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表中,Apple Watch 一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在續航時間上,48 小時續航已經是 " 非 Apple Watch" 們的及格線,在省電模式的支持下,不少中國品牌的智能手表更是能實現長達一周的超長續航時間。相比之下,Apple Watch 那 18 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與 45 分鐘的充電時間根本不值一提。
在功能上,Apple Watch 相比于國內同行似乎也沒什么特長,更別說 Apple Watch 必須依靠 iPhone 激活。國產品牌的智能手表大多數都能搭配其他品牌手機使用,但 Apple Watch 至今不肯推出非 iOS 客戶端,單單手表就是一座信息孤島。

圖片來源:Apple
而在價格上,Apple Watch 是為數不多 " 賣手表能買手機 " 的品類。鈦合金和愛馬仕等暫且不提,光是 Serise 7 那 2999 元的起步價都完全可以去買一臺不錯的 Android 手機了。高昂的售價搭配上蘋果標志性的高維修費用,如果你像小雷一樣喜歡戶外運動的話,AppleCare+ 可能是你最需要的 " 官方配件 "。
但好在蘋果似乎聽到了我們的怨言,根據多方消息,今年蘋果似乎終于要推出 Apple Watch 系列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分支型號—— Apple WAtch Pro。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雖然說 iPhone 13 Pro 用的是不銹鋼邊框,但也沒說會比一般的 iPhone 更耐摔。Apple Watch Pro 和戶外運用愛好者又有什么關系呢?這里其實有一個誤區:
一般來說,數碼領域我們提到 "Pro" 這三個字母,指代的都是 "Professional",即專業的。但在 Apple Watch 身上,Pro 這個后綴可以是 " 專業 " 的縮寫之外,也完全有可能是 "Protected",即 " 受保護的 " 的簡稱。
我承認,這樣的解釋雖然不至于指鹿為馬,但確實有些玩文字游戲的意思。但不可否認的是,推出專門的 " 戶外版 " 硬件,在數碼領域其實并不是新鮮事。

圖片來源:Panasonic
早在智能手機和智能手表這些概念誕生之前,數碼領域就有 " 三防版 "" 軍版 " 電腦的概念。其實這些產品并不一定是為軍用設計的,畢竟在勘探、石油甚至是工程等領域,電腦的工作環境都一樣的惡劣。
由于這些行業用戶時常會面臨極端天氣或物理沖擊,常規的家用電腦根本無法在這種工作環境下持續、穩定工作,因此也有專門面向這些用戶設計的 " 戶外版 " 加固電腦。其中松下的 Toughbook 毫無疑問是戶外電腦中的代表作,其皮實耐造的加固設計讓這款電腦被多國大量采購。
而在手機行業,采用加固保護設計的產品就更多了。AGM 就推出過多款以三防、戶外為賣點的智能手機,不過這些手機大多在設計時就以三防為首要設計指標,其綜合表現并不出色,只能說是特殊場景下的特殊解決方案。除這種在三防領域走到底的品牌,曾經的 Android 霸主三星也曾推出過多款以 Galaxy S 系列手機為藍本的 " 戶外版 "。

圖片來源:三星
以 Galaxy S8 Active 為例,這款手機在配置上與標準版 S8 高度看齊:兩者都搭載高通驍龍 835 移動平臺,5.8 英寸 Super AMOLED 屏幕、1200 萬像素后置攝像頭。但不同的是,S8 Active 采用更加堅固的機身設計,同時電池也從標準版的 3000mAh 提升到 4000mAh。
而根據 Power On 通訊中的信息,蘋果即將推出的 Apple Watch Pro 將搭載更大尺寸的屏幕,以及最重要的——采用更多的保護設計。根據猜測、這款 Pro 手表還將配備更大的電池、體溫傳感器以及 S8 芯片,其目標用戶也不是一般消費者,而是極限運動員或佳明等高端運動手表品牌的用戶。
與此同時,Pro 系列的出現也有可能將取代現有的 Edition 系列,成為 Apple Watch 非愛馬仕產品序列中的旗艦款,售價更是有可能來到 900 美元的價位。
對于 Pro 系列手表的售價猜測這里小雷不做評價,雖然小雷也不相信 Apple Watch 能賣到這個價格,但畢竟在 iPhone X 面世之前也沒有人相信一款非定制手機能賣到 999 美元,萬一 Pro 系列真的賣到這個價格,小雷除了繞路走之外也沒別的辦法。
但 Pro 系列或將取代 Edition 系列的消息,在小雷看來卻更加重要。雖然這看起來只不過是和 iPhone 等產品統一命名方式,但這卻意味著 Apple Watch 產品的布局即將出現巨大改變。

在此之前,Apple Watch 可以分為 SE、數字款、Nike 款、Edition 和愛馬仕五個款式。其中 SE 款本質上是換殼且限制功能的舊款,數字款為每年基準款,Nike 款是采用定制表盤的數字款、Edition 是標配的蜂窩網絡且改用不銹鋼、鈦合金和人造藍寶石等材料的標準款,愛馬仕款是改用愛馬仕表帶的不銹鋼款。
而在后來,后來的 Edition 直接被整合到數字款中。也就是說同一代數字款、Edition 和愛馬仕款除表盤數量有所差異,在功能上完全一致。
也就是說,在 Apple Watch 的 1.0 時代,不同產品系列的差異與其說是 " 中杯大杯超大杯 ",倒不如說是以不同的材質刻意打造出不同價位的 " 奢華版 "。這種把 Apple Watch 當作奢侈品設計的理念自第一代手表發布就延續,也讓不少用戶感到不滿。

在 iPhone、iPad、Mac 甚至是耳機的產品序列中,蘋果都用 Pro 系列對產品的硬件功能做出區分。但在 Apple Watch 產品序列中,無論你買的是最便宜的鋁合金 GPS 版,真皮表帶的愛馬仕款還是曇花一現的精密陶瓷或黃金版,只要是同一代產品,它們的功能都是完全一樣的。雖然說蘋果蘋果確實沒把這些產品稱作 "Pro",但高度同質化的手表其實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用戶差異化的用戶需求。
而如果傳言屬實,未來蘋果真的要推出 Apple Watch Pro,無論這個 Pro 代表的是 Protected 還是 Professional,這都意味著 Apple Watch 即將開啟自己的功能差異化的路線,Apple Watch 也將正式進入到 2.0 時代。
在 1.0 時代,Apple Watch 一直是一個設計主導的產品。花的錢多或者少只會影響手表的材質,而不會影響手表的功能,其實是 " 價錢只買個殼子 "。這種做法可能有助于 Apple Watch 向入門機械表發起挑戰,但卻無視了用戶差異化的功能追求,本質上還是以傳統手表 " 裝飾品 " 的想法來設計 Apple Watch。
但 2.0 時代意味著 Apple Watch 將走向功能主導設計的路線。針對用戶差異化的產品需求,Apple Watch 第一次擁有不同解決方案。對于手表功能沒有特殊要求的絕大多數用戶可以選擇標準版的 Apple Watch,不需要為額外的特殊功能付費。而對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少數用戶可以選擇 Pro 系列,畢竟能力越大、售價越高。

深入用戶的生活、了解用戶真正的需求,這是 Apple Watch 轉型的必經之路。在 Android Wear 年代,安卓智能手表幾乎無法對 Apple Watch 的市場地位造成任何影響,因此 Apple Watch 自然可以安心走奢侈品的路線。但在其他品牌智能手表已經成熟的 2022 年,至少在功能上,Apple Watch 面對其他手表已經不占據優勢。Apple Watch 迫切地需要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而 Pro 系列的誕生,會是 Apple Watch 一個不容錯過的契機。
可以預見的是,Pro 系列手表在售價上會高出常規數字系列一大截,銷量也未必能比得過最便宜的小尺寸鋁合金 GPS 版本 Apple Watch。但 Pro 系列的出現可以把所謂的 " 高端用戶 " 從常規 Apple Watch 中分流出去,也讓我們有理由去購買價格更實惠的普通 Apple Watch,這可能也是 Pro 系列對 Apple Watch 產品發展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