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Tech 星球
今年 " 雙 11" 電商大戰,又添新的平臺玩家。Tech 星球獨家獲悉,繼去年 12 月底內測 " 小黃車 " 功能之后,B 站于 10 月 14 日在直播分區正式上線了購物專區,該專區內的直播間全量放開了購物 " 小黃車 " 功能,UP 主幾乎都添加了 " 小黃車 " 購物鏈接。

據 Tech 星球觀察,目前,B 站帶貨直播間支持添加并展示淘寶、京東、會員購、個性裝扮、數字藏品等商品,即:除了 B 站自營的會員購商品,其他商品皆來自于淘寶、京東等第三方平臺。用戶在 B 站 UP 主(視頻創作者)直播間購買商品,需要跳轉至第三方平臺完成購買。
這與快手、抖音平臺早期直播電商路徑,幾乎如出一轍,都是通過引入第三方電商平臺商品,迅速補齊自身的供應鏈短板。
一位接近 B 站的業內人士告訴 Tech 星球,B 站內部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B 站向首批 1500 名 UP 主開放了直播帶貨功能進行測試。目前,B 站直播帶貨業務并不在電商業務架構之下,而是屬于直播業務。直播帶貨業務一號位為直播負責人王宇陽,直接向 B 站董事長兼 CEO 陳睿匯報。
今年 " 雙 11" 直播電商似乎比往年 " 熱鬧 ",一邊是抖音兩位頭部主播羅永浩與俞敏洪將開啟淘寶直播,另一邊,B 站趕在 " 雙 11" 前補齊購物功能,發力直播帶貨。但 B 站直播電商的天花板有多高,目前看來還未可知。
10 個月完成 " 基建 ",開辟直播帶貨入口,上線購物專區
直播帶貨需要對 " 人、貨、場 " 進行綜合調度。B 站用了 10 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直播帶貨的 " 基建 " 工作。
去年 12 月底,36 氪報道稱 B 站籌備在直播間中上線 " 小黃車 " 功能,讓用戶能夠邊看直播邊下單購物,部分 UP 主率先嘗試了直播帶貨。彼時," 小黃車 " 功能仍屬于小范圍內測階段。10 個月之后,小范圍內測的直播帶貨幾乎全量開放。
UP 主參與直播帶貨的門檻也在降低。B 站 UP 主小孟告訴 Tech 星球,B 站正在招募更多的 UP 主加入到直播帶貨大軍,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便可開通直播帶貨:大于等于 18 歲并完成實名認證,粉絲量大于等于 1000,近 4 年有開播記錄。這意味著,B 站 360 萬月均活躍 UP 主中,大部分人都可以進行直播帶貨。
B 站正在努力將 UP 主轉化為帶貨主播,甚至為此發起了直播帶貨激勵計劃,包括四大類,分別為:開播就送禮包,UP 主開播就得 50 元獎勵;帶貨肝帝禮包,B 站設置了 3 萬元獎金池,每人最高可分得 200 元;開播時長任務賽,每人最高獲得 500 元;稿件激勵,不同粉絲數量獲得不同金額的獎勵,其中 10 萬粉以上的 UP 主投稿,前五名每人獲得 5 萬元獎勵,10 萬粉以下 UP 主,前五名每人獲得 1 萬元獎勵。
一系列計劃表明,B 站試圖通過真金白銀最大程度激發 UP 主們的帶貨熱情。
除了放開小黃車功能權限人群,B 站還上線了 " 購物 " 專區。Tech 星球獲悉,B 站于 10 月 14 日在直播分區正式上線了 " 購物 " 專區。直播頻道下,推薦功能欄里,點擊 " 我的常用 " 標簽,便可將 " 購物 " 標簽加入到功能欄。" 購物 " 專區的意義在于,直播帶貨在 B 站有了專門的入口位置,意味著直播帶貨在 B 站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
" 購物 " 專區內的 UP 主,幾乎都在直播間掛了購物 " 小黃車 "。Tech 星球觀察發現,UP 主直播間內 " 小黃車 " 購物鏈接在售的商品,大多來自淘寶、天貓、京東,此外還有 B 站原有的會員購商品等。B 站為 UP 主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商品池 " 選品廣場 ",商品類目覆蓋食品飲料、居家日用、美妝護膚、數碼家電等,UP 主根據自己的 IP 定位,選擇符合自己調性的商品。

圖注:B 站 UP 主直播帶貨的 " 選品廣場 " 截圖。(受訪者向 Tech 星球提供)
首次開通直播帶貨功能,需要完成一項直播法規的測試,通過直播法規教育,UP 主便可在選品廣場選品。UP 主小孟向 Tech 星球介紹,直播法規不是特別多,可以反復做,80 分就能通過。開通直播帶貨后,后臺明確地顯示商品來源、商品類目,以及可以按照傭金率、單價、銷量進行篩選。
UP 主抽傭比例不固定,以淘寶聯盟為例,傭金比例在 0.5%~50% 不等。每一件商品都清晰地寫著單件賺錢金額。
有 UP 主躺平式帶貨,也有人單場 GMV 數萬
開放 " 小黃車 " 功能權限,開辟購物專區,招募直播帶貨 UP 主,上線 " 雙 11" 直播電商節活動,B 站直播帶貨動作頻頻。平臺力推直播電商的意圖十分明顯,但 UP 主們似乎仍然顧慮重重。
與淘寶、抖音、快手不同,B 站試水帶貨的 UP 主,可能是眼下全網最佛系的帶貨主播了。
UP 主們似乎還沒進入直播帶貨狀態,或者說依然在尋找合適的直播帶貨方式。Tech 星球了解到,很多 UP 主屬于躺平式帶貨,只在直播間掛了 " 小黃車 " 商品,并不會專門去做產品介紹。
隨意點開 B 站購物專區內的直播間,會發現,每一個直播間都掛有小黃車,但很少有 UP 主像其他平臺專業主播那樣直播帶貨。譬如,游戲 UP 主,一如既往地直播游戲解說;影視類 UP 主,直播間照舊播放著電影或電視劇;娛樂類 UP 主,像往常一樣同網友直播聊天互動。如果不是底下掛著小黃車,幾乎看不出 UP 主直播帶貨的痕跡。
帶貨態度直接影響帶貨效果。B 站直播間內," 小黃車 " 每一件商品詳情頁內,都顯示著商品來源與熱搶人數。據 Tech 星球觀察,只掛 " 小黃車 " 的直播間,商品熱搶人數只有個位數。
UP 主們帶貨的決心,很難同 B 站平臺一樣大。一位游戲 UP 主向 Tech 星球表示,掛購物 " 小黃車 " 只是為了方便直播間粉絲,并不指望以此賺錢。
不同于娛樂和虛擬類 UP 主的躺平姿態,科技類 UP 主帶貨更積極。B 站內部人士告訴 Tech 星球,目前平臺上有穩定做正常直播帶貨的,也有以掛 " 小黃車 " 為主的,目前掛 " 小黃車 " 為主的直播會偏多一點。而像科技類賣 3C 科技數碼的,還有部分 " 手辦模玩 "UP 主,帶貨多一點," 主要還是看 UP 主原來的直播狀態和分區 "。
一位知識區 UP 主向 Tech 星球表示,知識區 UP 主嘗試帶貨的沒有那么多,B 站官方大概兩三個月之前跟他們溝通過,官方也有自己的考慮,分區篩選上,美妝、生活、科技數碼三個分區離消費者更近,內容對消費者購買決策影響偏重更高,所以直播帶貨也會優先選擇這些分區的 UP 主。
不同 UP 主在直播帶貨 GMV 上,呈現出兩種不同的軌跡。B 站內部人士稱,有些兩三千粉絲量的主播,單場直播能做到幾萬元的 GMV。需要找對商品和方法,他們官方直播電商群里,幾乎每天給大家分享低粉但是銷量好的方法論。選擇會員購商品的直播間,GMV 過萬的幾率更大。據 Tech 星球觀察,UP 主 " 小黃車 " 掛手辦商品,很多商品的熱搶人數過萬。
當然,即使 UP 主積極賣貨,消費者也不一定買賬。一位擁有 7000 多粉絲的 UP 主,直播時粉絲吐槽,稱不需要給大家推薦商品,因為即使推薦了大家也不買。該 UP 主表示,一天時間內,一件商品都沒有賣出去。第二天直播,UP 主甚至都沒有添加 " 小黃車 " 功能。她告訴 Tech 星球,當天只有一位顧客在她直播間購買了商品。
拋開 UP 主的帶貨態度,單從價格維度來講,B 站商品價格并不占優勢。由于商品大多來自于第三方平臺,所以 B 站在商品價格上沒有什么話語權,即使直播間 UP 主有優惠券,最終折扣下來,有些商品甚至比其他電商平臺價格還要貴一點。
B 站直播帶貨的天花板有多高?
B 站需要在游戲、廣告、會員之外,發力直播電商這條新的增長曲線。
B 站 2022 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二季度營收 49.10 億元,同比增長 9%;凈虧損 20.10 億元,同比擴大 79.3%,去年同期凈虧損為 11.21 億元。扭虧為盈,可以說是 B 站的當務之急。
從 B 站收入結構來看,游戲營收下滑,廣告收入受行情影響,而會員服務收入同樣有上限,只有電商業務,在 B 站似乎還有增長空間。B 站二季度財報顯示,電商以及其他業務實現 6.01 億元收入,同比增長 4%。增速雖然放慢,但有抖音、快手電商業務營收的樣本在前,B 站電商增長的天花板還算具有一定想象力。以快手為例,其二季度財報顯示,快手電商在內的其他服務營收為 21.24 億元,電商業務 GMV 達 1912 億。
B 站高管對電商業務比較有信心,B 站 COO 李旎此前表示,去年雙 11 期間,B 站日消耗突破 2500 萬,電商預算份額為全網第五," 轉化的 ROI(投資回報率) 邏輯來說是全媒體第一 "," 這一點可以證明,平臺高質量用戶轉化效率和消費潛力還是極大的,在明年電商消費和常規品牌消費上我們有信心進一步突破。"
自 2017 年搭建自營商城會員購,試水電商至今,B 站從未停止對電商的探索。
從手辦商品到全品類覆蓋,從單一平臺到第三平臺引入,支付牌照塵埃落定,上線專區入口,B 站用了 5 年時間才拿到直播帶貨的入場券,具備了同直播帶貨第一梯隊玩家同坐牌桌競爭的資格。B 站電商業務推進足夠克制,但硬幣的另一面,發展也比較緩慢。
與 B 站要努力創收不同,UP 主們的帶貨意愿與動力并沒有那么強,即使 B 站給 UP 主們提供新的變現模式,讓渡一定帶貨傭金,很多 UP 主對于帶貨仍持玩票態度,不少頭部 UP 主也在觀望。
B 站直播帶貨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 UP 主們用自己的信用為平臺背書," 所以大家格外珍惜自己的羽毛 ",中小級別的 UP 主小孟告訴 Tech 星球,自己粉絲量是滿足直播帶貨條件的,但是擔心自己開通直播帶貨后,引起粉絲反感導致掉粉,所以此前一直沒開通。
他表示,自己在鉆研新內容,更新頻率有所下降,又有新觀眾,如果大家進入直播間第一眼看到的是帶貨內容,擔心觀感不太好。" 雖說做視頻的一大盡頭是帶貨,但我還早,沒到那個量級,再說帶貨翻車的也有 "。
中小 UP 主的顧慮,頭部 UP 主也同樣存在。一位頭部知識區 UP 主告訴 Tech 星球,他們目前還是持觀望態度," 一件事如果自己不能兜底,就暫時先不做 "。
頭部 UP 主對于直播帶貨的考量因素比較多,既要所帶商品具有一定知名度、品牌力,還需要平臺提供強大的供應鏈與售后服務能力。
上述 UP 主表示,目前平臺上很多商品屬于白牌產品,B 站花火平臺代理商很多找他們溝通帶貨,但他們并沒有合作。平臺供應鏈支持能力,是 UP 主們最為看重的能力之一," 希望平臺擁有一定話語權,UP 主擁有一定決策權,一旦商品出現問題,可以拍板決定讓品牌退貨退款,甚至賠償。"
總的來看,B 站直播帶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僅是 UP 主們的帶貨意愿,還有 B 站的用戶們對于直播帶貨的接受度,以及帶貨背后的商品和供應鏈問題。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562d808e9f095ce967e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