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馬思純被評為 " 最美逆行者 "。
安在她身上,并不是夸贊之詞,而是犀利的嘲諷。
一方面,是馬思純駕著 300 多萬的豪車扔垃圾的視頻曝光。
等紅燈時,她一邊和旁人聊天,一邊自然地往車窗外扔垃圾。

另一方面,她被拍到逆向行駛。
逆行+亂扔垃圾+公眾人物,消息都足夠爆了。
毫無疑問,馬思純就上新聞了。

官方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很顯然譴責的是馬思純。
緊接著就等來了馬思純的道歉,她保證日后不會再犯錯了,請大家監督。

身為公眾人物沒有以身作則,拎出去都要被當成反面教材。
這本該嚴厲指責,但馬思純微博的評論區畫風卻異常怪異。
往下翻,居然發現有好幾條這種奇怪言論:
" 普通人也會亂丟垃圾,就因為她是公眾人物嗎?"

這種話沒有十年腦血栓都說不出來。
有些粉絲居然覺得大眾是在欺負馬小姐,難道你不遵紀守法還能冤枉你了?
還有粉絲仍然繼續洗白,認為圈里又不是只有她一人這樣做,大家是針對她而已。

這是個人的事,但由于馬小姐是公眾人物,影響極差。
公眾人物在公眾場合的行為無小事,所以必然要接受大眾的監督。
勿以惡小而為之,犯了錯就要及時改正。
然而更離譜的是,馬思純最高贊的評論。
" 馬姐醒醒,別戀愛腦了。"

???
違反交通規則跟戀愛腦有什么關系呢?
不遵紀守法的人,挨打就要立正,而不是用戀愛腦的借口為自己開脫。
這種奇葩的控評做法,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自己有錯在先,反倒是將錯誤推脫到他人身上,又或者故意轉移視線,好讓大眾去淡忘自己本身的錯誤。
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事。
更何況,馬思純的新戲《斷橋》正在上映。
此時曝光這種負面新聞,對整個劇本和另一位主演王俊凱是否公平?

之前,馬思純和白敬亭合作了《你是我的城池營壘》。
口碑和熱度都很不錯,觀眾磕 cp 也磕得很上頭。
但此時馬思純曝光了渣男男友,網上一片罵聲。
如今新電影上映后,馬思純張哲軒官宣的話題又上了一把熱搜。

每次戀情官宣都要卡在電視劇和電影上映之時,借此炒作一番。
上次是戀情曝光,這次馬姐是違法違紀上熱搜。
作為一個女主,全都是負面的評論,敗壞一批又一批路人緣。
白敬亭和王俊凱:我真的栓 Q。

演員講究合作共贏,但是馬姐的操作一次次拖累對手演員。
怪不得網友說 "一個被窩睡不出兩種人 "。
除了違法違章的操作,最為受到爭議的就是她男友的操作了。
沉靜許久的馬姐,帶著粉絲的希望終于出來營業了。
她對新電影很重視,在粉絲群里努力號召眾人去看電影。
并且還曬出了減肥成功的視頻,表明自己為了角色下了不少功夫。

她甚至強調這是生病以來第一場戲,對自己極為重要。
希望粉絲們可以多轉發評論,幫忙沖一沖熱搜榜。

可以看出馬思純的重視程度,真心希望能夠做好。
然而她男友的謎之操作又上了熱搜。
雖然網友已經見怪不怪,但依舊覺得震撼。
她男友微博上發了一張裸照。
配文慶祝自己三十而立,順便祝福攝影師的電影票房大賣。

不僅沒有艾特馬姐,就連姓名都不配擁有。
還是第一次見識這種新穎的慶祝方式,沒有電影海報,只是炫自己的身材照。
更奇葩的是,馬姐自己樂呵呵地跑到人家評論區留言。
主動認領攝影師身份并且表示謝謝。
然而,張哲軒幾乎回復了所有人的祝福,唯獨沒回復馬姐。

一個讓人如此下不來臺的男友,這時候不分更待何時呢?
粉絲看了扎心,路人直接沒眼看。
馬姐一邊下場求粉絲多點幫忙宣傳,自己的男友又搞一出騷操作,發裸照官宣 ......
讓人匪夷所思。
正常明星的官宣都是艾特對方,或者直接大大方方給大家介紹 " 這是我女朋友 "" 你好,我的女孩 " 等等。



路人看了直呼好甜,希望能夠長長久久。
但是馬姐男友的操作,讓人覺得有些晦氣,尬到摳腳。
奈何馬姐對他愛得深沉呢?
縱使男友私生活亂、油膩裝 X、沒有素質,負面評價如排山倒海般涌來,但是馬姐依舊沉溺于愛里。

不管外界的反對聲音有多大,馬小姐都要飛蛾撲火。
網友拿著大喇叭喊 " 姐姐快逃 " 時,他們這對被拍到從國內到國外互動更加親密、恩愛有加。

甚至還傳出了 " 一起見家長 "" 結婚懷孕 " 的消息。
網友從勸分到尊重祝福,一路看著馬姐沉淪下去。
其實從她過往的對象來看,能看得出來馬姐喜歡的類型都是個性不羈的。
和歐豪在一起時爭議很大,兩人合作電影《左耳》,歐豪嫌棄馬思純胖,甚至用 " 慘不忍睹 " 來形容她。

自此,歐豪就帶著她減肥。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歐豪教練的帶領下,她成功瘦了 20 斤,這是她 20 年來都瘦不下的肉。
她還很感激歐豪。

但她談及過往的感情時一直哭。
她認為自己的夢碎了,不是相愛的人就能在一起。

作為 30 歲的女性對愛情的幻想還停留在書中歌中,不免有些天真。
直到后來找到了玩搖滾的男友張哲軒,即使風評很差但她完全不在意。
她喜歡的就是他那種我行我素、瀟灑自我。
因為她追求的是那份內心的自由。
因為從小家教比較嚴格,做任何事情都得通過家人同意,連養一個小動物都會被拒絕。

她很怕跟別人發生爭執,常常在意他人的想法。
長期下去,她生病了。

因為吃藥的原因身材變胖了,粉絲也很心疼她。
因此更加希望她找的男人是靠譜的,能真正對她好。
可是事與愿違,她喜歡的人往往是眾人難以接受的。
慢慢地,大家從心疼到無感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事情逐漸變味了。
她也經常會在鏡頭前反復提及自己生病的事,無論是上綜藝還是采訪,都有說到自己的情緒不好。



大家的觀點都一樣,生病了就好好養病,希望越來越好。
但是馬姐的身份是一個演員,觀眾對影視作品也是有評判的權利。
可是她除了《七月與安生》外,后面的作品口碑都反響平平,甚至差評不斷。
飾演一個歷經滄桑的角色時,面部表情是哭笑不得的樣子,讓人很出戲。

飾演抑郁癥患者時,表情陰深恐怖,像一個殺人狂魔。

出演《第一香爐》,形象和演技都遭到質疑。

可是有粉絲還在用生病為她開脫,聲稱馬姐生病才變胖的。
但是馬姐的形象與原著的角色相差確實很大,只是針對角色而言都不能說嗎?
作為演員,就連觀眾的批評都不能接受了嗎?
久而久之,馬姐就丟失了路人緣。
談戀愛,找渣男談;搞事業,搞不起來,粉絲恨鐵不成鋼。
其實這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她也有資本這樣試錯。
不想談了就換,想拍戲了找姨媽。
倘若是換作普通人,一步錯步步錯,人生可能已經毀了。
但是人家有這樣的資本試錯啊,所以我們普通人心疼什么呢?
文圖片來自網絡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c52388e9f093aea752d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