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電影,又叫音樂片。是以音樂家傳記或虛構的音樂作故事題材的故事片。
傳記類如《尋找小糖人》,故事類如《愛樂之城》。
雖然這一題材冷門而小眾,但隨著佳作的口碑效應,加上近年來勁歌金曲的 IP 影視化熱潮,音樂片在電影市場還是牢牢地吸引著一波 " 死忠粉 "。
今天,小妹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一部豆瓣 8.5 的音樂新片——
《倒數時刻》Tick, Tick…Boom!

喬納森 · 拉森,這個名字對如今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頗為陌生。
但對于音樂和音樂劇來說,卻是一個不容或缺的存在。
他創作的《吉屋出租》融合了搖滾、爵士等多種風格,被稱為 " 重新定義百老匯的里程碑式作品 ",影響了一代美國人。

作品在百老匯連續演出 12 年,獲得 4 座托尼獎、6 項戲劇協會獎,以及數不勝數的其他音樂劇獎項。
因此,喬納森 · 拉森也收獲了不少粉絲,包括本片的導演、音樂劇《漢密爾頓》的主演兼編劇林 - 曼努爾 · 米蘭達。

下面就讓我們跟著米蘭達的視角,走進這位改變了音樂劇歷史的傳奇人物的傳奇一生。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那么幾個重要時刻。
每當這個時刻到來前,我們都會鄭重而期待的在內心開始倒數。
喬納森 · 拉森也不例外。
那時候,他還沒有創作出享譽全球的《吉屋出租》。

在他眼里最重要的時刻就是30 歲的到來以及音樂劇《傲慢》的首次公映。
隨著 30 歲的逼近,喬納森腦海中一直傳來定時炸彈一般的滴答聲。
因為他的父母在 30 歲就已經有兩個小孩了;
他的偶像史蒂芬 · 桑德海姆 27 歲就在百老匯推出了第一場秀。

都說人到中年,三十而立。
可喬納森卻無房無車無存款,住在破舊的公寓里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
桌子上是一拖再拖的電費欠款單。
為了維系夢想,在快餐店一干就是五年。
因而,他充滿了焦慮,愈加想要寫出一部一舉成名的曠世佳作。

手上的《傲慢》更是前前后后寫寫改改,創作了整整 8 年。
在這期間,喬納森的發小放棄了演員夢想,轉而投奔廣告行業,買了豪車、住上了高級公寓。
他的女友也收獲了一份優渥的工作,希望他能跟自己一起搬離紐約。
彼時的喬納森就是一個典型的落魄藝術家形象,面臨愛情與面包、月亮與六便士之間的抉擇。

他深愛女友,但卻沒法離開紐約這座承載著夢想的大都市。
他也不是沒有向現實低頭過,比如為了七十幾塊錢的報酬,答應發小接下廣告公司的兼職,為產品策劃品牌名稱。
一入座,喬納森就憑借過人的想象力和優美的詞句驚艷四座。

就在他打算把這個兼職繼續做下去以便解決溫飽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自己為之而策劃的產品竟然是一款具有巨大副作用的藥品。
喬納森無法接受,于是故意激怒負責人,失去了兼職機會。
為此,喬納森跟發小大吵一架:

你指責我過于理想主義,非得跟錢過不去。
我指責你眼里只有錢,昧著良心。
總之,在眾多的困難、挫折和挑戰中,喬納森依然選擇了堅守本心。
有時甚至到了癡狂的地步——
朋友性命攸關躺在醫院,他卻為著即將到來的演出忙碌而沒有抽身;

跟女朋友發生爭執,自己卻在擁抱和好時不自覺地用手指在對方背上敲打,立馬想把此事寫進歌里。
思慮再三沒有靈感外出游泳時,在泳池看到了滿地跳動的音符。
就這樣,喬納森終于在最后一個禮拜為劇本里最重要的第二幕填補上了此前缺失的關鍵性的一首歌。

隨即,公演來到。
演出獲得了滿堂彩,以及偶像桑德海姆的肯定,無數的好評蜂擁而至。
喬納森一戰成名,走上人生巔峰了嗎?
并沒有。
閱歷無數的經紀人告訴他,作品過于文藝,沒有制作人愿意投錢將其搬上百老匯。
冰冷的現實讓喬納森一蹶不振,覺得自己浪費了時間,浪費了生命。

末了,經紀人勸他繼續創作,并期待哪天有作品可以被真正被認可。
喬納森瞬間跌入谷底。
就在他消極、頹廢至極之時,發小告訴他自己得了艾滋病,面臨真正的時間問題。
在經紀人和發小的雙重影響,喬納森咬牙繼續創作。

5 年后,他終于寫出了讓他蜚聲全球的《吉屋出租》。
可戲劇性的是,喬納森未能見到自己的成功。
在該劇第一次在百老匯首演的前夜,喬納森因大動脈瘤破裂去世,年僅 35 歲。
他的猝逝也給《吉屋出租》蒙上了一層天然的傳奇色彩。

至此,電影的另一層更為深刻的含義也被帶出。
" 倒數時刻 " 不僅是喬納森 30 歲和作品公演的倒計時,還是他生命終結的倒計時。
雖然牽涉到死亡,但本片并沒有拍得很消極,沒有死期將至的沉重和哀傷。
相反,導演用飛揚的影像和流暢的剪輯,為觀眾呈現了喬納森無與倫比的創作力。

作為一部音樂劇,《倒數時刻》里音樂唱段的尺度把握得剛剛好。
不僅助推劇情,承擔著敘事的作用,有時候還產生了一些蒙太奇的特效。
完全沒有一般音樂片里不必要的 " 一言不合就歌舞 "。
在創作方式上,電影也沒有俗套的 " 落魄 + 低谷 + 努力 + 成功 " 范式。

而是聚焦到生活的細枝末節,認真地呈現喬納森的、窘迫、不安和失敗。
這對于普羅大眾來說,更為共情,也更具有現實意義。
我們每個人都有像喬納森一樣,被無形的倒計時困擾過(著)。
向現實妥協,還是堅持自我,兩條路都沒有錯。

只要期間我們都勇敢地努力、認真地思考、清醒地面對過。
小妹特別喜歡喬納森在陷入創作瓶頸時,發小對他說的一句話:
你是要受到恐懼的牽引,還是聽從熱愛的引領?
失意時,不妨想想此句。
插播一條重要消息:鐺鐺鐺鐺 ~ 看過來,為你推薦一個寶藏視頻賬號 ↓↓↓ 真實故事館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6032cb15ec03d4c0f4b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