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二十不惑 2》前 32 集,我發現社畜不配擁有愛情就是個偽命題。
劇中四個女孩,在經歷過前二十多集的職場升級打怪煩心事后,一個個爭先恐后地桃花開。
大主播梁爽和相戀三年的男友和平分手后,漸漸發現曾經一同白手起家的蔣蘭州暗藏于心的感情,兩人在亦同事亦友的關系中越走越近。
富二代段家寶和自己帶過的藝人來了段姐弟戀,母胎 SOLO 的丁一煊和寵物醫生談戀愛,終于體會到了愛情的苦與甜。
標準社畜姜小果意外和高中同學齊頌成了同事。他既是竹馬又是天降,甚至暗戀了姜小果 10 年,小果 25 歲愿望清單里的百分百戀愛終于有望實現。

有趣的是,她們和戀愛對象最開始都是同事關系。
這點還蠻真實的。畢竟現在人們工作后社交圈子大多就固定了,除了工作,很少有其他途徑認識新的異性,沒有類似偶像劇一樣的抓馬相遇。
話說回來,雖然這些感情線足夠動人,但女孩們的職場戲才是我一開始的追劇動力。
各位朋友,請想象有這樣一份工作擺在你眼前:
上班八小時摸魚五小時,工作內容簡單且固定,薪水不高但穩定發放,五險一金雙休齊全。
相信不少人的回答會是:別動,放著我來。
《二十不惑 2》反其道而行之。李庚希飾演的羅艷,原本對未來一片茫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在家里的介紹下得到上述這份神仙工作,節奏輕松,內容又跟個人愛好沾邊。
工作三年后卻不再躺平,轉而辭職出國留學深造。

這段情節讓我想到此前一則熱帖《月薪 1 萬 8 但毫無意義的工作你愿意做嗎》。

那位網友的崗位是助理,每天的任務都是訂餐、約會議、處理快遞這種雜活,瑣碎又重復。
收入不錯,工作清閑,但缺乏含金量,得不到個人成長," 感覺長期下去快廢了 "。
羅艷的情況跟 TA 差不多,區別或許在于,她更像是不知道想要什么,但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然而實際情況是,她面臨著盤根錯節的人際關系,不借給領導車就被穿小鞋,工作中搞創新被批 " 不需要 "。
積壓的情緒一朝爆發,羅艷回顧畢業后渾渾噩噩的三年,就算她生性散漫,此刻也不愿接受那個原地踏步的自己。
對應到現實,則是年輕人收藏轉發各種上班摸魚指南的同時,又不愿止步于此,忍不住拼一拼,闖一闖。
無論是由于環境壓力,還是出于自我要求。
很多喊著躺平口號的年輕人,到底還是選擇了不躺平,凡事先干起來再說。

羅艷拋棄一成不變的生活,選擇出國留學,之后出場不多。劇情之外,她的人生還在繼續。
這季加入的丁一煊,和第一部的梁爽、姜小果、段家寶,組成了《二十不惑 2》的女孩群像。

新四姐妹家境不同,性格各異,相同點在于,沒一個人安于現狀。
想想也是,連上一部里自嘲 " 人貴在知難而退 " 的羅艷都不躺平了,更不用說 " 紅樓四子 " 里的其他人。
不過跟羅艷一樣,她們各有各的難題。
金融民工姜小果升職不易,攢錢買房的目標更是遙遙無期,別說是百分之十的戀愛了,就連百分之一的時間都擠不出來。
美妝博主梁爽奮斗成了大主播,然而和男友聚少離多,兩人關系屢次亮紅燈。
富二代段家寶開了家經紀公司,但這不是大小姐玩轉娛樂圈的爽文。
為了幫藝人爭取機會,她整天求爺爺告奶奶,還是經常被人半路截胡,追星時的快樂蕩然無存,個人問題也不見著落。
新角色丁一煊,出場身份是姜小果房東的女兒,有貓有房的深圳土著。

主業是寵物醫院的前臺,無 KPI 無加班無內卷,業余時間寫網文,收益可觀。
走出舒適圈的方式,是從種田文轉型現代甜寵言情。
全劇的歲月靜好都在她這條人物線上了,小丁的生活就像她的笑容一樣可愛。
非要說煩惱的話,就是母胎單身。

最接近廣大普通社畜的角色,是姜小果。
她既不像小房東丁一煊是本地人,也不像富二代段家寶有個財大氣粗的老爸,更不像主播梁爽那樣天生好皮囊。

論原生條件,姜小果是四位女孩中最一般的那一個。
家境一般,父母早早離了婚,母親邊打工邊獨自把她拉扯長大。
長相一般,頂多稱得上清秀,大學找實習時還因為不夠漂亮受到外貌歧視。
然而從小鎮拼到大城市的姑娘,最不缺的就是真本事和拼勁兒。

否則也進不了頭部投資公司,一卷就是三年。
前茫然少女羅艷羨慕她是投資精英,整天飛來飛去,跟各路成功人士打交道。
不過姜小果心里清楚,自己的生活看似高端,本質還是卑微打工人。
陪客戶在星級酒店吃飯,永遠負責點菜和買單。
合作環節插不進話,就算想積極表現一番,也會被上級不動聲色地擋回去。
每日起早貪黑,為老板過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奮斗,忙到無暇顧及個人感情。
合租的男生來約吃飯,姜小果難得有次少女懷春。
結果是男孩有了女朋友,打算搬出去住,特地請吃飯告訴她一聲。

比自作多情鬧烏龍更難過的是,由于合租室友搬走,自己要一人承擔全部房租。
生活壓力接踵而至,姜小果羨慕起了富二代段家寶。
她背負 30 年房貸才能在深圳周邊買套房,人家那個有錢老爹直接幫她開了公司。

富二代段家寶也有羨慕的人。身為老板卻不善管理的她,羨慕梁爽能夠白手起家混成當紅主播。
行事雷厲風行,下屬服服帖帖,事業乘風破浪 …… 面對爽姐,段家寶只能自愧不如。

年輕人剛進職場,很容易產生羨慕的情緒,對象可能是同事、同學以及好朋友。
羨慕別人身上有著自己缺乏的東西,殊不知自己也正被別人羨慕著。
《二十不惑 2》的閨蜜羨慕鏈,某種程度上還挺真實。

閨蜜混得比自己好,就算或多或少有點酸,大體上還是開心的。
真正難受的是,被本處于同一起跑線或者不如自己的人彎道超車。
在金融行業搬磚三年的姜小果,正為升職一事忙得焦頭爛額時,偶遇了一位前同事。
這位前同事,之前陷于自己二本出身而周圍都是名校畢業生的自卑之中。
能力不算突出,態度也不夠積極,要么做幫領導取外賣這種雜活,要么和同事聊八卦上班劃水。
還好后來跟著姜小果共同進步,當時兩人交情還不錯。
然而職場友誼的微妙之處在于,我不用非得混得比你好,但務必不能比你差。
好巧不巧,他倆的重逢就打破了這項社交原則。
就在她連首付還沒湊夠的時候,昔日同事已經躍升為有房一族。

剛好這時候愛畫餅的上司來暗示她有機會晉升高級經理。
姜小果正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干,為早日背上房貸的夢想而卷生卷死。
沒成想碰上了兩位勁敵。
一位是帶她進門的師父,離婚后打算殺回職場,跟姜小果競爭同一個崗位。

看她倆的職場戲時,我只能感慨一句:師父不愧是師父。
表面上大度平和,答應姜小果公平競爭,結果開會時搶先發言,讓后面的徒弟無話可說。
可憐姜小果前一天還念叨著師父給自己留機會,感激得不行。
另一位則是新角色齊頌,也是姜小果多年未見的發小。

跟暗藏殺機的師父不同,這位發小并未有意對姜小果造成任何威脅。
他倆更像職場中截然相反的兩種人,一個是卷王,一個是反卷王。
反卷王齊頌應該是現在年輕人最推崇的那類人:堅持按時下班,無事絕不加班,強調 "work life balance"。
至于姜小果,就她這股卷勁兒,擱網上應該會被各種窮追猛打。
印象最深的一場戲:
姜小果假意跟齊頌一起下班,兩人在寫字樓樓下分開。
瞅著對方走遠了,姜小果立刻轉身往公司跑,邊跑邊跟閨蜜講了句名言:
" 我們學霸都這樣,表面不努力,背后狂使勁兒啊!"
沒辦法,誰讓她一無所有,只能出賣自己的腦力和精力賺錢。

反卷王齊頌的故事固然美好。在國外邊讀書邊旅行,積累了豐富的打工創業經歷。
畢業后沒有直接工作,而是 gap 一年周游世界,好哥們開公司,他就隨心把錢都投了進去,實在瀟灑。
然而對我這種打工人而言,始終少點代入感。
反而是日常焦慮、精打細算、時刻緊繃著一根弦的姜小果,才更像大多數人為生活負重前行的樣子。

如今生活的不確定性愈來愈強,工作競爭前所未有的激烈。
不光是姜小果有危機感。
富二代段家寶,家中企業突發資金周轉的問題,靠著老爸資助的娛樂公司也難以為繼。
從老板降級為打工人,大手大腳放心花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如今兩百塊對她來說都是巨款,一杯奶茶都不舍得喝。
主播梁爽原本站在時代風口上,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沒想到被人惡意剪輯錄音并公之于眾,一時間人設崩塌,成了壓榨打工人的黑心老板。
口碑沒了,工作丟了,三年努力付之東流。
這種環境中,沒有誰能心安理得地完全躺平。


都說踏入社會后,就是一個人的奔波勞碌。
所幸姜小果她們是四個人,單打獨斗累了,就能抱團取暖。
段家寶從富二代變成負二代,開始打工賺錢,一進公司就頭頂 KPI 壓力。
還好主播梁爽及時相助,幫她牽線搭橋,搞定一筆訂單。

之前段家寶的娛樂公司即將倒閉,她精心籌備的藝人匯演眼看就要泡湯。
好閨蜜聽到了立刻出馬。
段家寶缺主持人,那工作狂姜小果不惜請假客串主持。
現場缺觀眾,主播梁爽二話不說讓助理帶著客戶捧場。
而梁爽面臨輿論危機時,姜小果她們自己忙得四腳朝天,也沒忘關心好友。
段家寶和客戶商談中聊到此事,為了維護梁爽,甚至跟客戶發生爭執。
資深社畜姜小果聽聞此事,驚道:乖乖,那可是你的客戶呀。
感慨完了立刻出謀劃策,教她如何體面挽回被自己得罪的甲方爸爸。

坦白講,我很難完全以旁觀者的角度看這部劇。
劇中女孩們和我年紀相仿,雖然自己的生活遠沒有那般戲劇化,但不少劇情還是能令人感同身受。
劇中有這樣一段臺詞,引發了不少觀眾的共鳴:
" 我們總要笨拙地去對抗這個復雜的世界,有時蒙冤,有時犯錯。
我們還要笨拙地去對抗自己復雜的情緒,有時沉默,有時退縮。"
真正工作了,才發現做個情緒穩定的人,真不容易。
職場中受氣尚且還能克服,忍一忍就過去了。
難的是如何控制這種負面情緒,避免無意間傷害自己的家人朋友。
姜小果和段家寶就爆發過一次爭吵。
前因是姜小果終于意識到領導此前暗示的升職,不過是掛在驢子面前的蘿卜。
她和發小齊頌千辛萬苦搞定的項目,被領導潦草叫停,成了讓位于他個人利益的棄子。
情急之下找人當面理論,反而被一通職場 PUA。

姜小果壓抑著心情回到家,看到買奶茶的段家寶,一時間情緒失控,開始指責她亂花錢。
兩位女孩吵得面紅耳赤,狼狽難堪。

不到 25 歲的年輕人,還沒修煉出凡事都能看得開的好心態。
哪怕是朋友,也會因為雞毛蒜皮吵翻天,過幾天又和好如初。
不得不說,各位主創真懂年輕人。
劇中很多諸如此類的真實細節,讓《二十不惑 2》交出了比前作更精彩的答卷。
在續集普遍拉垮的國產劇中,這點頗為難得。
豆瓣開分 8.1,口碑這塊立住了。

Netflix 先后收購一二季,上線東南亞及港澳臺、韓國等 14 個國家和地區,順利出海,進一步證明了該系列的品質。

《二十不惑 1》位于 Netflix 臺灣 top10 榜單
《二十不惑 2》并非毫無缺點,可是它拍出了四個有缺點但依舊可愛的女孩,以及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身上,積極美好和消極狼狽的完整兩面。
沖這一點,我愿意包容它的不完美,將其列入 " 暑期現代劇 top3"。
其實她們的問題,恰好是不少年輕人正在面臨或即將面臨的問題。
無論是像姜小果那樣,相信全力以赴這項工作準則;
還是像齊頌那種松弛和努力并重,堅持自由價最高。
都不失為一種選擇。
因為生活本就有多種模樣。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5fc5e8e9f09727154e3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