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 iPhone 對于整個手機行業的影響,可能許多朋友都會想起一個說法,那就是 iPhone " 重新定義了手機 "。
但乍看之下,這個說法其實并不嚴謹。因為蘋果既不是首個使用電容屏 + 全觸控交互界面的廠商,初代 iPhone 實際上也并非是一款特別成功的產品。事實上,其當時不光沒有應用商店、不是智能手機、許多細節方面的功能都顯得很簡陋和欠考慮,甚至就連銷量也遠不及當時的諾基亞旗艦產品。

但大家都知道,隨著后續 iPhone 3GS、iPhone 4 的大獲成功,電容屏、全觸控界面、應用商店生態,甚至是類似 " 視網膜屏幕 "、" 藍寶石玻璃 "、" 壓力觸控 " 這些產品設計思路和技術,的確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友商的產品,并改變了整個行業的產品形態、甚至可以說帶動了整個產業鏈 " 跟著 iPhone 的節奏走 "。所以如果是從這一點來看,說蘋果、iPhone" 重新了定義手機 ",其實又確實是沒有太大毛病的。

正因如此,當時間來到 2022 年 9 月底,我們三易生活看到有一家 " 老牌 " 廠商在宣傳他們的新品時,不僅直接引用了蘋果當年經典的 "1984" 廣告片,而且在相關報道中甚至還喊出了 " 重新定義手機 " 的口號時,也很快就吸引了我們的關注。
全球首款?確定沒有搞錯嗎
這是一款什么手機?簡單來說,它源自 " 歐洲奢侈品手機品牌 "VERTU,產品型號是 "METAVERTU"。當然最重要的是,它還有個身份,就是其自稱的 " 全球首款 WEB3 手機 "。
請注意,我們加了 " 自稱 " 這個定語。一方面是出于謹慎,因為廠家確實在宣傳文案中將這款機型如此稱呼。但另一方面,在通過了簡單的搜索后我們發現,"METAVERTU" 的這個 " 全球首款 ",卻未必屬實。

比如說早在今年 6 月,一家名為 Solana 的公司就發布了一款名為 "Saga" 的智能手機產品,并內置了一系列與區塊鏈、WEB3 相關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自帶加密功能的 USB 數據線、內置的區塊鏈錢包、基于區塊鏈開發的支付功能,以及專門提供 dAPP(分布式 APP)的特殊應用商店等等。事實上,Solana 方面當時就將 Saga 稱為 " 全球首款 WEB3 手機 ",這可比 VERTU 至少早了三個月。
當然,從發售時間來看,Saga 雖然已經造出了幾臺展示機,但大批量開售還要等到 2023 年第一季度。所以這是否意味著,"METAVERTU" 會是實際上最早開賣的 WEB3 手機呢?

其實也不是。因為同樣是在今年 6 月,曾經的手機行業巨頭 HTC 也推出了一款名為 "Desire 22 Pro" 的新品。雖然這臺機型在發售時打出的旗號是 " 第一款元宇宙(metaverse)手機 ",但其在功能層面同樣包含了區塊鏈加密錢包等非常典型的 WEB3 應用,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算作是 "WEB3 手機 ",而且發布和實際上市的時間顯然都比 VERTU 的這款新品更早。

以為這就結束了?顯然并沒有。此前在今年 7 月,以太坊擴展平臺 Polygon 就曾與 Nothing 方面宣布達成合作關系。據悉,雙方將為 Nothing Phone 1 適配 Polygon ID 服務,同時使其能夠安裝和使用一系列 WEB3 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區塊鏈的身份驗證機制、加密貨幣錢包、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等。從這一點來說,Nothing Phone 1 很快就可以通過系統、軟件更新," 變成 " 一款 WEB3 手機。考慮到這款機型的名氣和銷量,Nothing Phone 1 的 "WEB3" 之路,大概率會比 VERTU 的這款新機走得更快。
啥是 WEB3 手機?其實它并不神奇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都已經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還沒有解釋到底什么是 "WEB3 手機 "。
其實,這個事本身就比較玄乎。有關注互聯網行業資訊的朋友可能知道,所謂的 "WEB3",其實是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Gavin Wood 在 2014 年提出的一個概念。

按照相關的說法,WEB3 的最大特征是 " 去中心化 ",強調用戶(而非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賬號和虛擬財產屬于用戶自己,且不隨公司的運營狀況而變動、同時有著極強的隱私保護能力。

擺脫互聯網公司的 " 服務器霸權 ",WEB3 的口號雖然很好聽、但實際上卻未必美好
乍看之下,這似乎還挺不錯。但為了能夠 " 實現 " 這個構想,WEB3 的倡導者大肆吹捧加密貨幣、NFT 在未來互聯網服務中的價值。比如他們聲稱,如果一個網絡游戲將其所有的道具都化為 NFT,那么即便游戲本身關服,用戶依然可以擁有和出售這些 NFT 來 " 保障自己的利益 "。當然,他們并不會告訴你,這些被打上了 " 唯一所有權 " 的數字符號、圖像或代碼,到底能夠換來多少真金白銀。

事實上早在 2007 年 8 月,當時任 Google 首席執行官埃里克 · 施密特在出席首爾數字論壇時,就曾被與會者問及 " 什么是 WEB3"。而施密特的回答,則可以說相當直白且諷刺。當時他表示,"Web 2.0 只是一個營銷概念,而你剛才正好發明了 WEB3 這個營銷概念 "。

沒錯,如果說能夠存儲加密貨幣、能進行 NFT 交易,預裝幾個所謂的 "WEB3 平臺 " 就能被算作是 "WEB3 手機 " 的話,那么早在 2018 年,HTC 就已經推出了具備這些功能的 Exodus 1。而在同年,聯想更是將帶有加密貨幣存儲、甚至是 " 挖礦 " 功能的 " 粒子錢包 "APP,預裝到了當時幾乎所有的聯想手機上。
從這一點來說,WEB3 手機其實早在 2018 年就已出現、并且正式上市了。但它們也并沒有在市場中掀起什么波瀾,更沒能對相應手機廠商業績帶來過多少的正面影響。
奢侈品品牌?如今的 VERTU 早已不是當年的 VERTU
不難看出,盡管 VERTU 這個 " 全球首款 WEB3 手機 " 尚未發布,但它其實既不是 " 全球首款 ",其 "WEB3 手機 " 的身份也并沒有什么神秘光環。充其量頂多就是硬件上可能加了什么加密芯片,軟件上預裝了一些錢包 APP 之類的東西,再配上 "META(元宇宙)" 的產品前綴,以及 VERTU 這個知名奢侈品手機的名號,就堂而皇之地出來吆喝了。
可問題在于,即便是如今的 VERTU 品牌本身,其實也早就未必有曾經那般的 " 信仰 " 了。

VERTU 是什么?20 年前,VERTU 是由時任諾基亞設計總監 Frank Nuovo 打造的奢侈品手機品牌。彼時 VERTU" 背靠 " 諾基亞的成熟產品線,再加上了自身手工打造、外觀吸睛、材質也足夠昂貴的機身,的確一度曾成為名媛闊少們追捧的對象。
然而大家要知道,隨著諾基亞手機業務的沒落,早在 2012 年 VERTU 就已經被出售給了第三方私募基金,成為了資本手中待價而沽的籌碼。

2015 年,VERTU 被一家香港公司全資收購。2017 年在經歷了一系列官司糾紛后,其海外業務又與國內業務 " 分道揚鑣 ",分別被一家土耳其公司和一家香港企業把持。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早前的諾基亞時代,VERTU 手機基本全系都是基于諾基亞手機 " 換殼 ",雖然沒啥自研的技術,但好歹底子上還算是國際一線大廠的品質。

曾經諾基亞時代的 VERTU,連大樓都早就被拆平了
可如今的 VERTU 呢?看看早已被夷為平地的(原)VERTU 英國總部,再看看那個與國內某小眾品牌 " 撞臉 " 的折疊屏機型,我們其實又不由得感到釋然了。

畢竟無論是曾經的 VERTU,還是現在一邊賣著電子霧化器、一邊蹭著 " 元宇宙 "、"WEB3" 熱度的 VERTU,都坑不到咱們這些普通人頭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6e9758e9f0911ff7d3f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