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貼吧里有個神奇的吧——鳥吧,這兒是一群鳥類愛好者的聚集地,大家平時在里面都是交流些觀鳥心得。然而每年春夏交替之際,鳥吧的首頁總會涌現(xiàn)出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討論帖:
這是鴿子嗎?請問為什么在我家空調(diào)外機上搭窩 ......
窗臺來了只鳥,這窩搭得可真離譜!
這是什么鳥?竟然在花盆里隨地大小蛋 ......
不用點開帖子,筆者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能干出這種蠢事兒的鳥,只能是它:珠頸斑鳩!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種一眼看過去就不太聰明的鳥,憑借著一股子傻勁,得到眾多觀鳥愛好者的喜愛,由于其平時都是 " 咕咕 " 地叫,所以便人送外號——" 傻咕咕 "!
傻傻憨憨,非常可愛
珠頸斑鳩的傻勁,首先來源于其略帶喜感的長相,尤其是那對小眼睛。在圓滾滾的身體的映襯下,珠頸斑鳩的眼睛顯得并不大,加之虹膜顏色又比較淺,多為橙色或橙黃色,也有部分是粉紅色 ,導(dǎo)致瞳孔和眼球之間有著很明顯的間隙,這種面相被稱為 " 四白眼 ",給人的感覺就是傻愣愣。

圖片來源:Macaulay Library
不光長得傻,珠頸斑鳩的鳥類迷惑行為也不少。
飛得好好的,突然一個轉(zhuǎn)向,結(jié)果撞上玻璃窗、廣告牌還不算啥,個別傻咕咕甚至直接往行人身上撞,只留被撞的網(wǎng)友在那原地懷疑人生。

圖片來源:百度貼吧
并且珠頸斑鳩還繼承了鳩鴿科 " 不怕人 " 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城市里諸如麻雀一類的小鳥在覓食時,一看到有人靠近就會立馬拍拍翅膀跑路,而珠頸斑鳩則往往會像傻狍子一樣,先梗著脖子看看這人到底想干嘛,動作不大的話就埋頭繼續(xù)吃。在國內(nèi)的一項研究中,珠頸斑鳩表現(xiàn)出的對人為干擾的耐受性,竟然與喜鵲這樣頭鐵的鴉科大佬相當,實在是令人佩服。
珠頸斑鳩干過的傻事還不止于此,它們搭鳥巢的 " 高超技巧 " 同樣也是一絕。作為鳥類中首屈一指的 " 擺爛大師 ",珠頸斑鳩搭的窩,說是爛尾樓都有點抬舉它們了,基本上只要能看出來是個巢的形狀,就算是豪宅。
因為絕大部分時候,珠頸斑鳩的巢長這樣 ......

圖片來源:微博 @華美極樂鳥
以及這樣的 ......

圖片來源:微博 @華美極樂鳥
個別鳩,還會直接在人家花盆里 " 隨地大小蛋 "...... 這些巢別說遮風擋雨了,光是看它們坐在樹枝上就感覺硌得慌。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可就是這樣一種大家嘲笑為 " 能活下來全憑運氣 " 的傻鳥,卻是鳥類適應(yīng)人類社會的典型,是城市中繁衍生息得最好的鳥之一。所以千萬別小瞧了珠頸斑鳩,它們小小的眼睛里面,或許藏著某些大智慧呢~
戴珍珠圍脖的野鴿
在深入探究珠頸斑鳩的 " 大智慧 " 前,咱還是得先對這種鳥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為我國南方地區(qū)極為常見的一種城市鳥類,珠頸斑鳩常常被大伙兒稱作 " 野鴿子 "。這也難怪,傻咕咕與家鴿的確是親戚關(guān)系,二者同屬于鴿形目,鳩鴿科,從體型到生活習(xí)性上都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但一個 " 野 " 字,也意味著珠頸斑鳩還是有所不同的。
珠頸斑鳩最為顯著的不同,從它的名字就能看出來—— " 珠頸 "。這種外觀灰不溜秋的鳥普遍體長在 30 厘米左右,個頭與鴿子相似,遠看確實有點兒傻傻分不清。但只要稍微靠近些,就能發(fā)現(xiàn)這小家伙那是相當?shù)挠斜孀R度,它的頸部兩側(cè)密布著白色斑點,仿佛披著一條由珍珠織成的圍脖,鳥如其名。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 " 珍珠圍脖 " 只有成年鳩才有,是傻咕咕從青澀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

圖片來源:Macaulay Library
珠頸斑鳩的另一大不同,則是它喜歡在地面活動的習(xí)性。與在古代承擔送信工作的家鴿不同,珠頸斑鳩的飛行能力非常弱。相關(guān)研究顯示,珠頸斑鳩平均飛行高度只有 5.8 米,最高也不過 12.2 米,并且飛行時長也不持久,是個十足的 " 走地雞 "。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珠頸斑鳩喜歡在公園草坪上踱著小碎步覓食,看到人來了也不立馬飛走,人家只是真的不擅長飛行罷了 ......

正在地上覓食中的珠頸斑鳩
圖片來源:Macaulay Library
與珠頸斑鳩長得像的,除了家鴿,還有火斑鳩和山斑鳩,都是國內(nèi)很常見的城市鳥類。這兩個家伙長得更像,經(jīng)常被人搞混。
山斑鳩與珠頸斑鳩體型類似,區(qū)別在于翅膀上非常明顯鱗片狀橙色紋路,所以又被叫做 " 虎紋斑鳩 ";而火斑鳩則要明顯小上一號,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后頸的半圈黑色領(lǐng)環(huán)。

山斑鳩(左)和火斑鳩(右)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家以后見到 " 野鴿子 " 在小區(qū)草坪上尋找草籽時,可別再叫錯名字了!
傻咕咕的立足之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森林、草地、河流、湖泊這些原本屬于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正在逐漸被人類占據(jù)。很多鳥類都不太能忍受在鋼鐵水泥叢林中的生活,但珠頸斑鳩是個例外,它很好地適應(yīng)了人類社會,活得相當滋潤。
這種看起來傻乎乎的,還不太善于飛行的鳥是怎么做到的呢?總結(jié)起來就是——隨遇而安。
首先食性的方面,珠頸斑鳩作為純粹的植(雜)食鳥類,一點兒也不挑食。從稻谷、玉米、小麥這些農(nóng)作物種子,到樟樹、楝樹、薔薇這些城市常見綠化喬灌木的種子,乃至蠅蛆、蝸牛、昆蟲這些軟體動物,就沒有它不吃的,在某些地區(qū)甚至還觀測到珠頸斑鳩偷吃貓糧和狗糧。如此隨遇而安的食性,使得珠頸斑鳩在城市里的食物來源相對充足,受季節(jié)性影響很小。
并且珠頸斑鳩的消化能力也相當不錯,可以很好地吸收食物養(yǎng)分。國內(nèi)的相關(guān)研究表明,珠頸斑鳩腺胃復(fù)管腺里面的竇上皮細胞、肥大細胞和嗜銀細胞共同締造了一個強大的消化系統(tǒng),既能調(diào)節(jié)胃腺消化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也能構(gòu)建較為完善的黏膜防護屏障,用于抵抗應(yīng)激和病原微生物,使其能應(yīng)對各種食物的消化。

一只珠頸斑鳩正在吃疑似狗糧的東西
圖片來源:Macaulay Library
更為可貴的是,喂養(yǎng)幼鳥對成年珠頸斑鳩也相對容易。繼承了鴿形目典型的以 " 鴿乳 " 育雛的習(xí)性,珠頸斑鳩幼鳥剛孵化出來的那幾天,親鳥嗉囊腺會分泌一種富含蛋白質(zhì)的物質(zhì)來喂養(yǎng)它。當小斑鳩稍稍長大一些后,親鳥則直接將食物分解成半消化的植物性食糜喂給它。與那些需要用蟲子育雛的鳥類比,珠頸斑鳩喂養(yǎng)幼鳥簡單多了,即使在蟲子蟄伏的時候也能順利撫養(yǎng)長大。
除了很能吃,傻咕咕在繁殖上也是一把好手。
珠頸斑鳩幾乎全年都在發(fā)情。從下方的統(tǒng)計圖不難看出,每年的 4~8 月是珠頸斑鳩的繁殖高峰期,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每當春夏交替之際,貼吧總會涌現(xiàn)大量有關(guān)珠頸斑鳩筑巢的討論帖~甚至在有些地區(qū)的秋冬季節(jié),也時常能聽見雄斑鳩亢奮的求偶叫聲。

珠頸斑鳩繁殖的年度周期
圖片來源:Macaulay Library
有意思的是,雄斑鳩求偶時會在雌性旁邊點頭鞠躬,嘴里還會發(fā)出討好聲音,極其魔性 ......

二傻子無疑了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而傻咕咕在人們的窗臺、花盆等地方筑巢,則是最具 " 大智慧 " 的操作。一方面盡管鳥巢有點不講究,但充分利用周圍有利地形遮風擋雨,營巢期也因此縮短了,可以盡快進行產(chǎn)卵,大大提高了繁育效率;此外珠頸斑鳩在人類環(huán)境進行繁育,可以借助人類的庇護,有效避免紅隼等天敵的侵害,幼鳥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正所謂 "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
并且大部分被珠頸斑鳩霸占陽臺的網(wǎng)友,還是很縱容這個家伙的,會時不時給它投喂點吃的,非常有愛了!
如今,原本只是在南方地區(qū)常見的珠頸斑鳩,最近幾年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在吉林長春等東北地區(qū),對城市環(huán)境對適應(yīng)能力讓人佩服。這么厲害的咕咕,你還會覺得它傻嗎?
給傻咕咕們留一份善意
隨著田野退去,高樓拔地而起,我們的城市再也不是那個可以任由鳥類翱翔的樂土,但珠頸斑鳩們卻從未離我們遠去,實在是這鋼鐵水泥叢林中的一種美好。
所以請善待這些可愛的生靈,不要去驚擾它們的繁衍生息,有能力的話也可以為它們提供一個遮風避雨的去處。或許有一天,你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陽臺上多了一對珠頸斑鳩鄰居,正瞪著圓圓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屋內(nèi)。當然,還有它們的 " 擺爛 " 巢。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45c3a8e9f09673d1d4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