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偉娟 / 文 顧煒 / 攝)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外貿大省,為幫扶外貿企業應對困難與挑戰,促進外貿保穩提質,7 月 25 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推動外貿保穩提質 12 條舉措。
會上,省商務廳副廳長周曉陽介紹了江蘇外貿發展情況和若干措施。今年 1-6 月,江蘇累計進出口 26356.8 億元,同比增長 10.0%,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0.6 個百分點;其中,出口 16619.7 億元,增長 12.3%;進口 9737.1 億元,增長 6.2%。累計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呈現 " 四個占比提升 " 的特點:民營企業占比 38.7%,提升 1.8 個百分點,拉動作用更為顯著;一般貿易占比 57.2%,提升 0.5 個百分點,支撐作用更加突出;對新興市場出口占比 50.5%,首次過半,提升 2 個百分點,市場布局更趨多元;區域發展更加均衡,蘇中和蘇北占比提升 0.8 個百分點。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出臺《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若干措施》,從推動外貿領域保通保暢、幫助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穩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等四個方面提出 12 條具體舉措。具體如下:
一、全力服務保障外經貿企業生產經營。充分發揮省外貿外資協調機制、省國際物流保障協調機制等機制作用,加強分類指導,幫助企業提升疫情防控 " 平急轉換 " 和應急處置效率,針對重點外經貿企業強化 " 一企一策 " 服務,推動復工企業盡快達產滿產,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按規定對出口退稅信用好的企業階段性實行 3 個工作日內退稅到位。建立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機制,通過開展針對性招聘服務、搭建轄區內用工調劑平臺、組織跨區域勞務協作送工等方式,穩定重點企業用工。優化必要經貿和技術類外籍人員來蘇邀請流程,支持對符合閉環管理要求的外籍入境復工復產人員適用 " 快捷通道 ",便利人員往來,促進企業復工復產。
二、大力促進外貿物流暢通。全面取消對來自低風險地區貨運車輛的防疫通行限制,著力提升全省港口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全力保障貨運物流運輸通暢。推動恢復、加密、新開國際貨運航班,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貨源組織配置能力,支持南京祿口、蘇南碩放等機場新開至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國際貨運航線。指導企業充分挖掘水鐵運輸潛力,支持企業 " 陸改水 ",用好 " 滬太通 "" 海鐵聯運 " 等通道。開展 " 離港確認 " 模式試點,推進 " 聯動接卸 " 監管模式,提高水路物流效率。組織中小微外貿企業加大與國際班輪公司對接力度,擴大班輪公司直客對接業務規模。按照 " 鞏固中歐中亞、拓展東南亞 " 的發展思路,積極開辟中歐班列新線路,完善通道布局,打造具有江蘇顯著特色的東盟班列品牌線路。
三、支持企業線下線上結合開拓國際市場。抓住境外國際展會全面重啟的機遇,創新參展模式,發揮各級專項資金作用,支持企業以 " 境內線上對口談、境外線下商品展 " 等多種方式參加 50 場境外國際展會。組織 " 江蘇優品 · 暢行全球 " 系列線上展會、對接會,提升洽談對接成效。組織不少于 100 場 " 一帶一路 " 沿線國家貿易促進活動。
四、擴大二手車出口業務。積極推動南京市優化二手車出口服務監管,完善售后服務等境外營銷體系建設,穩步擴大二手車出口規模,提升二手車出口質量。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爭取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
五、加強進口促進載體平臺建設。提升進口貿易服務產業、促進消費等作用,爭取新創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支持昆山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優先將示范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納入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范圍,重點支持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外貿企業,力爭 2022 年底試點企業家數和試點業務規模倍增。加快張家港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建設,穩步擴大汽車平行車進口業務。
六、支持保稅維修及再制造業務。支持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內企業開展保稅維修業務,積極爭取將飛機發動機短艙、大型醫療設備、智能機器人等高附加值、低污染物排放產品納入維修產品目錄。支持綜保區內企業探索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產品保稅再制造業務。
七、加快發展跨境電商。推進跨境電商企業品牌化發展,積極研究將跨境電商品牌納入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落實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9810)出口退稅相關舉措,進一步加快出口退稅進度,提升跨境電商出口退稅便利化水平。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相關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八、提升市場采購貿易發展水平。做大做優常熟 " 市采通 " 平臺,充分發掘市場采購貿易潛力,引導中小微外貿主體參與市場采購貿易,壯大主體規模,2022 年實現平臺出口規模翻番、省內聯動注冊主體翻番。加快推動市場采購與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海外倉、中歐班列等業態融合發展,推動海關、稅務等相關政策疊加互促、帶動出口。
九、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擴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加大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承保力度,力爭全年產業鏈承保規模達到 400 億美元。對符合國家級專精特新等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在原有出口信用保險費率基礎上,實施不低于 10% 的階段性降費。優化承保條件,加大對多元化市場開拓的支持力度,力爭買方限額滿足率不低于 86%。對 " 一帶一路 " 沿線國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自貿協定締約國按照 " 總體積極、差異化承保 " 的原則,持續加強承保支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度提高風險容忍度。
十、加大進出口信貸支持。支持銀行機構對于發展前景良好但暫時受困的外貿企業,不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根據風險管控要求和企業經營實際,滿足企業合理資金需求。對銀行機構發放的符合條件的人民幣進出口信貸給予再貸款支持。擴大 " 蘇貿貸 " 惠企數量和放貸規模,為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對保單融資的增信作用,開展 " 專精特新普惠行 " 活動,力爭 2022 年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保單融資增信規模不低于 270 億元人民幣。支持銀行機構依托外貿企業的應收賬款、倉單、訂單,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務。有效發揮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作用,2022 年全省銀行區塊鏈出口應收賬款融資額達到 200 億美元以上,出口上鏈貿易融資率達到 7.5% 以上。加強對重點外貿企業名單制、清單制服務,擴大外貿信貸投放,2022 年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外貿產業貸款增速不低于 12%。
十一、提升中小微企業匯率風險管理能力。持續推進 " 中小微外貿企業匯率避險扶持行動 ",建立 " 政銀企 " 對接機制,促進銀企匯率避險業務對接。組織開展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提升活動,建立企業匯率風險敞口監測機制,引導銀行創新優化外匯衍生產品。用好各類專項資金,推動各地探索建立企業匯率避險激勵機制,提升匯率避險的普惠性。力爭 2022 年全省參與外匯套保避險的企業不少于 10000 家,其中,中小微外貿企業不少于 8000 家,首次辦理外匯套保的企業不少于 3000 家。
十二、優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環境。加大對跨境人民幣結算的宣傳培訓力度,持續開展 " 重點企業跨境人民幣專項推進行動 ",適當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優質可信企業名單。支持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前提下,通過單證電子化審核等方式簡化結算流程,提高跨境人民幣結算效率,力爭全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增速高于進出口增速。鼓勵引導企業在簽訂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或續保時約定以人民幣作為收付結算幣種,不斷擴大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規模。
(編輯 蔣文嘉)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e92c89e780bf92c001b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