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些人越是輕浮,她就越愛談論《尼爾》。"
作為世界上最知名的交友軟件之一,開創了 " 左滑右滑 " 交友模式的 Tinder,也和許多國內競品一樣越來越受騙子們的青睞。
今年 2 月網飛推出的紀錄片《Tinder 詐騙王》里,就曝光了一位游走于多個女人之間的殺豬盤高手,靠中東王子身份和仇家追殺戲碼騙色騙錢騙感情。就算一度進班房、上新聞,他現在依然逍遙法外繼續著自己的 " 狩獵 "。

就在最近,又有一位 Tinder 上 " 女騙子 " 的事跡被傳得沸沸揚揚。只不過,這次的主角既沒騙色也沒騙錢,而是誘導 22 個男人購買了《尼爾:自動人形》。
1
今年 21 歲的推特用戶 Ennja,最喜歡的游戲就是《尼爾:自動人形》。相比起普通玩家僅僅買份游戲的支持,她對《尼爾》系列的熱愛顯然要狂熱得多。
在家里的一個角落里,Ennja 專門開辟了一片被她稱為 " 神龕 " 的區域。上面大大小小的各種游戲周邊和一根巨型蠟燭,都彰顯著這個系列偏邪典風格的審美,順便散發著不菲的金錢氣息。
幾年前,她還憑借著一張 Cos《尼爾:自動人形》里兩位女主角的大尺度福利照,在推特上獲得了系列制作人橫尾太郎本人的關注,這尤其讓她開心。

正是這樣一位狂熱的粉絲,最近自稱曾在 Tinder 上誘騙 22 名男子購買了她最愛的《尼爾:自動人形》,然后迅速地跑路消失。
在接受外媒 Kotaku 采訪時,雖然她拿不出證據印證 22 人這個數字,但從她還保留著的部分聊天記錄里滿屏的調情式對話還是足以佐證,她這種與眾不同的 " 游戲推薦 " 的真實性。
與這些對象聊天時,她總是談到很多關于《尼爾:自動人形》的細節,提起自己對這個游戲的熱愛有多強烈。有些人會在 " 旁敲側擊 " 中買下游戲,有時則需要她直接提出讓對方下單。盡管購買確實是在 Ennja 的誘導下發生的,但她從始至終都沒承諾過任何事,沒答應過要和對方發生些什么,也沒答應為他們穿上 2B 的制服。
這些買了游戲的人里,即便有人看上去真的通關過游戲,還和她討論了不同的結局。但其中的大多數,其實只覺得 " 游戲很好,但沒什么可聊的 "。所以在這些人購買游戲后,她往往很快就會跑路消失,再也不回他們的消息,重新變回一個人畜無害的普通二次元愛好者。

平時在社交媒體上的 Ennja,除了《尼爾》系列,她還涉獵廣泛地喜歡漫畫《獵人》、動畫《雙城之戰》或者《異度神劍》這樣的 JRPG 作品。
只是在她區區幾十個粉絲的推特上,大部分內容都是轉發別人的二創作品。她很少發表自己的看法,也鮮有人來到她的賬號下評論,基本就是個小透明。

Ennja 的推特頭像
但在這件事被曝光后,她的賬號粉絲已經成倍地增長到近千個,獲得了極大關注。不管是不是《尼爾》系列的粉絲,都趕來圍觀這次難得一見的 " 色誘式游戲推薦 "。就連游戲的制作者橫尾太郎,也再次湊熱鬧般地轉發了這條新聞,并附文 " 人類榮光永存 "(Glory to mankind)。

但事實上,這種 " 色誘式安利 " 在游戲界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2
發行于 2005 年的游戲《殺手 7》,作為鬼才制作人須田剛一的代表作之一,也和《尼爾:自動人形》一樣有著不遑多讓的獨特氣質——以及千方百計給別人推薦游戲的狂熱粉絲。
在某個成人級交友論壇里,曾經就有《殺手 7》玩家發布過一則 " 玩家招募啟事 "。在正文的第一句話里,他就很明確地指出:" 這是、也不是一則性廣告(sex ad)。"
" 我需要一名年輕男子,18 到 29 歲之間,到我家花上幾十個小時來玩 NGC 上的《殺手 7》。因為它實在是太棒了,除了時間外無需任何其他花費,就能讓你的生命獲得升華。"

這個七重人格殺手的故事,已在 2018 年發布了 PC 版
緊接著,招募者開始解釋起廣告里出現裸露圖片的原因。這 " 只是 " 因為他可能不穿衣服在家里晃悠,并強調 " 你來這里可不是為了我,而是來玩《殺手 7》的 "。
應聘者需要一個人去到他的公寓,將這個單人游戲通關。招募者則說自己可能會在一旁看著,可能不關門洗澡,也許會在對方玩游戲時來些 " 小互動 ",或者出門去逛街買東西,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但應聘者無論發生什么都需要專注在游戲上," 你是來玩游戲的,也沒什么比《殺手 7》更值得期待了。"
即使廣告里充滿了挑逗和暗示,但對于前面的性別和年齡要求,發布者還是一本正經地做出了解釋:
《殺手 7》是個成人級游戲,所以需要應聘者年滿 18;這個游戲不會引起日本以外的中年人群共鳴,所以不能超過 30 歲;還有一條略顯刻板的 " 這是電子游戲,你懂的,所以需要你是個男的 "。

原文中還有很多細節都不太方便翻譯
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這則 " 招募啟事 " 都充滿了須田剛一的做派,也確實把 " 色誘式安利 " 貫徹得更加徹底。和它放在一起,Ennja 的游戲推廣事跡一下子就顯得沒那么離奇了。畢竟想超越這位要素齊全的前輩,看起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事實上,這位《尼爾》女粉絲在最開始,也根本沒想過去推銷游戲 " 騙銷量 "。
和所有初入交友軟件的人一樣,Ennja 也是沖著交朋友才下載了 Tinder。她以為在簡介里寫上了最愛的游戲,就能找到同樣喜歡游戲、而不是單純看上她外貌的人。
但她沒想到,后來 " 匹配 " 上的這么多人里,大部分都言語輕佻,話里話外總想哄著她快進到下一步。
這才激發了她的逆反心理。既然兩人之間沒戲,她覺得 " 還不如做點什么 ",這些人越是輕浮,她就越愛談論《尼爾》。給出暗示或明示讓他們買游戲,然后閃身走人,她很清楚 " 銷量越好續作越有 " 的道理,索性順手為此做出點貢獻。

經她自己補充,她還讓兩個人買過《尼爾:人工生命 升級版》
一開始,她也覺得這樣挺有趣的,直到帶給她類似經歷的人數越來越過多,她漸漸感覺到疲憊,甚至陷入掙扎開始產生愧疚感。
部分人的言談舉止確實讓他感到惡心,但另一些人或許只是單純對這個游戲提不起興趣,聊天并沒逾矩。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行為可能已經欺騙了對方的感情,于是趕緊剎車。
曾經的 Ennja,也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飽受情感創傷困擾。或許正是這份感同身受,才讓她能及時地以更善意的角度去想象網上的陌生人,即便有時候這種態度只能收獲非議。
3
不同于社媒上濃度不低的二次元形象,日常生活里換下了 Cos 服的 Ennja,是一名衣著正式的律師助理。生活圈子本就不大,工作中也沒什么人愛好 ACG,她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在現實里沒什么志趣相投的朋友。
她曾和記者提起,自己的原生家庭非常糟糕,從小就被打罵虐待,一度陷入抑郁情緒難以自拔。就在這樣一段黑暗的日子里,她玩到了《尼爾:自動人形》。
這款游戲不僅在音樂和美術上非常契合她的審美,在情感內核上的表達,也讓她非常認同,并深深地鼓舞了她。自此,Ennja 才一發不可收拾地迷戀上了這款游戲,開始在家里搭建前文提到過的 "《尼爾》神龕 "。
對于十分渴望朋友的她來說,游戲里有一句她深以為然的話,成為了她走出第一步的動力:" 未來不是被贈與的,而是需要去獲取的東西。" 于是她才試著接觸交友軟件,希望能在上面找到能一起聊《尼爾》的朋友。

這句話出自游戲中的 E 結局
從結果來看,這次嘗試無疑是失敗的。特別是在這段特殊的 " 游戲推薦員 " 經歷被報道后,盡管大部分網友都在一邊吐槽一邊表示想和她交朋友,但還是有一小撮人,開始懷疑她 " 家庭創傷、抑郁再到救贖 " 的故事太假太套路;或者干脆直接攻擊她是在利用游戲的人氣,為自己的帳號進行炒作,就差發展成新一波網暴了。
但 Ennja 沒理會任何非議,也完全看不出想利用剛聚集起的影響力做些什么。隨著事件逐漸冷卻,如今的 Ennja 不僅早就找到了人人都愛《尼爾》的社區,推特上的粉絲也穩步逼近一千大關。

不論這些人是為了福利圖還是她的故事而來,起碼她不用再愁沒人和她聊《尼爾》,更不用再騙對方買游戲了。好在最終,Ennja 還是找到了自己想要 " 去獲取的東西 "。
她繼續在社交媒體上以自己的節奏,點贊和轉發著她喜歡的二創圖片,除了交到了好朋友,仿佛什么都沒發生,就和她一直沒變過的推特簽名一樣:
" 讓我們來聊聊,然后成為朋友吧!^^"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4f9878e9f0948da4fba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