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拋棄妻女的父親病入膏肓時歸來,要用什么心態(tài)來面對?
繼續(xù)仇恨?還是強迫自己原諒?

在《三悅有了新工作》的最后,已經(jīng)習慣了面對死亡的趙三悅(周依然飾)面對父親在臨終病房的相見依然會難掩內(nèi)心的憤怒,然后還有一縷惆悵。
如何才能好好告別,是人生永恒的課題。


對于最后時刻才出現(xiàn)的至親,故作原諒會留下遺憾,繼續(xù)仇恨則是為難自己,趙三悅的最終答案是她還是選擇在最后時刻握住了父親的手。
" 既沒有大仇已報的喜悅,也沒有無法彌補的遺憾,就只有一個感覺,算了吧,就這樣,放過自己。"

但是因為這場告別,她和曾經(jīng)橫眉冷對的母親(張棪琰 飾)一抱泯恩仇,因為這個持續(xù)缺席的男人,兩個女人都活在迷惘和仇恨里。

把往事攤開,愛恨消散,才是真的放過了自己。


用很淡的畫風道出告別的價值,這大約是《三悅有了新工作》能夠被 2.4 萬人打出 8.3 分的原因。

從死看生
對于死亡,我們傳統(tǒng)認知里都是避諱的。
即便玩笑時難免把 " 死 " 掛在嘴邊,但真要說了相關的,家長都會立即幫你 " 呸呸呸 "。
2022 年,影視行業(yè)不算熱鬧,卻能看到一些突破,《人生大事》里打造了一個殯葬行業(yè)下的孫悟空和哪吒的相遇。

《三悅有了新工作》里則是喪系躺平女孩的 " 死里逃生 "。
" 讓喜歡工作的人去工作,讓喜歡躺平的人躺平 "。
這就是趙三悅最初的人生理念。

她成長在單親家庭,承受著母親的負面情緒長大,從而陷入害怕失敗、害怕被拒絕的逃避心態(tài)。
不止一次想過和世界道別的她卻站在進入殯葬行業(yè)后開始死而復生。

亦舒曾經(jīng)在《喜寶》中寫下:" 我想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有很多很多的錢也是好的。"
對于趙三悅來說,她對生活的希望開始于一個病重患者給的叮囑:"對于活著這件事兒,如果沒有很多很多愛撐著,那么能有很多很多的恨,或者一點點牽絆也就夠了。"

不是每個人都會接觸到紙醉金迷,但一點點羈絆就是活著的理由,也許只是一條小狗,也許是逐漸多了的幾個朋友,因為都是殯葬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她們都行走在社會的邊緣,不敢過年過節(jié)去走親訪友,甚至連至親都斷了來往,而他們相遇才有了抱團的溫暖。
這就是牽絆。

雖然每天都在和死亡打交道,但在死亡面前則更多看到了生的希望,也更有百態(tài)人生。
妻子去世后大鬧殯儀館的的 " 深情男子 ",用撒潑換來近乎于免費的喪禮,然后來一場與亡妻的婚禮直播,極致深情的眼淚卻充滿了演技。

拋棄患病女兒的父母在喪禮上極力用嚎啕大哭來遮掩愧疚,用情緒宣泄來換取自己的一點心安,這讓小心呵護女兒長大的養(yǎng)父母都看不過去。

在形形色色的喪禮上,有一擲千金搞排面的,有現(xiàn)場秀功夫的,原本的告別變成了一場生者們的秀。
這就是面子。

也有人把喪禮變成了漂亮的謊言,用一場 " 飛向太空 " 的告別儀式掩蓋了丈夫的不忠。
并非逆來順受,而是作為母親,她希望孩子不要因為父親去世被傷害,成長路上有個念想。

一心想要孩子成為人中龍鳳的父母到最后都不曾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悉心為兒子想象了浮華人生路線,最后才明白用愛給孩子做了桎梏。

保持每一集都必有盒飯的節(jié)奏,這部戲也讓辛酸苦辣人生最終定格時顯出格外真實。
站在句號上往回看,生才更顯豐滿,讓人渴望珍惜。
活著是一輩子的事
全程都與生死相關,《三悅有了新工作》里對于生與死的三重定義很耐細品。
『第一次』
三悅與媽媽發(fā)生沖突離家出走時無處可去,大姨(郭柯宇 飾)看懂了她的迷惘。作為殯葬從業(yè)者,多年來獨來獨往的大姨告訴她:" 你看這條道,黑黢黢的,一直走到黑,這就是死。"


這讓三悅第一次對死有了認知,并且開始害怕,她不理解大姨為何要選擇從事這個行業(yè)。她很好奇:" 是掙很多嗎?"
為了能夠討生活,她被大姨介紹到了幸福路 998 號上班,學舞臺美術的她就此成為了殯葬美容師,對比被工作內(nèi)容嚇得嘔吐,她更怕頭無遮雨、食難果腹,只能硬著頭皮往下走。

『第二次』
一直默默保護她的高衛(wèi)東(劉鈞 飾)患病離世、師父劉清明(楊新鳴 飾)退休時,她開始懊惱如果人生的結束是注定,為什么要把時間浪費在總歸要說再見與結束的人和事上。

在外人都認為是避諱的工作里,三悅被同事無差別的接納,被大姨的初戀高衛(wèi)東照顧,被嘴硬心軟的師父一點點教誨,被同事婭男(鄂靖文飾)和梁格格(康可人 飾)用心包容,她有了羈絆、有了眷戀,也開始害怕面對失去和告別。
為了抵觸這種害怕,她選擇逃離當下的生活——辭職。

『第三次』
高衛(wèi)東和師父都離開后,三悅還是決定回到原來的工作里。
因為在新聞里聽見一場意外,她預估到同事們已經(jīng)人仰馬翻,拿起包袱就選擇了回去。她正面了在這份工作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也在師父的工作筆記里發(fā)現(xiàn)原來他也曾經(jīng)很多次想要逃離,看似強大的婭男原來在剛入職時比她的表現(xiàn)還差。

她不再是個孤例,接納了自己原來也是蕓蕓中的平凡一員,她會為面包里的餡多一點而驚喜,學會欣賞生活里最平實的小確幸,也就明白了生命的意義。
高衛(wèi)東在離開前說:" 活著是一輩子的事,死,是一下子的事。"
這也道出了生死之間的對立又互聯(lián)的關系,生活本苦,但依然需要前行。


師父劉清明將兒子意外的事實埋在心底,一度將自己沉醉在小世界里不愿清醒,日子總歸要過下去。

開心面館的文叔(劉亞津 飾)經(jīng)歷了喪偶,就做了一家面館,讓三悅和她的同事們有個不被別人投來異樣眼光的飯館。、

因為母親無法接納自己的工作而斷絕來往,婭男卻并不會把這些情緒代入自己的工作里。

因為外公病重,獨自接棒其老行當而步入殯葬業(yè)的大姨不愿意拖累曾經(jīng)的戀人高衛(wèi)東,甚至編出了自己劈腿的理由,最終自己孤獨半生。

這些平凡而渺小的個體都各有難以訴說的苦,但他們都選擇了微笑面對,把溫暖留給身邊的人。因為親友的一個擁抱,一個理解的眼神,而有了和煦的微笑。
喪禮上的眼淚酸楚,還是這些站在邊緣的人心里的淚苦?
生與死的交談之間,一個是帶著希望前行,總歸要把日子過下去。一個是畫上句號,愛恨只能存檔。

這部戲沒有說教和刻意煽情,也沒有艱深沉重,一個個例子映射出生活可貴。
人生實苦,但活下去,才有回甘。
被遺忘才是永恒離開
《尋夢環(huán)游記》里說: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雖然高衛(wèi)東離開了,但他的聯(lián)絡方式一直都被三悅和梁格格保留了下來,她依然保持了有煩心事都發(fā)給他的習慣。
妻子將他在最后時刻拍的視頻都挨個保存了下來,成了永恒的記憶。

古早的網(wǎng)友句子說" 我來這個世界上,就沒打算活著回去 "。
注定凡事有盡頭,那么如何走好這一路,在這個過程里找到自己走一遭的意義,這也是這部戲隱藏的提問。
沒有人天是天然佛系,也沒有人不想舒服躺平,只是各有奔頭而忙碌。
從死亡來映射出生的可貴,一切都還來得及的情況下,讓自己遺憾少一點,目標清晰點。
這就是喪后新生。
這部戲里沒有白富美,也沒有主角光環(huán)。哪怕是女主三悅,不負責的老父親歸來又匆匆下線,也只留下了一個握手。
從死亡為原點來看人生百態(tài),突然就沒有了自我內(nèi)耗,這比二舅還頂用。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516baf8e9f097851651b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