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王新喜
iPhone14 發(fā)布之前,關于該手機的各種配置與升級都被扒的七七八八,但是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卻不是所謂的衛(wèi)星通信以及 A16 芯片,而是不起眼的小創(chuàng)新—— " 靈動島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功能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與討論。
劉海屏本身是一個屏幕的設計缺陷,但蘋果用設計和交互,將其調整成一個藥丸的區(qū)域,將通知、交互、卡片、彈窗等一系列交互功能集中于此,靈動變化形態(tài),這就是 " 靈動島 " 的交互模式。
這個交互設計將藥丸屏的缺陷變成了亮點,給用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發(fā)布會之后,靈動島上了熱搜,朋友圈也被刷屏。靈動島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想為之買單與嘗鮮。
9 月 9 日當晚 iPhone 14 系列預售太火爆而導致蘋果官網和其他渠道幾乎全線崩潰,從不少消費者購買 iPhone14 系列的理由來看,許多消費者認為‘靈動島’的創(chuàng)新感覺好玩有趣,想體驗一下。
在近期,靈動島更引發(fā)了抄襲爭議。androidcentra 網站認為,iPhone 14 系列上至少有 5 個功能都是抄襲了安卓,至少也是借鑒了安卓廠商的靈感,包括靈動島、打孔前置鏡頭、常亮顯示、動態(tài)刷新率、車禍檢測在內的所謂新功能都是華為、LG 等安卓廠商玩過的。
問題來了,靈動島到底有沒有抄襲安卓廠商?
要回答這個問題,肯定需要對比兩者有何不同。我們知道,靈動島是蘋果為了彌補藥丸屏的缺陷而設計出來的一個 UI 交互,談不上大的創(chuàng)新,可以認為是一種趣味性的微創(chuàng)新。
我們知道,無論是劉海屏或者打孔屏,都是屏幕本身帶來的缺陷,無論是過去安卓廠商還是靈動島設計,其初衷都是為了遮蓋這個瑕疵,類似給傷疤紋身。
但從業(yè)內的觀察來看,包括三星、榮耀、華為、LG、魅族都曾經為了遮蓋屏幕瑕疵做了類似的設計。
典型的是 LG V20 手機,如下圖,其正面采用 LCD 屏幕,最上方還有一塊 " 第二屏 ",分辨率為 1040x 160,不僅可以開啟 Wi-Fi、藍牙等功能,還能完成音樂控制,開啟最近應用等操作。
但最終,這個設計并沒有獲得媒體及用戶們的青睞,因為本質上,LG 是加了一塊副屏,利用這塊副屏可以發(fā)展出更多的功能——切換應用、音樂播放器、手電筒等等,簡單來說,是多做了一個功能任務欄,在視覺觀感上非常粗糙,本質是一種硬件的延伸。

當然,類似榮耀 V20 以及魅族、華為 nova 系列,是圍繞在攝像頭周圍的解鎖動效,通知呼吸燈和環(huán)形電量等。榮耀 V20 基于左上角的單挖孔,通過前攝藥丸和 UI 聯(lián)動成一個實時通話時間的膠囊,在自拍時膠囊會顯示提醒 " 看這里 "。
安卓陣營在這方面均側重于輕提醒功能,沒有用戶的人機互動,僅僅是做了美化,補了漏洞,試圖掩蓋攝像模組的挖孔給人視覺層面帶來的觀感不適。
蘋果靈動島其實是一種打破常規(guī)的操作,它把系統(tǒng)里原有的通知體系,卡片,彈窗控件的公共規(guī)范全部刷新重制,靈動島將這個區(qū)域變成了一個伸縮性、彈性、動態(tài)、可變的動態(tài)圖標交互,它可以搭配不同 App 支持各種動效設計,支持第三方 APP,是一種軟硬件融合模式。
恰如有人說到,牛的不是靈動島的設計,牛的是蘋果能讓第三方軟件開發(fā)商適配靈動島的交互,這本身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軟硬件交互生態(tài)的閉環(huán)。而是通過動效進行反饋互動,強化了用戶和攝像模組周邊的交互操作," 靈動島 " 給人有創(chuàng)意的感覺就在于它不再基于屏幕瑕疵遮遮掩掩,而是喧賓奪主,反著來。
事實上,國產廠商一直在改劉海,本質都是一根筋的為了美觀而已,沒有交互邏輯層面的深入思考。但從蘋果的交互設計來看,它超脫了美觀修飾范疇,讓其變成了一個趣味化的創(chuàng)新亮點,放大了這個設計的交互樂趣——包括顯示專輯封面、放大 Face ID 認證圖標,勿擾模式消息、音樂卡片,倒計時等在內的諸多通知等,讓其喧賓奪主,在特定的場景中,成為了主角。
關于靈動島的設計,前兩天老羅還在吐槽,他表示,靈動島的功能確實非常聰明,但不得不說這個靈動島的功能也是建立在蘋果硬件太爛的基礎上開發(fā)出來的,倒逼 UI 設計師不得已憋出來的邪招,果粉嗨得莫名其妙。

羅永浩還表示,安卓在屏幕上已經搞過小黑點前攝、升降式攝像頭、屏下攝像頭等更好的解決方案,沒必要多此一舉。
但事實上,羅永浩并不清楚的是,iPhone 的 FaceTime 攝像頭和傳感器需要支持 Face ID 解鎖,需要支持 Center Stage 的人物居中,簡言之對 FaceTime 攝像頭的成像素質,以及對傳感器的 Face ID 安全性都有要求,屏下鏡頭,不一定能滿足這一點。
一塊黑色的遮罩以比鏡頭模組大的大小隨意變動,實現不同的交互,讓鏡頭的突兀感降低,這是其一,其二滿足了面容解鎖;其三,超越了給屏幕缺陷美容的核心目的,變成了一個創(chuàng)新亮點。
從這個意義來看," 靈動島 " 是個突破人們慣性思維,不僅僅是將通知功能換面,而是系統(tǒng)級的交互設計方案。可以看出,蘋果公司對軟件交互設計的層面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能力是安卓廠商所不具備的。
安卓廠商可能模仿不了 " 靈動島 " 了
當然,很多用戶認為是蘋果本身品牌的加持效應與放大效應以及果粉用戶對蘋果的盲目崇拜,但事實上,即便如今把它們重新放在一起對比,就能發(fā)現它們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畢竟,人都是有眼睛,有沒有抄襲,是騙不過人們的眼睛與直覺。承認別人優(yōu)秀,補齊自己的短板,才能進步。
如果廠商們真覺得自己有基于該功能做了精心設計,為避免被抄襲,完全可以申請專利保護,并大肆宣揚,一旦有其他廠商抄襲,都可以通過訴諸法律、對簿公堂來解決。
但從目前來看,似乎沒有廠商認為他們過去的此類設計是獨創(chuàng)性的功能亮點,也似乎并沒有廠商在該設計層面申請了相關專利,并將其列為重點推廣方向,反而是蘋果對 " 靈動島 " 的做了非常嚴密的保密與專利設計。比如說,蘋果為了保密 " 靈動島 " 只能在發(fā)布會上揭曉,商標的注冊地選擇在非洲國家牙買加——原因是牙買加規(guī)定注冊商標必須采用線下方式,且不會開放線上查詢庫,確保不會有人在發(fā)布會之前搶先泄密或提前申請專利保護,可見蘋果對該功能的重視程度。
靈動島適配大量 APP 動效設計其實是一種軟件生態(tài)層面的加持。安卓廠商過去的靜態(tài)圖標美化在這種動態(tài)交互面前——顯得非常無力。當然,你也可以說,安卓對打孔屏以及劉海屏的美化嘗試對蘋果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蘋果在此基礎上,更深入的做出了體驗與觀感與目的不一樣的東西。
如前所述,在靈動島出來之后,很多業(yè)內人士都已在預測,該功能將被安卓陣營大規(guī)模復制,一如當年的劉海屏。但事實上,該功能即便要復制,其難度非常之大,可以說幾乎很難呈現一模一樣的東西。這一方面的蘋果在牙買加提交了其 " 靈動島 " ( Dynamic Island ) 全球專利申請。
另一方面,不同于此前劉海屏只是硬件層面的設計, 靈動島是軟件動畫修飾硬件,相應 APP 能隨時應你所需,無縫呈現重要信息。這看起來簡單,但其實并不好好學——從目前來看,靈動島適配大量 APP 動效設計其實是一種軟件生態(tài)層面的加持,這是安卓廠商過去以及現在也不具備的。這是一種軟硬件設計方案,是一套標準化的系統(tǒng)交互規(guī)范體系,它與整個系統(tǒng)融為一體,需要 APP 開發(fā)者配合,也要給開發(fā)者足夠的接口做適配,這可不是廠商學的來的。
甚至我們可以暢想,未來開發(fā)者基于適配接口,可能還將圍繞靈動島做出更為驚艷的動畫設計。而安卓這邊,由于生態(tài)能力以及系統(tǒng)底層的 UI 設計權限與硬件規(guī)格標準能力存在差異,很難用一套規(guī)范來適配所有機器。
這意味著安卓廠商未來想模仿,可能也模仿不了了——這本身就充滿了諷刺意義。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fefe08e9f095d102ae7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