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一直是難解的社會現象。
最近,網上又出現了好幾起相關事件。
先是童星邵一卜疑遭校園欺凌跳樓。
后有甘肅一女生,遭到另外兩名女孩及一名男孩連續扇巴掌。

魚叔最近也看了一部關于霸凌的韓國新片。從其中得到不少反思。2017 年就已殺青,卻因尺度過大,被雪藏了五年。直到今年才得以上映。今天,我們就借這部影片,再一次深思校園霸凌的根源。《想見你父母》

本片的卡司不俗。主演是韓國國民級老戲骨,薛景求。和崔岷植、宋康昊并列忠武路演員三駕馬車,代表作包括《素媛》《綠洲》《薄荷糖》《茲山魚譜》等。

另一位女主演,文素麗,也是實力擔當。兩人曾在《薄荷糖》《綠洲》等片中有多次合作。

電影雖然在豆瓣評分一般。但視角很獨特。因為它與其他故事不同,將目光聚焦在了校園之外——家長的身上。故事發生在韓國一所頂級高中。一名學生小金,突然投湖自殺。雖然被幸運地救了過來,但送到醫院后一直昏迷不醒。

事發前,小金給班主任留下了一封信。自述了他被四個同學霸凌的遭遇。并將這四個同學的姓名,一一道明。而薛景求飾演的姜律師,他的兒子小姜,也位列其中。

霸凌的學生什么樣,影片暫未揭開。而是先向我們展示了四位家長的身份和性格。除了姜律師外,其他三方家長分別是:醫院院長,前警察廳廳長,本校的一名數學老師。

聽完指控信后,家長們沒有絲毫關心受害學生的情況,也沒有任何反思自己孩子教育的問題。而是立即撇清關系,轉移矛盾。院長是四位中最飛揚跋扈的一個。聽完指控信件,直接跳了起來,毫無緣由地質問老師:「為什么我兒子的名字會在里面」

然后,彰顯一番自己兒子的「道德」和「愛心」。「我兒子,可是每個月堅持捐錢的好孩子」

廳長則冷靜地質問學校:這種霸凌現象,有沒有先例。言下之意,這可能是學校的責任。

圓滑的數學老師,自然立馬否認。緊接著用委婉的語氣,將目標轉移到新來的臨時班主任身上。他特別強調,新來的班主任是合同制的。言下之意:沒入編,不靠譜。

院長附和了一句。「居然讓這種人當班主任」話鋒一轉:那個孩子是不是也有問題?

數學老師順水推舟。再次委婉地指出,這個小金是作為「社會關懷對象」進的學校。言下之意:沒背景,家境差。

太極打了一輪又一輪。皮球踢了一圈又一圈。但也都是空說無憑。在場的只有熟讀法律的姜律師,在理智、嚴謹地琢磨事情的關鍵。首先,他強調,還沒經過調查,孩子不能被定罪。

其次,他主張:受害學生醒來之前,信件不要公開。以免孩子們受到輿論的影響。而且要交由校長保管,班主任太年輕,不靠譜。

同時,他還強調,這是一封信。受害者沒死之前,這封信還未生效為遺書。

最后,他要親自處理最重要的一環——證明兒子的清白。潛入受害學生的宿舍,尋找證據。然而,他最終找到的,確實一個血淋淋的罪證。

霸凌,切實存在。在受害者小金的手機里,存著各種不堪入目的視頻。畫面里,小金被扒光了衣服,站在鏡頭前瑟瑟發抖。三個孩子瘋狂地對他進行欺凌。而姜律師的兒子,小姜,則負責在一旁錄像。

他們朝著小金扔酒瓶。如果被躲過,還會變本加厲。沖上前拳腳相加,在他頭上倒可樂,并逼迫他當眾撒尿。

他們還會闖入建宇家中。用狗鏈拴住他的脖子,牽著他四體爬行,命令他舔食地上的食物。膽敢不從,就舉起小刀割傷他的手腕。

看過視頻,家長們一陣沉默。數學老師開始旁敲側擊地問,誰是主謀。言下之意:咱們要推出一個替罪羊。


其他家長自然不同意。于是,他們只能聯合起來,想辦法平息事件。第一步,銷毀證據。本來,校長就希望此事不要聲張出去。
數學老師則進一步投校長所好,答應捐一棟學生度假民宿,給校長添一筆政績。從而討來遺書,付之一炬。

第二步,賄賂人證。一個人證是班主任。校長拋出了一份正式編制,希望她能再也不過問,遺書的事情。

另一個人證,是受害者的好友。她曾偷看到小金被霸凌的現場。院長直接給出了一張大鈔,讓她守口如瓶。

第三步,轉移受害者。院長的醫院醫療條件更優越,也便于看管照顧。他主動提出接收受害學生治療。但,這并不是出于內疚。而是希望他一直作為植物人活下去。醒來,不行;死了,也不行。

然而,天不遂愿。家長們的計策,最終落了空。小金死了。班主任不堪良心的拷問,拒絕了校長的收買,將真相告訴了金母(文素麗飾)。并向社交媒體曝光了學校丑聞。

隨著輿論的發酵,上級部門決定立案調查。但姜律師依然有信心。小金的遺書和手機已經被銷毀,案件最關鍵的證據缺失。而且別忘了,四位家長中,有一位警察廳前廳長。雖然已經退休,但依然在警局有影響力。只要所有孩子否認,就能渡過危機。

然而,形勢發展,突然超出姜律師想象。在審訊室時,警察就指出,小姜是唯一的霸凌者。「你不是還劃過他的手腕嗎?」

到了法庭上,另外三個孩子統一口徑,將小姜描述為唯一的霸凌者。而自己則是被害者的好朋友,是見義勇為的好孩子。

就連唯一的證人也被收買。指認只有一名加害者。

原來,另外三個家長早已串通一氣。姜律師的兒子早已被設計為替罪羔羊。「這場游戲,必須再死一個人才能結束。」

為了替兒子辯護,姜律師開始搜集證據。線索逐漸明晰,真相也開始浮出水面。答案卻令他愈發心痛。因為,小姜,也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從一年級起,小姜和小金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們有很多開心的合照。


然而,小姜開始遭受三個同學的霸凌。小金看在眼里,不愿最要好的朋友遭受屈辱。于是向班主任告狀,結果被霸凌的三人看見。從此之后,他們將告狀的小金,當成新的霸凌對象。同時,逼小姜加入他們的霸凌隊伍,為他們錄像。

了解到真相后,姜律師感到自責。在此之前,他認定兒子就是霸凌者。于是堅定地站在其他家長的陣營。一次次銷毀證據,假裝悲劇從未發生。直到兒子被拖入深淵,他再無法置身事外。

他找到了證人,希望她能夠改口說出真相。然而證人卻已經受賄,是來自對方三倍的價錢。這筆錢,斷然是姜律師給不起的。

好在,這段對話被姜律師錄了下來。成了他扭轉局面的關鍵證據。

案件以姜律師勝訴告終。三名施暴者被送進了教改所。他的兒子則洗脫了罪名,重返學校。生活看似又回歸了正軌。直到他無意間看到了兒子拍下的一段視頻。影片來到了第三次反轉:他的兒子才是殺死小金的真兇。

原來,小金本是要去自殺的。無盡的折磨,好友的背叛,已經讓他陷入崩潰。但小姜卻攔下了他。攔下他,不是出于善意,而是因為自私——如果小金死去,他又將重新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對此,小金冷冷地對曾經的好友說了一句:「跟他們比起來,你更壞。」

看到昔日好友鄙夷、厭惡的神情,小姜徹底被刺激。動了殺氣。自始至終,小姜從未感恩過小金對他的幫助。反而將小金受到霸凌的原因,歸結于他自己:「都是你的錯,只要你沒跟班主任告狀」實際上,這也說明了霸凌問題之所以長期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推卸責任。

而這一切,也恰恰是從家長身上延續下來。校園霸凌,絕不只是孩子之間的問題。《想見你父母》中最大的矛盾,恰恰來自校園之外——階級。三個施暴的孩子,都出身上流社會。法庭之外,他們早已打通了關系。從學校到警方,再到法院,都在掌控之中。所謂的無辜與善良,只是用權力支撐起的遮罩。

他們以為這是一種保護,能讓孩子遠離丑惡。但,正是他們的行為助長了霸凌的發生。得知小金死后,三個少年悠然自得。坐牢對他們來說就像度假一樣。因為,總有人能為他們擺平麻煩。

小姜的受害與加害,也正是姜律師的投影。在影片開頭,姜律師遇到一群律師團,忙不迭彎腰致意。其中的主力律師卻視而不見,反而教導新人。「別跟他說話,他是鄉巴佬。」

他始終將自己置于謙卑的地位,一味地向強者諂媚。社會上,父親點頭哈腰。學校里,兒子也成了被欺凌的對象。遭到出賣后,姜律師曾找到對方家長對質。他不理解,自己明明已經做得很好。「為什么偏偏是我兒子?」

對方只是冷笑。這個決定是由他兒子決定的。「他說就是煩你兒子,我也一樣。」

只要迎合強者,就能自保,——這是姜律師父子共同的觀念。所以一再隱忍,成為別人的棋子。這也是片名叫「想見你父母」的緣由。孩子們心中的善惡觀和社會邏輯,從來都是繼承于大人們。

全文完。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f12927f780b1675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