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平頂山因為一場捕魚行動登上了熱搜,同時進行的直播更是達到幾千萬人次觀看,這平時摸個魚都得小心翼翼不被發現,這次怎么排場如此大張旗鼓了起來?

其實,這事還要從七月份說起,據當地市民反映,云禪湖里這些年來好像小魚越來越少,完全沒有了之前生機勃勃的樣子,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還發現湖中有一條長相奇特怪異的大魚。

大家紛紛猜測,這湖中的小魚十有八九就是被這種誰都沒怎么見過的大怪魚吞下了肚子,再不采取行動,恐怕原本歲月靜好的云禪湖就要成為怪魚的老巢。

后據專業人士分析,這種怪魚其實是一種叫做鱷雀鱔的大型魚類,生性兇猛,能吃能睡,長得尖嘴猴腮,和我們印象當中的魚類長相的確相去甚遠,不枉大家都覺得它是水怪這一級別的生物。


但云禪湖這么大,即便是抓大魚也變成了海底撈針般的行動,經過搜尋定位以及一個多月的抽干排水,這種神秘的水怪鱷雀鱔才終于被捉拿歸案。

抽干的湖
無獨有偶,今年我國多個地方都出現了目擊到鱷雀鱔這種怪魚的新聞。
青島,某小區內的人工湖里驚現一米多長,長嘴尖牙的數條大魚,小區物業部分排水后,兩條鱷雀鱔被捕撈上岸。

剩下的鱷雀鱔還和人類玩兒起了躲貓貓,藏在木板等人類難以夠到的地方,看來是屬于有點兒智商的反派了。

西寧東湖,魚塘負責人同樣發現了一條 60 厘米多長的鱷雀鱔,而且,在吃了幾記猛男重擊之下,鱷雀鱔雖短暫昏迷,但又馬上活蹦亂跳,生命力之強可見一斑。

昆明某小區的觀景池內也是同樣出現了鱷雀鱔的身影,原本的魚蝦盡數消失,毫無疑問是它做的好事,抽干大法直接拿下。

在江蘇,甚至還出現了小孩在水邊玩耍被鱷雀鱔咬傷三根手指的事情。

幸好經過治療孩子的傷口并無大礙,但這猖狂的鱷雀鱔怎么最近如此活躍,又是怎么一個來頭呢?

其實,在去年 1 月農業農村部等五部門印發的《進一步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方案》中,鱷雀鱔就作為水生外來入侵物種被提到過。

原本是主要生活在美國和墨西哥北部,憑借一身過硬的生存本領在那邊混得風生水起,到處都是,屬于那種被釣魚佬釣上來都會毫不猶豫再扔回河里大罵一聲「倒霉」的程度。

但這也怪不得它們,鱷雀鱔命硬天生學不來彎腰,它們的鱗片上覆蓋著一層堅硬的琺瑯質,而且鱗片和鱗片之間甚至以一種榫卯結構的方式勾連在一起,這使得它們在水中其他生物面前就像自帶一件金鐘罩鐵布衫,古代士兵中的鋼鐵俠。

就算被撈上來送進廚房收拾,沒個好的菜刀基本也是白搭。


甚至直接上電鋸
同時,它們的體型遺傳自恐龍時代的祖先,多年來幾乎沒什么太大變化,理論上能長到 3 米長,橫沖直撞起來簡直就是水下小坦克,海軍核潛艇,和恐龍都掰過手腕。壽命在魚類里算是不朽級別,最高紀錄達到過 75 歲。

更絕的是,它們還能用魚鰾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上岸兩個小時不帶嗝兒屁的,遭遇低溫它還能降低自己的代謝,茍過難捱的冬天,生存技能點滿。

就連每次一生就 14 至 20 萬枚的卵都自帶劇毒,既防止了捕食者,也讓嘴饞的人類有所忌憚。

但鱷雀鱔來到中國的契機,并不是大家相中了它極強的存活能力,反而是因為特殊的顏值,別看長得怪,但還是有人就好這一口,觀賞魚里一直有鱷雀鱔這么一號。

可隨著鱷雀鱔越長越大,越長越丑,有些買家或是覺得上當受騙,或是發現缸里其他魚慢慢全都離奇消失,就選擇把鱷雀鱔隨意放生在了水域當中。

而這也許就是如今鱷雀鱔出現在全國各地水體內的原因之一。

但大家應該也不用太擔心如此強大的鱷雀鱔會就這么失控下去成為中國江河湖海一霸,因為雖然它產卵多,但是它性成熟時間非常漫長,雄魚 5 到 6 年,雌魚更長要 10 年,這速度,遠比不上巴西龜牛蛙等外來物種。

然后雖然它護甲疊得高,但是它機動靈活性卻較差,細長的嘴也注定他不能爽快地大口吃肉,只能捕捉比他體型小的多得多的魚類來填飽肚子,吃小孩什么的,完全是無稽之談了。

不過歸根結底,鱷雀鱔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積極采取行動總比坐視不管來的要強,最好還是讓它們哪里來的回哪里去吧。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e0730b15ec06c9a185f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