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 10 月 2 日 17 時 15 分,2022 國慶檔 ( 10 月 1 日 -10 月 7 日 ) 總票房(含預售)突破 5 億。其中,首日票房為 2.66 億,總場次 44.2 萬場,觀影總人次 639 萬。
今年國慶檔共有七部新片上映,主旋律題材影片和動畫電影分別有 4 部和 3 部。9 月 30 日上映的《萬里歸途》與其他新片票房斷層,截至發稿,《萬里歸途》票房已破 4 億元,而新片票房第二和第三的《平凡英雄》和《鋼鐵意志》則分別為 6380 萬和 2931 萬。
國慶檔的動畫電影多為 IP 續集,主要面向親子檔。《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5: 我的外星朋友》領先《我是霸王龍》和《新灰姑娘 2》,票房破千萬。
相較去年,今年國慶觀影需求低迷。2021 年國慶檔首日票房為 6.3 億元,總出票超 1300 萬張。而今年在總場次超過去年 8 萬場的情況下,10 月 1 日票房不及去年一半,觀影人次和上座率遠不及去年。
今年國慶檔《萬里征途》一枝獨秀,承載了大部分的觀影需求。5 億票房中,《萬里歸途》占去 3.31 億,國慶檔 66.2% 的觀眾選擇觀看這部主旋律題材影片。其他新片票房分散,票房最高的《平凡英雄》在總票房的占比僅 11%,原本預售票房破 3000 萬的《長空之王》則臨時撤檔。而去年國慶檔《長津湖》雖一枝獨秀,《我和我的父輩》仍拿到了 14.77 億票房,相比之下,今年國慶檔更加顯得缺乏有力的第二梯隊新片支撐。
此外,2022 年國慶檔發行端相比往年十分特殊。新片在映前一周極限定檔,9 月 30 日上映影片均在 23 日左右才傳出確切檔期消息,10 月 3 日即將上映的《搜救》甚至在 27 日才定下上映日期。極限定檔引發的連鎖結果是極限宣發,影片營銷周期被高度壓縮,定檔次日即開啟預售。
預熱時間不足導致影片未展現足夠吸引力和號召力,預售和最終票房可能受到影響。比如 9 月 23 日定檔的《平凡英雄》,過去一周內預告、花絮、主題曲 MV、首映禮緊鑼密鼓,每天都有新的物料發布,但燈塔專業版累計想看人數僅 2 萬,營銷轉化效果平平。
第二梯隊新片缺位下,暑期檔和中秋檔影片在國慶期間仍表現出較強的票房續航能力。9 月 9 日中秋檔上映的《哥,你好》擠進票房前三甲,截至票房破 5 億,《哥,你好》國慶檔 2567 萬的成績超過 5 部新片。《新神榜:楊戩》《獨行月球》兩部暑期檔影片,也分別在上映 45 天和 66 天后,仍領先部分新片沖入今日票房前七。此外,這三部影片相比新片保持較高上座率,其中《新神榜:楊戩》今天的上座率達 12.3%,僅次于《萬里歸途》。
舊檔期電影在新檔期表現相對強勁,并不完全是好事。一方面,這表明國慶檔新片在類型和題材上有所欠缺,選擇受限;另一方面也表明經過較長時間口碑發酵、評分穩定的舊檔期電影對觀眾而言是更穩妥的選擇,印證了極限宣發確實不利于新片形成票房號召力。
展望整個國慶檔,《萬里歸途》的領頭羊地位將很難撼動。據貓眼專業版預測,該片的總票房有望突破 16 億,或將超過《奇跡 · 笨小孩》進入 2022 年電影票房總榜前五。然而寄希望于《萬里歸途》以一己之力拉動國慶票房仍希望渺茫。《萬里歸途》不是《長津湖》,16 億的預測票房只是《長津湖》總票房的一半,以首日 2.66 億對比去年日均 6 億的成績來看,今年國慶檔票房大概率難超越去年,或將回到 2018 年的票房水平。
但即將在 3 日上映的《搜救》或許將為票房格局帶來一些變動。從目前發布的預告來看,這部影片有親情和災難等商業元素,或許能給觀眾一些主旋律和動畫之外的新觀影選擇。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a59148e9f096d9d232f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