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 大家好,我是莫言。我在網上看到過許多掛在我名下的作品,其實都不是我寫的。" 日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線打假。他通過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辟謠,稱網絡上流傳的一些莫言金句,其實都不是他說的。這種幽默的打假方式讓網友們直呼太可愛,與此同時也有網友隔空喊話,杜撰名人名言該管管了。

△莫言的辟謠微信
莫言喊話
快把自己的 " 孩子 " 認領回去,同時也把稿費領回去
7 月 11 日,中國當代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自己的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名為《莫言:這些作品真不是我寫的》。在文章的開頭,莫言開門見山表明立場," 之前我也曾澄清過,但依然有很多朋友,誤以為網上流傳的許多文字出自我之手。"
莫言還附上了一封給友人林泉的回信。" 你來信問網上流傳的《酒色賦》是否我的作品,我明確地告訴你,這不是我的作品。就像那首我認為寫得很好的詩,《你若懂我該有多好》不是我寫的一樣。" 隨即,莫言喊話《你若懂我該有多好》的著作者," 說實話,我還收到過此詩被選入某大學教材后出版社寄來的一筆稿費,大概是 400 多元。因此我希望此詩的作者趕快把自己的‘孩子’認領回去,同時也把稿費領回去。"
莫言表示," 現代文學史上,靠一首詩成就詩人之盛名的例子很多,你這么好的詩寄在別人名下,在網絡上流浪,實在是太可惜了。還有那首充滿智慧的《我》,很多老年朋友都很喜歡。但遺憾也不是我的作品,我也衷心希望原作者速速把《我》認領回去,你能寫出這樣的作品,根本無須借助我的虛名。網上掛在我名下的詩詞金句還有不少,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舉。這些作者都是才華橫溢,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名字發自己的作品,用我的名字,豈不是便宜了我。"
名人打假
楊絳、張愛玲、馬云等一大批人,都曾被杜撰名言
說起名人打假,莫言絕對不是第一個。長久以來,楊絳、張愛玲、村上春樹等一大批名人,成了 " 杜撰名言 " 的集中對象。
2013 年,恰逢楊絳先生誕辰 102 周年。就在這一年," 楊絳百歲感言 " 在網絡上流行起來,每一條感言都沒有具體出處,對受眾來說真假莫辨。楊絳作品版權所屬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問詢過楊絳本人之后,正式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官方微博進行了辟謠。2016 年,楊絳先生去世之后,同款 " 楊絳語錄 " 再次熱傳,不過這次是手寫體版本。人民文學社在第一時間澄清:不管是文字內容還是筆跡,都不是出于楊絳。

△人民文學出版社辟謠
" 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 你知道嗎?這些在網絡上盛極一時的張愛玲語錄,其實都是假的。這些句子,有些是從張愛玲寫的小說中改編而來,有的則是憑空杜撰。
即便是現在仍然活躍在公眾視野里的名人,也難免被杜撰名言。2015 年,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發布微博,"2014 年網上流傳一句‘今日你看我不起,他日你高攀不起!’據說這句話是我在紐約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說的名句。我還真信了,查了自己的講話記錄,就是沒有發現這‘驚句’。"

△馬云的辟謠微博
網友呼吁
網絡世界真假難辨,杜撰名人名言該管管了
現在網絡上不時就會冒出一些杜撰的名人名言,讓網友們看花了眼,也讓名人們陷入尷尬的處境。
網友們看到莫言的辟謠,心中有話不吐不快。" 莫言本人都無奈了 "" 套牌只為快出線,否則才華誰人見 "" 杜撰名人名言,有關部門該管管了 "……
網絡的便捷讓名人名言有了發展的基礎,但其權威性存疑。在實際中,也有先行者嘗試用檢測系統的方式,為名人正名。
2017 年," 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資料查詢在線檢索系統 " 正式上線,該網站收錄了魯迅的名人名言。在網站簡介中可以看到,該網站資料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文物資料保管部整理,系統為魯迅著作全編系統,包括了著作、書信、日記等。

△北京魯迅博物館資料查詢在線檢索系統
這個系統上線之初,引發了網友的大討論,瞬時的集中訪問,甚至讓網站整個崩了。這一番操作讓杜撰者也懵了,這下魯迅的話是真是假一驗便知,再也沒有發揮的余地了。
律師說法
無論名人是否在世,杜撰其名言都涉嫌侵權
杜撰名人名言,會不會背上法律責任呢?江蘇法德東恒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業務部主任律師錢軍表示,杜撰名言的侵權實際分兩種情況,具體以名人是否在世作為區分。
如果是在世的名人被杜撰名言,可能會造成兩種侵權,一種是侵犯姓名權,一種是侵犯名譽權。錢軍稱:" 若是給他人社會評價造成損害的話會構成侵犯名譽權,若沒有造成他人明顯社會評價的降低,那可能就侵犯了姓名權。"
如果是已經去世的人被杜撰名言,這種情況就比較復雜。錢軍解釋," 如果說是近代人被造成名譽的損害,他的近親屬還在世,近親屬可以提出訴訟,被告涉嫌侵犯他人的姓名權或者名譽權;如果是古人,發現被別人杜撰名言并且造成的社會影響比較壞,就應由行政部門,比如公安機關來進行處罰。"
最后錢軍強調," 維權也是看具體內容,如果名譽權、姓名權被侵犯,可以提出訴訟,包括登載的主體可以一并被訴。"
實習生 魏華 現代快報 + 記者 季雨
(編輯 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