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天,一個普通人刷屏全網。
誰?
二舅。
7 月 25 日早 8 點 B 站 @衣戈猜想 更新的視頻《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經過一天的瘋轉,點擊暴漲,朋友圈刷屏。今天,B 站熱一,微博熱搜前三、微博話題 3.8 億閱讀,百度熱搜第一。
今晚 7 點,肉叔點開 b 站,播放量已經過千萬,實時 15w 人在看。
跟周杰倫發《最偉大的作品》那天一樣熱鬧。

就在這潑天的熱度背后,不同聲音出現了。
有人覺得感動,被這千鈞之力的現實感動。


圖源微博(下同)
而有人非常警惕被感動,覺得這種感動是對苦難的美化。

還有人激動地為 " 二舅 " 想好了之后的逆襲之路,直播帶貨。

說 " 美化感動 " 的,肉叔覺得可能真的過慮了,一個人的感動是感動,被數百萬人分貝放大的感動,難道就會變味了?
以及,肉叔也覺得。
就讓感動止步于此,不要再轉發。
二舅的人生,不需要流量贊賞。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讓全網從此認識了二舅。
瘦瘦的,很精神,但左腿有些異樣。
曾是村里的天才少年,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全校第一。
一次發高燒,被隔壁村的醫生扎了四針后 …… 成了殘疾。

圖源衣戈猜想
明明天賦異稟,卻被命運捉弄成了后天殘疾。
沒有讀完高中,被木匠教了 3 天就學會了木工,靠做家具——
養活自己,給家里要出嫁的妹妹置辦體面的嫁妝,給領養的女兒存下了十多萬的房款。
二舅擁有過一段安靜的 " 愛情 ",他亂糟糟的屋子也有人收拾過,他也被人關切過。
女人是隔壁村的,有老公和兩個孩子,二人無話不談,情濃時以 " 家里人 " 身份參與進了二舅的生活。
但最終,家里人還是以各自的方式反對了他們的來往。
女人后來和老公因為煤氣中毒,死在了工地上。
二舅終身未婚。
天才少年老后,在村里成了香餑餑。
他除了會做木工,還會設計房梁、修東西,村子里各家各戶的日用品和家用電器,都是二舅幫忙修理的 …… 還能算卦。

圖源同上
60 多歲的二舅,還獨自照顧著 80 多歲的老母親,去哪里做事都騎著小三輪帶著,閑時還會陪母親去散步。

短短 11 分鐘,承載了二舅 66 年的人生。
很快,視頻得到爆炸式的傳播。
肉叔早上刷到這個視頻的時候,說實話,精神內耗談不上被治好,但確確實實獲得了一種力量。
既為二舅遺憾,也因為這份默默忍耐自我命運的堅韌和坦然而羞愧、自省。
但也得承認,《二舅》有便于傳播的技術優點。
標題:糙中有精,既有戳中現代人心結的 " 精神內耗 ",又用 " 回村 "" 二舅 " 消解 " 雞湯 " 味。
畫面,是在 up 主 @衣戈猜想 回村三天在二舅家拍攝的素材,配上保存良好的各種老物件,讓文本更有說服力。
當然 90% 的時長里平靜,在最后配合升華高亢的 bgm,也有一些增強情緒共鳴的作用。
而最大的功臣,是外甥依靠自己的觀察,以及二舅的回憶寫就的文案。
一共 3868 個字,用詞精準,沒有廢話。
二舅一生過得苦,而描述他的故事文案卻幾乎每一句都在避免哭訴、憤怒、指責。
敘述冷靜,很少情緒濃烈的吶喊。
有天在路上遇到了當年的那個醫生,他跟二舅說," 要是在今天,我早被告倒了,得承包你一輩子。" 二舅笑著罵他一句,一瘸一拐地又給人干活去了。
甚至時不時帶點冷幽默。
因為太老下巴和左手不自主震顫的姥姥,被他形容成每天都在 popping。

二舅那段讓人神傷的無疾而終的愛情,發展經過用一個詞就聊完了。
二舅說謊了,當時有一個隔壁村的女人,有老公還有兩個孩子。不知道是什么樣的契機,二人的關系突然變得非常的熟絡,并很快變得過于熟絡。
配合視頻里,草木蔥郁,年輕人稀少,晚上能聽見敲鑼打鼓只為趕野豬的寂靜小村落和老屋,這份平靜的敘述反而讓人覺得有力。

于是,感動繼續加倍。
這些對視頻、文案的設計,就能等同于對苦難的美化、歌頌么?

圖源微博
誤會了。
視頻爆火后,有媒體采訪原作者 @衣戈猜想。
采訪中,他認證了一件事,視頻是手機拍的,沒有團隊,只有媳婦兒會幫忙,文案花了 2 個晚上寫出來。
不難看出,原視頻幾乎是沒有技術可言的——什么轉場啊 BGM 啊,仔細考究的話,處處是瑕疵。
視頻落點的背景音樂畫風轉變,讓人出戲,這種設計感反而削弱了內容本身的力度,甚至令人覺得有強行升華和煽情的嫌疑。
這種蹩腳的設計,充其量是作者在美化視頻技術的處理不足,而非美化苦難。
什么是美化苦難?
是以贊美消解困難,以感動代替痛苦。
還記得前段時間在短視頻平臺很洗腦的一首歌吧?
聽我說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

圖源 music 鄭在看
所以到底在謝啥?
有人為了表達對核酸檢測人員的感謝,讓小朋友在醫院人員面前跳起了手勢舞,用來伴舞的就是那首《聽我說謝謝你》。
歌舞越跳越離譜,越跳越變味。
一場場舞蹈對面,是無奈和疲憊的防疫人員。

諸如此類的 " 塑料正能量 " 還有讓人真的會謝的《方艙醫院真神奇》。
一個小男孩畫著明顯的口紅和眼線,面帶微笑,用歡快的節奏歌唱。

圖源 WuDuRainBow
不認真聽歌詞,以為是什么快樂兒歌吧?
苦難就是苦難,它不需要渲染,也不需要美化,它只需要被記住。
這是 up 主 @衣戈猜想 在自己頻道做的第一個紀實類視頻,在發之前他沒有想過會火,且已經做好了播放量很低的準備(預估只有 10-15w)。
每一個字都是真實的,甚至還刪改了一些更具有傳奇性的東西。媒體:這個故事的文學性很強,大家比較好奇,二舅的經歷都是真實的嗎?有沒有一些文學性夸張的部分? 衣戈:這里面不光每一個字都是真實的,事實上我還刪改了一些聽上去更具有傳奇性色彩的東西,因為我不想搞得過于 " 一驚一乍 " 了。
而哪怕點擊會很低,他也想要做,只因為他要圓一個心愿。
" 這 30 年我就認識這么一個二舅。"
腿被治瘸了,也沒讀到多少書。
不知道有沒有來過的愛情,因為對方的突然離世無疾而終。
這是一個普通人死磕命運的一生啊。
他帶來的感動,來自于他度過生活每一道關卡的總和。
我們為他遺憾,感念他的堅韌。
可生活殘忍也在于,任何旁觀者,都只能概括他人的苦楚,看到他人的幸存,卻無法真正同感對方其中的掙扎。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個體對抗苦難的遺憾和不公,全在故事里了。
所以被觸動的我們,不需要因為 " 感動 " 而覺得羞愧——
這不過是在時代變遷下,一個個體對另一個個體的共情而已。
可這滿屏的流量,說明了一個最樸素的事實:他被看到了。
在接受界面采訪的最后,up 主 @衣戈猜想 沒有打算讓二舅的故事被拍成電影,不想去農村再找一個人接著采訪再出一期 " 二舅 "。
以及,這個視頻,不要再火了。
對于這個視頻,現在我的期待就是希望熱度盡快下去,不要有任何人找到二舅的住址找過去。
因為再火下去,二舅的生活就會被打擾。
今天中午,就有人私信 up 主建議二舅開直播,仿佛大家覺得流量變現是對一個人最好的獎賞。
或許在內娛,在以流量為生的短視頻圈,它是寶貴的。
可對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流量意味著被打擾。
還記得那個在奧運賽場上奪冠的小姑娘全紅嬋嗎?奪冠后,每天最多時有上百人來全家門口拍照直播,甚至還有人直播帶貨,要把全紅嬋家里的菠蘿蜜給摘走。
人越來越多,開始的熱鬧變成打擾。
不僅吵得家里人睡不好覺,還把全紅嬋奶奶累得摔倒在家門口。去年中秋,全家人都沒敢回來住。

圖源湖北新聞
在橋洞底下讀《易經》的流浪大師沈巍,在名聲大振后認兒子、開直播,一年后,粉絲散去,他也悄悄退網。
重新孑然一身。


圖源澎湃新聞
回到二舅,對于這個智能手機沒咋明白,只能刷刷維修小技巧視頻的鄉村老人,流量加身,誰又能保證,這不會是命運給他的另一層難關?

這個視頻真正的意義,根本就不在于治愈誰的精神內耗。
而在于講述——
讓所有人知道這個世界上,有這么一個二舅在活著,敬畏這樣努力活著的二舅。
盡量呈現出那份殘缺又普通的真實。
能做到這一點,這個視頻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所以到此為止吧。
這一天對于二舅,已經是過去了。
這個世界上第一快樂的人
是不需要對別人負責的人
第二快樂的人
就是從不回頭看的人


今日打工人:王家衛生委員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00d598e9f093ae44f4b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