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部分用戶心中,提到快遞大多會很自然地想到順豐、京東、菜鳥、三通一達等等企業,而那個以綠色為主色系的中國郵政,存在感往往相對較低。
不僅如此,由于快遞業務配送速度慢、服務比較僵化等傳統刻板印象,讓中國郵政一直處于電商快遞鄙視鏈的底層,聲量上遠不如頭部民營物流企業活躍。
不過如今的中國郵政,可能會有些顛覆大部分人的傳統印象。

在最新的 2022 年《財富》世界 500 強榜單中,中國郵政排名第 81 位,在上榜的所有全球郵政企業中排名首位,營業收入、利潤規模兩項指標也均是世界第一。
中國郵政,究竟強在哪?
熱門賽道,郵政"全都要"
先來說說中國郵政近年來的頻頻跨界。
從做奶茶、咖啡到布局社區團購、線下商超,緊跟互聯網趨勢開展電商直播帶貨等等,新消費、電商、零售這幾條熱門賽道,中國郵政在短短的幾年里都已跨界入局。
" 商品已拍,記得順豐包郵哈 "," 寶寶們,我們這里是正規的郵政直播間 "。抖音上中國郵政的各個直播間里,總能看到網友們與工作人員的調侃互動
ZAKER 新聞發現,即便是一個普通工作日的上午,抖音上一眾中國郵政相關的賬號中,也有不少正在兢兢業業地直播帶貨。

郵政的直播間,形式與主流的直播帶貨并無太大差異,銷售的商品大多是分公司所在地的一些特產,或是郵政自有選品體系的商品。
這其中不乏帶貨千萬的佼佼者。例如今年 5 月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郵政成都錦江區分公司的 " 錦江郵政 " 直播間,一個月直播帶貨 GMV 接近 2500 萬;2022 年第一季度,新鄉郵政共實現直播電商訂單 70 萬單,銷售額 1260 萬元等等。
根據多家媒體報道來看,中國郵政的各個直播間或許并不是集團層面的發力動作,而是各個分公司自發做出的開拓嘗試。
不過即便沒有像 " 東方甄選 " 式的爆火出圈,郵政這各有特色的直播間也有利于更多增量的營收和快遞業務,或許也能探索出新的盈利增長模式和曲線。
再來看看郵局咖啡。廈門、泉州、南京、北京,郵局咖啡已經開到了第四城。

復古的綠色郵筒、" 二八大杠 " 自行車與綠色郵差包、各類郵局主題文創產品等等,凝聚了復古、情懷、新奇的郵局咖啡,往往讓人眼前一亮。
值得一提的是,在咖啡之前,中國郵政就已涉足奶茶生意,開設了 " 郵氧的茶 " 線下門店。
8 月初媒體報道稱,中國郵政在成都做起了超市業務,名為 " 蓉郵生活超市 "。
按照郵政的設想,這并非一家簡單的線下超市門店,而會被打造成郵政網點 + 社區團購 + 商超 " 店中店 " 零售平臺的綜合體。另據介紹,郵政計劃在今年開出 105 個 " 店中店 ",并打造 3 個精品 " 店中店 "。
另外中國郵政還入局了文創產業,在成都、廈門等城市開設文創郵局,售賣衍生產品如明信片、筆記本、手辦、潮玩、帆布袋等。郵政也涉足了醫療行業,比如在寧夏地區開設多家中郵大藥房,布局醫療器械、電子產品等。
中國郵政方面也曾公開表示,其服務網絡基本覆蓋全國建制村,是國內覆蓋面最廣、數量最多的農村電商線下渠道,全國共建成 42 萬個郵樂購站點,打造了 " 郵政農品 " 品牌。

按照這樣的 " 整活 " 速度,或許未來中國郵政的存在感將不僅僅停留在快遞業務上,而是會融入人們方方面面的生活場景中。
郵政的傳統,搞副業
實際上從業務生態上看,中國郵政除了郵政業務以外早已有構建了龐大的 " 副業 " 體系,這是其過去二十多年發展而來的成果。

實際進一步而言,這些副業才是中國郵政真正的 " 現金牛 "。
早在 20 年多前,中國郵政的年虧損數額已經到了以億元為計數單位的夸張程度。1997 年甚至達到 179 億元。
1998 年,與中國郵政同根同源(中國郵電)的電信業務宣布分家,自立門戶成立了中國電信。失去了當時盈利的電信業務支撐,中國郵政在 1999 年時又虧損了 154 億元。
為了扭轉虧損局面,中國郵政參考日本郵政企業的發展,開設了銀行和保險等金融 " 副業 "。
在還沒有移動支付的年代,得益于當時的匯票業務,中國郵政成了用戶寄送金錢的主要平臺。加上布局全中國各個地區的線下網點優勢,中國郵政具備了充分的渠道加流量的雙重加持,平臺的銀行和保險業務應運而生。
2007 年,中國郵儲銀行掛牌成立,后續郵政又推出了中郵證券,實現銀行、證券、保險三管齊下的金融 " 副業 " 生態。僅僅一年,金融業務便幫助中國郵政實現扭虧。一直到今天,金融業務仍然是中國郵政最賺錢的業務。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 年中國郵政實現總收入 6645 億元,利潤超過 600 億元。只不過這些利潤大都來自郵儲銀行、中郵保險等。
不過據媒體報道,2020 年中國郵政與 " 送信 " 相關的快遞業務,仍然產生了近 90 億的虧損,還好強大的 " 副業 " 讓郵政輕松填平了快遞業務的巨虧窟窿。
快遞,"賠錢"也得做
許多快遞公司送不到的地方,郵政基本都能送到,這是多年以來用戶和業界的共識。
中國郵政公開的信息指出,其擁有普服網點 5.4 萬個,其中 4 萬個在農村,是國內唯一網點覆蓋所有鄉鎮的中央企業,鄉鎮網點覆蓋率和建制村通郵率均達 100%,是唯一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的企業。
在快遞行業中,各家巨頭為了盈利,往往不愿意做偏遠地區的快遞網絡,或者在前端要收取更為昂貴的快遞費來填補成本。

然而這些民營物流企業普遍不太愿意做的生意,全都被中國郵政所包攬。中國郵政 4 萬個農村網點中,有不少建立在路途遠快件少且交通不便的偏遠山村。
這必然意味著龐大的成本支出。例如為了支撐跨越地形、翻山越嶺的配送人物,中國郵政投入資金配置了海陸兩用飛機,可配送 200 斤重物的無人機等,甚至在汽車無法行駛的崎嶇山路還會出現動用馬匹配送的情況。
中國郵政公布的信息顯示,其擁有覆蓋全國、通達全球的快遞服務網絡,現有貨運飛機 33 架,各類郵政汽車 11.2 萬輛,具備萬國郵聯合作框架下全球 174 個口岸的網絡渠道體系能力等。
顯然,這背后是難以想象的成本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郵政在快遞方面也在變得越來越快。例如 2021 年 6 月《中國郵政快遞報》報道稱,中國郵政正式啟動全面提速,共覆蓋全國 1000 多個城市,將在全國多省市地區實現運郵次日達。
一邊強化主營快遞業務,不斷擺脫 " 又土又慢 " 的傳統標簽,一邊也在加速破圈,不斷跨界整活,中國郵政不斷吸引著用戶及業界的目光。

不過中國郵政雖然在主營業務上具備雄厚實力,但由于多個跨界領域并無天然的強關聯性,此前在一些行業中試水的舉措也曾不被外界看好。
而且目前中國郵政在新茶飲、線下零售、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多個領域的布局,大多處于剛起步的階段,并未顯露出強大的決心和投入,還達不到對各個賽道上原有玩家們構成威脅和影響的程度。
從各個領域的競爭態勢、發展積累等角度而言,中國郵政在多個賽道上跨界的舉動,不管是想要改變目前大眾的固有印象,還是想要成功破圈跑出更多的發展曲線,為主營業務不斷造血,都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不過有金融業務板塊這個強大的 " 現金牛 " 作為支撐,中國郵政的跨界 " 整活 " 之路也能擁有更為寬松的試錯、摸索和想象空間。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曾憲天 實習生 曾沛琳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377b5b15ec0137d68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