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 14 搭載的車禍檢測功能界面
2022 年 9 月 9 日,蘋果推出了全新的智能手機 iPhone 14 系列,新品搭載的車禍檢測功能,引起了人們普遍關注。據蘋果官網介紹,新 iPhone 搭載的車禍檢測功能可以監測到嚴重的汽車撞擊,在用戶失去意識或者無法觸及 iPhone 時自動撥打緊急電話。
10 月 2 日,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發生嚴重車禍,車內 6 名乘客遇難,警方表示車禍信息是由一部 iPhone 自動報告的。另據美國《紐約郵報》報道,俄亥俄州游樂園一位游客乘坐過山車時,她的 iPhone 14 手機誤判為用戶發生了車禍,并自動撥打了報警電話并向警方傳送了她的位置,這已經是近期當地第 6 次出現這種誤報警情況。
目前來看,iPhone 車禍檢測的功能已經成功被驗證有效,但可靠程度并非理想。因此蘋果曾聲明,但該功能無法檢測到所有車禍,并非萬無一失。
傳感器的升級
蘋果的車禍檢測功能,主要判別的條件是手機感知到極大的加速度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最大的加速度變化,往往就是發生車禍的時刻。
2003 年車手 Kenny Brack 在德克薩斯的一次比賽中遭遇重大事故險些喪命,在這次事故中記錄的 g 值達到了 214g,這是目前已知人類能夠存活所記錄的最大 g 值。

iPhone 14 所搭載的傳感器,來自蘋果官網
目前來看,配備了可以檢測 256g 的全新雙核加速感應器和高動態范圍的陀螺儀,是 iPhone 14 能夠實現車禍檢測的關鍵。
現代電子陀螺儀主要采用 MEMS(微機電)陀螺儀,MEMS 陀螺儀利用科里奧利力,將旋轉物體的角速度轉換成與角速度成正比直流電壓信號,從而獲得加速度等數據。

紅圈部分為 iPhone 14 所搭載的 Bosch 加速度傳感器,圖源 iFixit
在此之前,智能手機所搭載的往往是 ±8g 以內的小量程加速度傳感器,而 iPhone14 上搭載的 256g 加速度傳感器,已經達到了傳統意義上車規級用于偵測碰撞的范疇。與此同時,這枚傳感器還要實現在手機上 24 小時待命的低功耗。
更多的感知維度
目前來看,在大量程的基礎上,iPhone 所搭載的加速度計 / 陀螺儀可以實現全天候低功耗運行,是 iPhone 能夠實現車禍檢測功能的關鍵。畢竟對于智能手機而言,功耗和續航將會決定很大程度上的體驗。隨著制造工藝的不斷進步,電子元器件的功耗正在不斷降低,這給了電子設備更多基于全天候檢測實現功能的可能。
除此之外,iPhone 還需要整合更多的傳感器數據,實現對于場景的準確判斷。根據蘋果官網顯示,iPhone 14 可以基于氣壓計檢測車廂內部氣壓的變化、通過 GPS 輔助檢測運動速度、 并通過麥克風獲得實時的噪聲水平,配合蘋果的自研算法得到最終的結果。
此前蘋果官方表示,車禍檢測功能上線之前,蘋果自主設計的運動算法經過了超過一百萬小時的真實世界駕駛和碰撞記錄數據的訓練。這也就意味,隨著更多人購買并使用 iPhone 14,該功能有著繼續提升的可能。
目前來看,全天候監測、多個傳感器協作、自主學習的算法組合在一起,可以實現類似乘法的疊加效應,給電子設備帶來更多的可能。

以上這些改變,最有可能率先應用于健康領域,在不遠的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手環、兒童手表、老年手環等可穿戴設備支持類似的功能。
事實上,早在 Apple Watch Series 4 上,蘋果就給出了同樣基于加速度傳感器監測的摔倒檢測功能,不過因為只應用于 55 歲以上的老人,并未獲得廣泛的傳播。目前看來,車禍檢測應該是這一功能的延續,并將獲得更大范圍的關注和效仿。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4904268e9f091beb3978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