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王敏
編輯 | 向小園
" 發售前,今年要賺幾十萬;發售后,一天虧了幾十萬 ",這句話成了今年一些倒賣 iPhone 14 黃牛的心聲。
9 月 17 日," 黃牛訴苦蘋果 14 倒貼 100 元出 " 的話題引起了熱議,社交平臺上流傳的一張黃牛路邊擺攤賣 iPhone 14 的照片中,從黃牛的表情可以看出今年 iPhone 新機的行情。

圖源 / 社交平臺
黃牛沒有預料到,iPhone 14 系列的價格,跳水如此之快。" 這應該是價格跳水最快的蘋果手機了 ",有手機行業觀察者評價道。
9 月 16 日,iPhone 14 系列產品發售當日,短短一天內,黃牛們遭遇了滑鐵盧。過去幾年里,iPhone 數字系列的價格往往會破發。因此,很多黃牛把炒作的重點放在 Pro 系列兩款產品上。上午時,他們還會溢價兩三千 " 掃貨 "iPhone 14 Pro 和 Pro Max,到傍晚時,只能溢價兩三百,而且還只收特定機型,一天之內跳水數次。
截至 9 月 19 日傍晚,深燃從多位黃牛處了解到,iPhone 14 和預料中一樣,首銷即破發,黃牛的實際報價比官方價格低 100 元 -500 元之間,但沒想到 iPhone 14 Pro 很快也不再緊俏,只有 iPhone 14 Pro Max 的價格還算堅挺,能有一些溢價,但黃牛也只愿意加價兩三百收入。
為何 iPhone 14 系列價格跳水如此之快?他們認為,直接原因是,蘋果出現了大量提前發貨的情況,有些原本預計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發貨的,在首發當日就收到了現貨。另外,iPhone 14 系列產品的更新并不盡如人意,而手機市場遭遇寒冬,消費者們紛紛捂緊錢包,花錢越來越理性。
曾經,iPhone 手機就如同理財產品,搶到就是賺到,黃牛們靠著蘋果手機首發期,能夠賺得盆滿缽滿,但現如今,黃牛們靠蘋果手機發財的時代逐漸過去。手機市場寒冬凜冽,破發的 iPhone 14 背后,寒意也在襲向蘋果。

iPhone 14 倒貼才能出手,黃牛慌了
"iPhone 14 發售當日,我們公司各種機型都有入,總共入了三百多臺,結果一天虧了幾十萬。" 華強北的職業黃牛羅文對深燃說道。
早上,華強北的黃牛們還在瘋狂的加價掃貨,其中 iPhone 14 Pro 溢價能高達近兩千 ,iPhone 14 Pro Max 溢價能高達三千。但行情隨時在變動,中午時,黃牛們就發現了風向的變化,掃貨價格大幅下跌。到下午 2 點時,羅文就開始感慨:" 太慘了,崩盤了 ",還勸朋友圈的同行們把手里的貨,能出的趕緊出。
黃牛們慌了。行情動蕩之下,一些用戶甚至反向高價 " 收割 " 了黃牛。一位用戶稱,自己發售日早上將兩臺 Pro 系列分別相較原價加價 1800 元出掉,到次日下午相較原價加價 100 元買回來,最后還凈賺了 3400 元。
以前是黃牛搶手機高價售出,現如今反而用戶搶到手機后高價賣給了黃牛。有一些人預購成功后,首發當日到線下門店提到貨之后直接高價賣出,如果無法賣出,還可以直接退回。但黃牛們通過各種渠道囤起 iPhone 手機后,賣不出去,就只好砸在手里了。總之,黃牛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相較去年,今年 Pro 系列價格跳水比較快。" 蘋果專賣店店主黃燦對深燃表示。在他的印象中,去年,大概發售四五天之后,Pro 系列價格才開始跳水,但今年,首發日就跳了兩三次。
9 月 17 日,發售第二天,急于出手的黃牛們,就擺攤賣起了 iPhone 14。擺攤賣蘋果手機的視頻,也很快在互聯網上火了起來。在這些擺攤的短視頻里,博主們紛紛表示 " 蘋果今年形勢不妙啊 "、" 虧錢就虧一兩萬,賺錢只賺一兩百 "。

黃牛擺地攤賣 iPhone 14
圖源 / 社交平臺
據錢江晚報報道,9 月 17 日,一位 " 黃牛 " 訴苦,他發售當天加價 1800 元收的 iPhone 14 Pro Max,第二天只加價 600 元賣出去了。另一位自稱孫哥的 " 黃牛 " 表示,iPhone 14 虧 100 元倒貼出,iPhone 14 Pro 加價 300 元,1T 的金色、白色 iPhone 14 Pro Max 加價 500 元,黑色和暗紫色加價 600 元。" 前幾年一部手機賺五六千,現在你敢留過夜就等著虧本。"
有人調侃黃牛黨們這一天的狀態是 " 上午,加價 2000 元不賣;中午,加價 1500 元不賣,下午,加價 800 元不賣;傍晚,加價 300 元不賣;深夜,加點吧,加 50 塊也行 "。
截至 9 月 19 日下午,羅文還在虧本賣,相較預想中的大干一場,氣勢明顯弱了下去。" 今年的行情太慘了 ",他自稱是 " 低價甩賣 ",發售第一天高價收回來的手機,目前只能虧本賣了。至于以后還會不會這樣大張旗鼓的當蘋果黃牛,他已經開始萌生退意。
除了 " 倒賣 "iPhone 14 賠了之外,今年,很多黃牛們還被易聯購這個平臺給坑了一把。
據 @小莉幫忙 微博,9 月 14 日,自稱做手機銷售的小康前來求助,他表示,前幾天,自己在易聯購小程序上搶購了十幾臺蘋果手機,一共支付了 158000 元,但對方一直不發貨,客服也不回復,和他同樣情況的還有很多朋友。根據注冊地址,他查到這家公司在重慶,小康也托朋友去現場核實,發現該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一位有類似經歷的用戶告訴深燃,自己在 8 月底時從易聯購平臺訂購了 iPhone 13 后正常收到貨了,但在 9 月 9 日 iPhone 14 發布之后,自己又訂購了 4 臺 iPhone 13 系列產品和 4 臺 iPhone 14 系列產品,卻都沒有發貨,6 萬多的錢款也要不回來,目前已經報警。

網傳易聯購跑路公告,優樂購機負責人對媒體稱 " 這是假的 "
網友們反映稱,易聯購是在正常運營了一個多月,做大用戶池后,趕在 iPhone 14 發售這一波,卷款跑路了。
慘淡的行情加上囂張的騙子,今年成了黃牛被坑的最慘的一年。

為什么 iPhone 14 成為 " 屠牛刺客 "?
黃牛暴賺的時代正在過去。
回想起 2010 年,蘋果的封神之作 iPhone 4 發布的時候,黃牛們就已經開始像炒期貨一樣炒手機,通過判斷未來的價格漲勢囤貨、出貨。當時,原價四五千元的一部手機,價格直接翻倍,炒到上萬元的情況也不少見,黃牛炒作熱門手機機型,靠著一個機型賺上十幾萬都不在話下。
近幾年,雖然 iPhone 不似以往 " 一機難求 ",在過了首發期之后,市場貨源越來越充足,溢價便會漸漸消失,但依然有很多人不愿意排隊,希望產品一經發售,自己就能用上新品,也愿意為了喜歡的配色、偏好的內存容量而承擔溢價,因此,黃牛一直活得不錯。去年,還有黃牛靠著 iPhone 13 系列產品,兩個月賺了 30 多萬。
但沒想到,iPhone 14 這一波,很多黃牛栽了個大跟頭。iPhone 14 發售當天的凌晨,羅文還在和同行交流,去年靠 iPhone 13 系列賺了十幾萬,結果沒想到 iPhone 14 讓他血虧。
黃牛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羅文認為,最接的原因是,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現貨。很多用戶預訂的 iPhone 14 系列產品,提前發貨了一到兩周," 本來是一個月到貨的,首發那天也到了 "。在他看來,黃牛今年被蘋果擺了一道。
社交平臺上," 蘋果提前發貨 " 也成了 iPhone 14 相關話題中的熱門話題之一。有用戶表示,自己原本在 9 月 22 日 -27 日才預計能發貨的 iPhone 14 Pro,結果在 9 月 17 日一早就收到了。還有用戶發現,自己去線下店,直接就能 " 撿漏 " 買到 iPhone 14 現貨。
有分析認為,蘋果的產能優化,導致市場上能夠出現大量現貨,留給蘋果黃牛賺錢差價的時間越來越短。
產品升級無法達到用戶預期,也影響著用戶對這屆 iPhone 的熱情。早在蘋果發布會當日,用戶們就已經發現,今年的 iPhone 產品更新并不太明顯。最為顯著的變化是,數字系列和 Pro 系列的產品性能上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資深產品經理判官認為,iPhone 數字產品線的用戶,和 Pro、Pro Max 產品線的用戶群體,已經不是一群人了。前者的需求是," 我要買個 iPhone";而后者的需求是," 我要買個照相攝像好的手機 "。

蘋果官網靈動島 VS 用戶使用靈動島
數字系列的升級沒有吸引力,Pro 系列的升級也不盡如人意。就連當時最讓用戶驚喜的靈動島,發布前和發布后,也被調侃是賣家秀和買家秀,成為了一大槽點。發布會上十分流暢的靈動島,用戶到手后才發現,靈動島并不是狀態欄,而且和微信、騰訊視頻等很多軟件并不適配。很多用戶吐槽," 靈動島才是最大屠牛場 "。
此外,2022 年,疫情反復,經濟下行,用戶對于加價購買手機變得更加理性。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用戶平均換機周期為 28-31 個月,用戶們的換機動力正在下降。一位每年都關注蘋果發布會,且在 iPhone XR 發布前每年都會換手機的用戶,在 iPhone 14 發布后連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我為什么想買 "、" 現在的手機是不是還能用 "、" 換一次新機是否很輕松 "。
在仔細思考后,她發現,自己換機其實只是為了新鮮感,iPhone 14 更新后,在續航、像素、芯片、內存方面的提升,對于當前的自己而言,只是錦上添花,這筆數千元的開銷,雖然能承擔得起,但還是舍不得。綜合考慮后,她放棄了這次換機。

寒意,襲向蘋果?
iPhone 14 發布后,預售是十分火爆的。開放預約之后,據 Apple Insider 報道,中國市場對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的高需求,導致蘋果服務器崩潰,消費者在 24 小時內預訂了 200 多萬臺。
中信證券最近一份研報表示,對今年 iPhone 14 系列的銷量持樂觀態度。預計蘋果 2022 年全球出貨量為 2.3 億臺,2022 年 iPhone 14 系列銷量約 8350 萬臺。iPhone 14 系列四款機型中,今年 iPhone 14 Pro 系列兩款機型,相較數字系列顯然更受用戶青睞。
不過,今年蘋果調整產品策略,拉大標準版和 Pro 版產品性能差距,想要以標準版為入門產品,也正謹慎地觀測著市場的反饋。
2022 年,手機行業正處寒冬,無論全球還是中國市場,第一、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都在下滑。今年上半年,各大手機廠商紛紛削減訂單。中國信通院最近更新的 7 月國內手機市場報告顯示,出貨量為 1990.8 萬部,同比下降 30.6%。
市場寒冬之下,蘋果手機店店主們也感受到了寒意。黃燦提到,用戶們都開始講究精打細算,發售至今,他的店里,iPhone 14 系列的同比銷量,相較去年 iPhone 13 發售后的同一時期,整體銷量有所下滑。" 原本財大氣粗的客戶,現在都紛紛打起了算盤,以前可以讓我賺錢,但今年就在考慮怎么買才能劃算,老板們都在等降價 "。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認為,蘋果今年針對標準機型的產品區隔策略失敗了。
他發布的 iPhone14 線下預購調查顯示,蘋果高端產品的預購在初期更受歡迎,在中國地區,iPhone 14 Pro 系列訂單量占比約為 85%,iPhone14 Plus 僅僅約為 5%。iPhone 14 Plus 這一新產品預購結果明顯低于預期。
他還指出,目前尚不清楚蘋果是否會提高 Pro 機型的出貨預測,蘋果將視 Pro 機型的強勁需求在經濟衰退期間能持續多久來做出決定。但 Phone 14 和 14 Plus 砍單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伴隨著技術創新陷入瓶頸期,手機廠商們的競爭,已經不再是科技的軍備賽,而是一門真正的生意,而且是一場零和博弈。
當產品本身無法促使用戶產生消費沖動時,用戶們也很難持續買單。優化產品組合,拿不靈動的靈動島當亮點,蘋果的產品更新似乎也黔驢技窮了。就連很多資深果粉們也認為,現在的蘋果手機沒必要追新款,手上的什么時候用廢了什么時候換新的就可以。
潮電智庫董事長孫燕飚曾對深燃表示,iPhone 14 的熱銷周期或將維持 5 個月左右,蘋果在中國市場上再現去年 iPhone 13 的高光并不容易。
不過,iPhone 14 已經擺了黃牛一道,至于出貨量究竟如何,能否堅挺,是 " 真香 " 還是 " 爛尾 ",就等蘋果三季度的財報了。
* 題圖來源于蘋果官網。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羅文、黃燦為化名。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9190c8e9f093afe1cb8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