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了。
湯唯的新片,終于上線了。

圍繞它的光環太多:
戛納大獎,選送奧斯卡,大導樸贊郁時隔六年回歸銀幕之作 ……
但,盛名之下,究竟如何?
魚叔也迫不及待地驗了貨。
看完之后,心情卻相當復雜。
具體為何,咱們細細說來——
《分手的決心》

戛納放映結束后,導演樸贊郁說笑道:
「感謝大家來看我這部又長又枯燥又老套的電影。」
的確,影片的故事并不新鮮。
男主海俊(樸海日 飾),是負責一起墜崖命案的刑警。

女主瑞萊(湯唯 飾),則是死者的妻子。

她前來警局認尸。
但反常的是。
瑞萊對丈夫的死既無意外也不悲傷,甚至還偷偷憋笑。
并且很快摘掉戒指,若無其事繼續生活。

這讓海俊產生了懷疑。
他決定偷偷監視瑞萊,尋找線索。
就在多次看與被看之間,愛情先于真相到來了。

然而,這段禁忌之戀并未溫存多久,就被迫結束。
而瑞萊又很快卷入了另一起命案 ……

懸疑愛情,觀眾并不陌生。
從希區柯克的《迷魂記》到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許多電影都迷戀于偵探與女嫌疑人的糾纏。

那《分手的決心》魅力在何處?
湯唯。
一直以來,觀眾形容湯唯時總會用一個詞。
氣質。
湯唯的演技或許備受爭議,但氣質幾乎成了共識。
這種難以言明的縹緲感受,卻為她贏得了大導演們實實在在的青睞。
電影籌備伊始,樸贊郁御用編劇鄭瑞京就直接言明:
「如果不是湯唯演的話,我無法寫愛情電影。」

來源 B 站:看韓影 i
導演本人,早被《色,戒》中的王佳芝迷倒。
影迷心態求合作。

來源 B 站:畫外音 voice_over_
于是,這成了一部為湯唯量身定制的電影。
用 138 分鐘,說透了一個問題:
當我們談湯唯的氣質時,我們究竟在談什么?
*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 *
片中的瑞萊,是一個弒夫的危險美人。
這與湯唯一以貫之的銀幕形象并未有太大出入。
《晚秋》中的安娜,因愛弒夫入獄。

《色戒》更不必說,「弒夫」直接就是任務。

但這股血腥氣放在湯唯身上,就憑空多出許多曖昧風情。
首先是天真。
電影里,死者指甲中發現了殘留瑞萊的皮膚碎屑,海俊以此質問。
為自己辯護時,她表情無辜,語氣委屈。
讓海俊的嘴角止不住上揚。

為了自證清白,瑞萊說自己身上的傷痕不止一處。
于是掀起裙子,展示大腿上的血痕。
邊說沒關系,邊讓海俊拍照。

這種無辜看似坦蕩,實則是一種絕殺的性感。
欲望不僅藏在掀開的裙子里。
也藏在不知是真是假的靦腆中。
直接讓審訊室變成了二人的調情現場。

同時,這種性感被內斂的性格放大。
瑞萊的殺夫動機,是家暴。
長期被打致使她肋骨、鎖骨多處骨折。
身體隱秘處全是淤紫。
隱私部位還被刻上丈夫的姓名,來宣告變態的占有欲。

但所有痛楚,瑞萊只字未發。
如果不是作為嫌疑人接受警方身體查驗。
這份委屈不知何時才能重見天日。
但越是不說,越是神秘,越是引人探究遐想。
海俊用來監視瑞萊的望遠鏡,也是導演給觀眾安排的偷窺鏡。
當人凝視瑰麗的危險,不小心就會沉淪。
海俊本想找尋瑞萊的犯罪證據,但關注點逐漸跑偏。

這樣的凝視,催發出疼惜。
海俊越來越關注瑞萊的生活。
不知不覺間就已越界。
質問出「為什么和那樣的男人結婚」這種不符合刑警身份的話。

甚至連監視時偷拍瑞萊的照片。
也因為覺得「很漂亮」,而釘在未結案件木板上不舍得取下。

天真無辜、內斂神秘、性感又危險。
導演編劇將湯唯吸引他們的特質數倍放大。
放在角色身上,將其推向瘋狂的邊緣。
而這種瘋狂,依舊是帶著血腥味的。
她「貼心」地打掃第二任丈夫的被殺現場。
是出于擔心海俊看到血會怕的愛意。

還貢獻出了病嬌情話:
「想跟你面對面說句話,總是得發生個殺人案吧。」

這種愛意讓海俊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但也如同走鋼索一般膽戰心驚。
站在懸崖邊背對瑞萊時,竟不知不覺間抱了必死的決心。

但如若僅憑高段位的推拉與曖昧。
《分手的決心》實在略顯單薄。
連觀眾都打趣道:
「沒有什么分手的決心,都是男人愛上湯唯的決心。」

所以樸贊郁以其獨有的「變態」才華為故事賦魅。
用各種炫技般的鏡頭切換與場景調度帶來試聽上的快感。
也讓沉湎于愛情的美人,徹底沾染上蛇蝎的毒液。

為了讓瑞萊下定分手的決心。
還特意為其安排了本世紀最浪漫的隕滅方式。
結局如何,留給大家去一探究竟。
湯唯的魅力,成為《分手的決心》誕生的絕對性前提。
片內片外,她自始至終都保留著中國人的身份。
中文臺詞含量更是相當之高。

來源 B 站:畫外音 voice_over_
但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
片中的中國元素,不止于此。
還出現了一個令人十分意外的典故——《山海經》。
片中出現的道具書經過精心設計,并由湯唯本人手寫注解,可見其重要性。

在大眾印象中,《山海經》更多時候是記載奇珍異獸的典籍。
但在電影中,它被拆解成了山與海的概念。
搭配《論語》中「智者樂山,仁者樂水」的名句。
成了比湯唯更重要的電影基石。
《山海經》在片中出現的方式十分隱秘。
但每一次出現,都頗有寓言色彩。
比如電影開場不久,海俊偷窺瑞萊的護工工作。
彼時她手中的讀物正是翻至《羽山》篇的《山海經》。

為何是《羽山》?
《山海經》中記載:羽山下多水,山上雨量充沛,不長草木,有很多蝮蛇。
天帝孫子鯀偷竊息壤治洪,被殺死在羽山附近。
而瑞萊的首任丈夫,正是死在山下。
個中關系,不言自明。
不僅如此,《山海經》也在暗示瑞萊的命運。
瑞萊之所以能成為優秀的護工,是因為曾在國內照顧過重病的母親。
病床之上,瑞萊也在為母親講述《山海經》。
這是她的來處。

母親懇請瑞萊殺死自己,將骨灰帶去外公的埋骨之山。
這是她的去處。
雖然歷盡艱辛完成了母親遺愿,但瑞萊從不喜歡山。
在編劇對《山海經》的解讀中,山不僅代表實體的山脈。
同時也是象征山一樣性格的人。
利爪硬殼,擅長在這世間爭斗攀峰。
而海一樣的人,正如真實的瑞萊。
濕潤柔軟,卻常常不得不在世間磋磨。

瑞萊渴望回到大海之中,實質是想還原本真。
所以她房間里的墻紙是海浪。
手機殼、記事本也是藍色的潮涌。

但她不得不在各種山石般的男人之間流淌碰撞。
被第一任丈夫家暴。
被第二任丈夫利用威脅。
而兩個男人的死法,甚至也照應了山與海的主題。

對于瑞萊來說,同樣喜歡海的海俊,看似成了唯一的柔軟。
但瑞萊的愛情,終究不敵海俊身為刑警的尊嚴與驕傲。
海俊身上保留著山世界的攻擊性。
又終究不敵瑞萊強大的吸引力。
山海之間的碰撞,將電影故事在二人的拉扯中變得更加精彩。
這一點,從電影海報上已經可以窺得一二。

編劇透露,初版結局是海俊找尋瑞萊追至海邊。
為了成全海俊的尊嚴,瑞萊做出了意想不到的抉擇。
而等到海俊從瘋狂追逐的行為中回過神來。
才發現自己已經逐漸淹沒在海中。
雖然電影的正式結局并未采用這一版,但也足夠震撼。
瑞萊如潮汐般靜靜消失無影蹤。
留給海俊崩塌的世界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注腳。

以中國演員、中國典籍為基石的《分手的決心》。
讓韓國電影在國際上取得了更大的聲量。
但同時,片中湯唯以外的中國元素卻鮮少被人提及。
這樣的事實,讓魚叔心里五味雜陳。
一方面,為《山海經》還能有此番再創作而欣喜。
另一方面,也不免有些遺憾。
而這樣的遺憾,遠不止《分手的決心》。
去年,電影《茲山魚譜》的出現,就已經讓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茲山魚譜》是一部典型的歷史文人電影。
貶官丁若銓,從廟堂被發配至邊遠落后的漁鄉。
「見眾生」的生活,讓丁若銓對當地豐富的魚類產生了興趣。
他企圖編纂一部魚類圖譜。
礙于經驗受限,丁若銓與想讀書入仕的漁夫昌大協議。
用自己深厚的儒學積累,交換昌大扎實的魚類知識。

電影在亦師亦友的二人相處、爭論、背離、和好的故事發展中。
呈現貶官文化以及對儒學兩面性的反思。
甚至在心遠地偏之處,真正「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然而反溯歷史,中國才是儒學淵藪,貶官文化發源地。
例如放逐乃作神篇《離騷》的屈原;
貶官成就現實主義詩史的杜甫;
一生流離動蕩卻成《赤壁賦》的蘇軾。

坐擁如此豐富燦爛的文化資源。
中國電影的槍口卻已啞火太久。

如果說《茲山魚譜》的歷史題材,是因韓國本就而深受中國儒學影響才得以創作。
那像《分手的決心》這類懸疑片,本應是歐美黑色電影的延展。
但卻早已逃脫出固有框架,反而意外地運用中國典故解讀出意蘊悠長。
這樣的創新力我們為何只能遙望?
究其原因,其實就是對傳統文化的輕視。

《神奇動物 2》中的騶吾
就拿《分手的決心》來講。
其中對于《山海經》的再解讀,看似只是在字面意義上拆分成了山與海。
但實際上是對其深層含義做了追問。
《山海經》本是一部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分《山經》與《海經》,其下又有細分。
內含上古時期歷史人文、地理風俗、神話宗教、乃至醫學科技等諸多內容。
地緣不同,天地人獸樣貌性情也天差地別。
實則并非單一的怪物百科。
看似是韓國在創新,但我們又何嘗不是自我局限了視角?

來源 B 站:畫外音 voice_over_
近十年,國產影視也在挖掘《山海經》。
但不得不承認,真正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還未出現。
大部分只是取幾個著名的異獸形象進行還原,用以裝點玄幻大片。

《長城》中的魔改版饕餮
背后還是開采大 IP 的商人思維。
少了藝術創新的創作者思維。
以至于,各種經典 IP 被肆意剝削,衍生一系列掛羊頭賣狗肉的亂象。
例如雷劇《山海經之赤影傳說》,打著《山海經》的旗號拍的還是爛俗古偶。
豆瓣評分 3.9 分,怨聲載道。
還陷入了抄襲爭議。


文化領域的殘酷現狀就是如此。
自身不發聲,其實是在讓出發聲渠道。
我山之石,被他人用以攻玉。
說到底。
中國電影用不好的,又何止一個湯唯。
全文完。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51bb48e9f09130124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