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三體》更火的國產科幻了。
原著銷量超兩千萬冊,廣播劇播放量累計破億。
《我的三體》系列動畫,B 站兩百多萬人在線催更,豆瓣均分 9.5。

影視化更是豬突猛進。
過去幾年,國內的院線電影、網劇,國外的奈飛平臺都想蹭一蹭熱度。
很多人都知道《三體》火,知道劉慈欣厲害。
但很少有人知道。
讓《三體》成為國產科幻代表,獲得雨果獎,并反哺海內外銷量,真正走向世界的背后——
還站著一個人。
英文譯者劉宇昆。

△ 人送愛稱 " 小劉 "
于創作,他是世界第一位同時斬獲雨果獎、星云獎、世界奇幻獎的作家。
于翻譯,劉慈欣的《三體》、郝景芳的《北京折疊》之所以能斬獲雨果獎,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絕對有他一半功勞。
奈飛的劇版《三體》,也同時將他和劉慈欣都聘為顧問。
……
相比《三體》影視化的折騰。
劉宇昆的作品,早早就進軍好萊塢,走向全世界。
2019 年奈飛的《愛,死亡和機器人》風靡世界,E8《狩獵愉快》就改編自他的同名短篇小說。

以及今天這部,2022 年 AMC+ 剛剛制作的爆款。
如果將它視為《三體》的 " 平替 "。
那絕對是小瞧了——
萬神殿
口碑意料之中爆棚:
IMDb 單集評分 9.4;爛番茄爆米花指數 86%,新鮮度 100%;
豆瓣開分 8.9,3 集漲到 9.2,第 6 集又漲 0.1……

Sir 已經追平本季。
感慨良多:
當國內科幻的影視化,還在朝著商業化目標大踏步前進,在開啟和關閉科幻之間來回折騰的時候。
國外已經不拘泥形式,僅憑故事就足以震撼人心。
不僅讓人擔憂——
《三體》影視化有希望達到這個高度嗎?
以及,《三體》之后,還能有新的代表么?
01
《萬神殿》改編自劉宇昆人稱 " 末日三部曲 " 的短篇小說(《解枷神》《天堂戰爭》《上帝死得其所》)。
是科幻不假。
但同時,還能給你家庭片、懸疑片、驚悚片的復雜感。
開端一點不 " 科幻 "。
校園霸凌。
麥蒂,一個因為長相平平被霸凌的中學女生。

突然有一天,發現兩年前去世的父親留給她的筆記本電腦。
打開后,陌生人不斷給她發消息。
可任憑麥蒂怎么回應,對方都只用 emoji 表情回復。

直到麥蒂問他是誰。
對方:。
又是網暴惡作劇?

更奇怪的事發生了。
第二天麥蒂回到學校,準備迎接每天必然到來的校園網絡霸凌時。
神秘人出手相助。
黑掉了麥蒂同學們的手機,把她們羞辱麥蒂的話,發給她們自己人,直接造成了小團體的自我攻訐,分崩離析。

就當麥蒂回家想感謝神秘人的時候。
母親埃倫突然打斷了她。
她敏銳地從神秘人發來的一串信息中發現了端倪。

甚至當著女兒的面爆了粗口。
何地何故我吻了何人的唇這他媽不可能


這句詩,來自美國詩人埃德娜 · 圣 · 文森特 · 米萊。
可真正讓母親埃倫驚恐的是——
這也是麥蒂死去的父親,送給自己的定情詩。
復活了?
打住,先停一停。
視角轉到另一邊。
《萬神殿》另一個主角,凱斯賓。
他和麥蒂在同一所高中,是個在編程上有著極高天賦的天才少年。
上課不認真,私底下卻瘋狂鉆研黑科技。


他也有苦惱的問題,家庭。
父親程序員,控制欲驚人,飯桌上也要考兒子問題,并且對母親毫不尊重。
家里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最詭異的是,每次遇到父母爭吵,凱斯賓選擇躲開的時候。
下一個鏡頭是。
父母的假笑。


他們會竊喜,會為之前的爭吵互相道歉,安慰。
換句話說。
他們在套路自己的兒子。
怎么回事?
先不劇透。
總之,隨著神秘人的出現,麥蒂和凱斯賓的平凡校園生活,開始被迫改變,也逐漸被聯系在了一起。

從校園故事開始,死而復生的父親,套路兒子的父母。
還有那個不斷被提及的公司。
只是進入《萬神殿》這個故事的前戲。
02
我們都知道,AI 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
這是科幻界老話題。
而《萬神殿》這次瞄準的是 UI,即上載智能(Uploaded Intelligence)。
相對于 AI 的原理,是把現在的計算機訓練成人腦一樣智能。
UI 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直接要提取活人的 " 精神 ",使其成為 " 不死不滅 " 的虛擬精神體。
而后仿真出人腦,控制計算機工作,以求實現效率的最大化。
就像這樣——

更重要的一點,UI 具備靈魂。
因此《萬神殿》里就設定了一個專門研究 UI 的科技公司:
字符律動。
公司創始人:
斯蒂芬。
PPT 暢想中,UI 甚至可以誕生情感上的連接,成為遠遠強于 AI 的智慧個體。

△ 喬布斯 & 字節跳動狂怒
此時故事終于匯聚于主線。
母親埃倫透露了當年父親死去的真相:
麥蒂的父親大衛,作為工程師,曾接觸過研究人腦的 " 上載 "。
可惜他卻因為癌癥將不久人世。

為了科學的進步,大衛不顧妻子的阻攔,趁著還有幾周的壽命,決定捐獻自己的大腦作為實驗。
手術剛成功,實驗就失敗了。
數字化的大衛只存活了幾秒。

可神秘人的出現,揭露了當初的真相——
公司欺騙了埃倫,私自保留了芯片副本,并偷偷不斷研究上載技術。
直到一次事故,導致被秘密研究的 " 大衛 " 出現 " 泄露 "。
這才重新打破了埃倫母女倆平靜的生活。
其實," 上載智能 " 的腦洞算不上新鮮。
劉慈欣的處女作《中國 2185》中就有類似情節。
計算機可以將人腦模擬再生(哪怕是已經逝世的人),成為只存在于虛擬空間的思想實體。
影視化的也有,比如兩年前亞馬遜出品的《上載新生》。
2033 年的科技公司,技術先進到可以把將死之人 " 上傳 " 到虛擬空間中,實現其安享晚年的夢想。

但《萬神殿》它并不滿足于探討這種設定的可能性。
而是更進一步,討論如果它真實出現,普通人生活的世界將會經歷怎樣的沖擊。
大衛,作為科學家,為科學獻身固然值得敬佩。
可骯臟的公司卻濫用了他的善良,不僅欺騙他的家人,還禁錮了他的靈魂用來研究獲利。
這還屬于主動獻身的。
大衛的同行,印度裔工程師錢達,因為想跳槽,結果被原老板直接綁架。
甚至被老板當作實驗體,活取大腦。


當錢達表示,這個技術還是理論階段,沒有實際運用的時候。
老板的話直接細思極恐。
在孟買的貧民窟里,有數不勝數的 " 志愿者 "。

仔細想想,那些窮人,真的是志愿者么?
而另一邊。
知道父親還活著的麥蒂,喜不自勝。
她會戴著 VR 眼鏡和父親打游戲,一如幾年前他們所做的那樣,還能穿著觸覺背心接受父親的撫摸。

但母親埃倫,從這個研究一開始就反感這種可能性:

而真當父親大衛的意識獲得自由之后。
她也是拒絕接受——
她有她的生活,她的女兒,她新的愛人。
這些精神世界可以有,但脫離了實體,哪怕能用 VR 看到,也覺得全部是虛妄。

甚至。
連大衛自己,都很難認知自己是個什么玩意。
當年決定做實驗前,他暢想著意識永存,就能夠永遠守護和陪伴在家人身邊。

可這一幕真實發生之后,他卻發現自己迷惘了,借著和女兒玩游戲,用游戲角色發聲:
你不知道我是誰其實我自己也搞不明白我也解釋不清這種感覺我是我自己嗎還是說 我已不是我

這也是《萬神殿》真實想探討的。
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進步,人類的情感、倫理、道德改如何自處。
尤其是,到底什么是人。
是情感記憶的意識共同體,還是生理軀殼的實體存在?
永生的大衛,還是和埃倫為他們的婚姻劃上了句點。
《萬神殿》把這一幕展現得極為浪漫。
其時明月在天,樹木蔭蔽,巨龍悄悄飛過。

在游戲里,騎士與她的公主,甚至互相開起了玩笑。
大衛:毫無疑問這肯定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古怪的分手場景了埃倫:確實開創人類歷史新領域了阿姆斯特朗 你這次輸了

03
在字符律動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的演講中。
他反復提到了他的初衷。
建立一個沒有戰爭,沒有疾病,資源也不會匱乏的精神烏托邦。
在這個小天地里不再缺少任何東西不再有貧富之分

可諷刺的是。
當他死后,嘴里喊著繼承他理想的,卻一個比一個出格。
字符律動不僅欺騙了殉道者大衛的家人,還試圖永遠占有著他。
而當大衛完成了上載,還重獲情感和智慧后,第一個反饋就是:
我要家庭 我要自由

從發表情,到能打字。
從系統自定義的黑色,后來已經會用紅色表達憤怒。
只可惜,這兩者,公司一個都不會給他。
錢達所在的印度公司也更加兇殘。
不僅活取錢達大腦,殺死他的肉體,還在程序中把錢達的意識,變成了一個永動機一般的打工人。
意識世界里工作 12 天,可以寫出 80 頁的專利報告。
而現實世界僅僅過去 15 秒。

而且,這種精神的奴役,不會有法律風險,也沒有勞動監察。
在精神世界里,把大部分人變成永遠勞動的行尸走肉。

還記得開頭的男孩凱斯賓么?
他的父母,與其說是父母,不如說是公司雇來培養他的 NPC。
父母的家暴是為了塑造他的性格創傷,什么時候摔門,什么時候用什么工具,什么時候給凱斯賓找對象 …… 都遵循公司的要求。
他被引導著數學啟蒙,學代碼,成為一個離群索居的天才少年。
讓他看字符律動創始人史蒂夫的演講視頻。
甚至連他的聊天對象、行為,都受到公司的監控。

為什么?
因為他在嬰兒階段,就被字符律動公司注入了創始人史蒂夫的靈魂。

字符律動公司希望控制所有變量,然后重新復活出一個 " 史蒂夫 "。
這不就是一個小型的 " 楚門的世界 "?
也難怪豆瓣點贊最高評論直接說:
看了《萬神殿》,懷疑喬布斯還活著。

再回頭看看史蒂夫的初衷。
沒有貧富,沒有疾病,沒有資源匱乏的烏托邦 ……
就能發現《萬神殿》試圖傳達出的諷刺:
最偉大的理想,往往制造最瘋狂的惡行。
劉宇昆在采訪中提到過他寫作的初衷——
我寫科幻小說的主題一直與經濟、社會所面臨的挑戰和人工智能有關。即便人類對人工智能有百分之百的掌控權,自動化生產對工人失業所帶來的威脅也不容小視,也包括那些傳統意義上大家認為能自由擇業的 " 白領 " 們。
幸運的是,動畫沒往最壞的情況寫,還是給出了爽點。
大衛在家人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成為游蕩在互聯網世界里的自由靈魂,并和其他同類一起,開始了對公司的反抗。
錢達也被貧民窟的精神體喚醒,發現自己是個 " 死人 " 的事實。

然后利用計算機,殺死了老板一家,完成了復仇,正如老板當年殺死他一樣。
老板:你想要什么我什么都給你放過我的家人吧錢達:我想聽到你失去一切時的尖叫

……
優秀的科幻作品有著啟迪人心,震懾貪欲的作用。
《三體》如此,《流浪地球》也是如此。
而這一回也一樣。
看到 UI 們面對普通人展現出的強大實力,某種程度上也對應了《萬神殿》的片名。
萬神殿是羅馬帝國時期建筑,供奉著奧林匹亞山上的諸神。
人類創造 UI 的努力,何嘗不是在創造一個個屬于自己的神祗。
可悲的是,絕大多數被貪婪和野心蒙蔽的人。
他們追求的未來,在光明到來之前,就可能提前會毀掉他們賴以生存的一切美好。
感覺不到危險嗎?
當然不是。
這個驅動偉大進程的齒輪。
早在哥白尼燒死的火光中,就已悄悄開始滾滾轉動。
不會停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李尋歡不作樂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4835228e9f0922a7779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