態度不卑不亢,用詞工整漂亮,語氣溫柔有力量!
那一刻姐姐好像閃著萬丈光芒,幫全職媽媽們打了載入史冊的一場硬仗!

家庭中。
住著一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老公。
家里欠了一屁股債,你為了給孩子掙學費跑斷腿。
他一個罪魁禍首,卻想著護住面子去當扶弟魔。
又請吃飯,又給拿錢,人不管那個,人大度著呢。

你還不能問。
問就要上綱上線,十年婚姻,給他生了兩個孩子,他還是不留半點情分。
哪兒疼戳哪兒。

瞧見沒?情緒上來了。
根本沒人在乎作為全職媽媽的你如何犧牲自己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努力。

過年回家前答應的倍兒好。
節省一點,今年特殊情況不包大紅包了。
結果準備出發了,他不光給家人包了大紅包讓你給他圓謊。
他還打腫臉充胖子非要租一輛豪車開回去。
看見這個眼神了嗎?
此時無聲勝有聲,讓派爺給加一句潛臺詞:錢錢錢,你怎么變得就認錢了呢?!

更不要提。
你賣房賣車,跑前跑后要保出獄來的老公。
后面還疑似出軌了。

看著氣嗎?
非常生氣。
派爺并不否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確實正在經歷這樣的糟心事。
但派爺真的看不慣這部劇故意迎合社會的投機取巧。
編劇太知道觀眾想看什么了。
所以就用無數苦難去推進情節,用無數熱搜上的常見話題去覆蓋角色。
于是我們看到的每一個角色不再像真實的 " 人 "。
反而更像是一臺被話題堆砌起來的機器。
主要功能是用發散的熱點圈住觀眾,讓大部分人和角色產生共鳴。
再不濟,它還能有金句托底,總有一個能敲開觀眾的心門。

可當我們跳出這個 " 角色陷阱 ",就會發現這部劇非常的不對勁。
第一重罪:極限拉踩。
不得不說。
為了表現職場媽媽的不容易,編劇真挺賣力的。
丑化男性。
這個劇里的男性,大部分都在拖家庭的后腿。
要么情緒不穩定,看著就陰森可怕。

要么無能還滿嘴都是理,自己要當孝子換大房子。
新房該簽約了,他非帶親戚出去玩。
結果房子沒了導致一家老小產生額外支出還有可能流落街頭。
他倒開擺了,大言不慚覺得租房也挺好的。

丑化同事。
年紀輕輕壞事做盡。
根本不熟,言語嘲諷。

不講武德,剽竊方案。

一言不合,誣陷孩子。

丑化老師。
你面色難看,上學校解決孩子學習問題。
你跟老師說身體不舒服住院一禮拜。
結果老師連坐都不讓你坐,就非讓你站著聽訓。
看了嗎?
無所不用其極的,無腦的丑化周圍的一切角色。
只為抬高大女主們的形象,突出職場媽媽的一個 " 難 " 字。

第二重罪:低估女性。
多么可笑。
面試時為自己一通發聲,最后咱們的全職媽媽怎么拿到的工作呢?
靠著舊情人的私下力薦。
如此努力又如此有魄力的當代女性,到最后還是要依附男性角色獲得一個機會。
看到這樣的設置,我就想替廣大女性問編劇一句:您沒事吧?

再者。
整部劇一直 cue 職場媽媽的困境:不被信任,沒有公平。
但他拍出來的卻讓在不在職場的女性都沉默了。
全職媽媽上班能有多不專業呢?

前有身為律師的尤筱竹,打著官司回微信。

談著客戶,不得不短暫應付婆婆的奪命連環 call。
氣的客戶揚長而去,害律所痛失大單。


后有新入職的方原,開著會跑出會議室和孩子打視頻電話。

為了讓孩子安靜。
把工作手機給孩子玩,最后導致公司私密文件外泄。

有沒有發現。
這好像已經不是在探討全職媽媽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了。
故事的走向已經變成了為什么這樣的員工還能有公司要她。
整部劇表面訴說全職媽媽的困境,實際上就是在反向構建女性的無能。
你不吆喝著如何讓男性擔起家庭的責任。
卻在鋪設了一堆難題給女性后,又反手把女性推上風口浪尖。
請問編劇是要得出一個什么結論,傳遞一個什么價值觀呢?
真拿觀眾當傻子忽悠了是嗎?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323518e9f097af900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