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 6 時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截至今天
高溫預警已連發 33 天
高溫紅色預警已連發 11 天

高溫 " 烤 " 驗尚未結束
23 日以前副熱帶高壓巋然不動
浙江大部地區晴熱高溫天氣持續
大部地區最高氣溫在 39 ℃以上
41 ℃ + 的極端高溫也在 " 瘋狂試探 "
8 月高溫猛烈
生活在水里的梭子蟹、大閘蟹們
還好嗎?

每年的 8 月份,
正是一年當中大啖梭子蟹的時節,
浙江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
梭子蟹這道 " 時令菜 "。
然而今年很多人表示 " 吃不起螃蟹了 "。
↓

這是為何?
減產兩成多!
今年東海梭子蟹量少價高
近日,記者從舟山國際水產城了解到,去年 8 月 1 日到 17 日,梭子蟹投售量約 3.1 萬噸,今年約 2.4 萬噸;去年一筐(50 斤)梭子蟹統貨價格在 500-700 元之間,今年價格在 900-1350 元之間。
舟山國際水產城商會副會長、舟山位海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俞位海告訴記者,今年的梭子蟹不僅量少價高,品質也沒往年好。正常情況下,一筐統貨梭子蟹一般能挑出 50% 左右的一級、二級高品質梭子蟹,而今年頂多只有 30%。一位酒店梭子蟹供應商坦言,一筐 50 斤,可能有 20 多斤是死蟹。他們給酒店提供螃蟹,要挑精品的、大的,很難拿到,都在搶。
批發商拿貨價格高,市場上的零售價自然 " 水漲船高 "。去年舟山市魚籃子銷售點梭子蟹價格每斤為 35-40 元,而今年每斤價格在 45-50 元。

共享聯盟普陀站 羅沛文攝
本是捕銷旺季,苦苦撐過數月伏季休漁期的漁民不但沒有等來大豐收,反而遭遇減產;準備大干一場的蟹商們,有的干脆關門歇業;慕名而來的吃貨也紛紛因為高企的蟹價失望而歸。
今年螃蟹為何產量少、品質低?
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表示,可能是受到了海洋環境影響。蟹和蝦的生命周期短,都是一年生的,相對于生命周期較長的魚類而言,對環境變化的反應更加 " 靈敏 "。當海洋環境因素出現變動,比如鹽度、溫度等,都會較大程度影響梭子蟹的生長發育以及產量。
從海洋食物鏈分析,受國際油價較高影響,今年禁漁期前,舟山較多的生產漁船沒有進行大規模捕撈,這使得螃蟹的 " 天敵 " ——章魚、安康魚等食肉型魚類資源量增多,導致了螃蟹產量的減少。9 月份全面開捕后,如果章魚、安康魚等這些優勢物種的產量確實有比較明顯的增長,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驗證這一點。
最后,梭子蟹產量的減少也不能排除過度捕撈的影響。每年 4 月份的抱卵梭子蟹,一只 " 蟹媽媽 " 就能生產出幾十萬只的 " 蟹寶寶 ",若有漁船在禁漁期期間偷捕抱卵梭子蟹,也會大大影響梭子蟹資源量。
" 梭子蟹產量豐減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非常復雜,不能一言以概之。" 該專家總結道。
舟山漁業界一位資深專家也說了自己的看法," 主要還是氣候原因,今年舟山至今還沒有刮過臺風。臺風一刮,等于是把海底攪動了一遍,原本因為高溫天氣待在海底的螃蟹就被‘攪’動上浮。這樣一來,未來可能會迎來梭子蟹的豐收。"
他也表示,從 8 月開捕到現在才 20 天,現在就說梭子蟹資源量少還是有點片面,還是要看接下去一段時間的梭子蟹產量。從漁業資源上來看,梭子蟹產量波動也很正常,大年、小年都屬于正常規律。大家也不需要對梭子蟹的減產太多擔憂,梭子蟹生長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也許明年就會迎來一個梭子蟹 " 大年 "。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海洋捕撈業去產能和海洋環境保護這兩大系統工程,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就不怕 " 東海無魚 "。
網友評論




來源:錢江晚報全媒體編輯中心綜合浙江新聞客戶端、中央氣象臺 網友評論
(編輯 李蔚蔚)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2dde79e780bf92c0020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