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名叫 Christina Trejo 的美國消費者向當地法院起訴,她控告索尼旗下的 PS5 存在 " 技術缺陷 "。這位消費者還稱索尼還隱瞞了相關缺陷,繼續對外售賣主機。

此事被多家媒體報道,國內外玩家均有討論。不過既有報道都比較簡略,也沒有給出詳細來源。雖然大多數人只是抱著調侃的心態看待這個案子,但作為一名法學專業出身的人,本著刨根問底的精神,我找到了披露案件信息的相關網站,還把原告的起訴狀翻了出來。
索尼的 PS5 到底有啥 " 技術缺陷 "?這位消費者的說法又是怎樣的?看完訴狀后,我覺得當中內容頗為有趣,值得說道說道。
啥?PS5 沒法用了?
根據原告 Christina Trejo 的說法,索尼 PS5 主機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當玩家打開 PS5 游戲后,系統會持續崩潰并關機。如此一來,游戲存檔也有丟失的風險。
說實話," 死機 " 這事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過,但 "PS5 系統持續崩潰 " 聽起來的確很嚴重。為了佐證自己的說法,Christina Trejo 及代理律師還提到了其他人的遭遇。

訴狀中的證明材料大多來自 Reddit 社區以及亞馬遜平臺的用戶反饋。我搜索了相關鏈接,發現有些玩家確實遇到了這個問題。
某位名叫 xxWhiteGuy98xx 的玩家抱怨道,自己的 PS5 在運行 PS5 游戲時不停崩潰。他將主機送修,官方的反饋是 " 主板故障 "。但重新收到自己的 PS5 后,他又感覺主機的運行速度 " 比以前慢了點 "。

另一位網友 SoooChoice 提到,自己在嘗試打開 PS5 版游戲時,主機系統都會崩潰,運行 PS4 游戲則沒有問題。對于這臺主機的癥狀,這位玩家描述道:
根據 PS5 游戲種類的不同,我在開始游戲后大概 2~3 分鐘左右,系統就會崩潰。一旦重新啟動,就會出現系統斷電的屏幕提示。
遭遇難題后,這位玩家嘗試了各種辦法,例如恢復默認設置、重裝主機系統等。但遺憾的是,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當然,本次案件的原告 Christina Trejo 同樣是受害者之一。根據訴狀描述,她在購買 PS5 的幾個月后遇到了系統崩潰的情況。無奈強制關機后,她的 PS5 就無法重新開機。而 PS5 最終可以開機后,系統又彈出提示,稱之前的強制關機是 " 危險 " 的,可能會導致數據丟失。
因此,Christina 認為自己買到了有缺陷的產品。她的律師聲稱索尼在知情的前提下隱瞞技術問題," 繼續售賣數百萬臺 PS5 主機 "。
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
掰扯一下法律知識
首先,我需要向大家說明一點:所謂 " 索尼刻意隱瞞 PS5 缺陷 ",目前來看僅僅是原告方的主張,尚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持。
盡管 Christina 在起訴狀中提到了多位用戶的相似遭遇,但這些遭遇本身還不足以說明問題。

這里可以套用下國內證據法的理論。一般而言,所謂證據需要具有 " 三性 ":法定性、真實性和關聯性。
法定性意味著證據必須符合法定形式;真實性意味著證據必須是客觀事實;關聯性則要求證據與待證事實之間相關。

具體到該案,原告所舉的材料大多是個人的線上反饋以及網站文章,而不是技術機構的分析報告。在效力方面,這些材料存在比較明顯的瑕疵。
另外,即便玩家們反映的情況是真實的,法官也不會直接斷定 "PS5 存在技術缺陷 "。道理很簡單,主機的運行狀況與周邊環境息息相關,內部積灰、外部沖擊、偶發性系統故障都可能導致游戲無法正常運行。
因此,盡管這些玩家的癥狀描述存在相似性,但他們的說法只能證明 "PS5 發生了系統故障 ",而不能證明 "PS5 因為技術缺陷發生了系統故障 "。至于 " 數百萬臺 PS5 存在技術缺陷 " 這種表述,更是不嚴謹。

那么,當事人的起訴是否就會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呢?其實也不盡然。
我們無法奢求普通消費者成為 " 技術大神 "。游戲主機的制造者掌握著資源和技術知識,可玩家只需了解基本的操作。因此,游戲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本身便是不對等的。
所以,國內外法律都存在所謂 " 舉證責任倒置 " 的規定,換言之就是從 " 誰主張誰舉證 " 轉變為 " 對方舉證無瑕疵 ",以此保護弱勢方的利益。至于實例,大家看看國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第三項就知道了。

坦白來說,我并不清楚美國法官會不會引用類似規定。但從博弈的角度而言,這起案子還是有看頭的。原告目前正在組織集體訴訟,案件信息最早也是在 ClassAction.org 網站上披露的(這是一個集體訴訟博客,但并不具法律背景)。原告起訴之后,更多玩家可能會反饋他們的情況。
至于 PS5 是否真的存在技術缺陷,得讓專業人士來證明。參與訴訟的人多了,社會輿論聲音大了,就有更大可能引起法官的重視,請到專業機構來檢測就不難了。如果沒有問題,那么大家都可以心安;如果真有問題,那索尼就得好好 " 喝一壺 " 了。
尾聲:再閑侃一會兒
關于本案中控告索尼的事由,原告方的律師列了好幾條。先是 " 違反消費者保護法 ";又是 " 違反適銷性默示保證 ";之后再加個 " 不當得利 "。
這些專業名詞拿給普通人看,確實有些讓人發怵。但索尼畢竟是個大集團,公司里的法務和律師團隊也不是吃干飯的。特別是在美國這種集體訴訟很常見的國家,大企業每年都會面對大量類似的官司,勢必不會任人宰割。

話說回來,我這段時間所寫的幾篇法律相關文章,好像都和索尼有點關系。Dbrand 的那款側面板我聊過;涉嫌壟斷被訴那事我也提過。
哦對了,還有 "PS5 手柄漂移 " 事件。這案子在去年 2 月份開始,也是走的集體訴訟程序。我順手查了一下后續報道,現在依然沒啥結果。
這么一看,索尼這幾年攤上的官司確實不少。不過我倒是覺得很正常,以索尼的體量和份額,總歸會遇到一些法律糾紛的。

也不單單是索尼,微軟也好,任天堂也好,游戲廠商們都會遭遇相關問題。只不過相較于討論案情,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在茶余飯后玩玩梗。
所以呢,這篇文章就是給大家添點談資罷了。我不希望各位武斷地認為索尼 " 藏貓膩 ",也不希望 PS5 真的有什么缺陷。至于官司本身,要么輸,要么贏,要么又輸又贏。這話讀著繞口,但基本符合現實情況。
最后,關于 "PS5 存在技術缺陷 ",目前看來還缺少有力證據。在事情有更多進展之前,我們還是繼續 " 吃瓜看戲 " 吧。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562178e9f09654b4278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