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家公司。
它無比寬容。
不看學歷、不看年紀、不看樣貌。
人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
它也無比苛刻。
工資不高,要求極高。
誰進了都要被扒層皮才有出頭之日。
但偏偏,所有人都是自愿 " 內卷 "。
它就是——
TVB。

TVB 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演員們說,這是" 少林寺 "。

無論你是當家花旦小生,還是普通龍套。
它都有著一視同仁的要求:
敬業。
這里不看中你是否科班出身,而看你是否愿意付出努力。
選美出身的港姐們,看似光鮮亮麗,背后卻全是被工作捶打的痕跡。
胡杏兒曾經說,最難熬的日子里,每天拍攝時常最多能有二十幾個小時。
睡十分鐘都是奢侈。

而 TVB 的另一面,是 " 壓榨 " 的罵名。
TVB 的工資低,我們多少有所耳聞。
甄子丹早年在 TVB 拍戲,每月工資 3000 元。
按照當時香港的物價,這點錢只夠每天上班通勤。
還是搭公車。

算 TVB 臺柱之一的馬國明。
在內地拍戲一個月,相當于 TVB 半年的工資。

而因為疫情,工資更是被大打折扣。
甚至到了汪明荃公開懇求 TVB 給藝人們加工資的地步。

2021 年年初,有記者爆料,現在香港已經有 600 多位演員失業。
古天樂曾向這些被裁走的演員們發放救助金。
但 8000 元在香港,連個 10 平米的蝸居房房租都交不起。
慘嗎?
當然。
近年來,TVB 演員總是以一些 " 奇怪的姿勢 " 出現在熱搜上。
有人轉行。
靠著《鑒證實錄》成為眾多觀眾心里 " 智慧型女神 " 的陳慧珊。
現在轉行成為了機構的英語老師。


在香港和內地都小有名氣的陳鍵鋒。
退圈后考取了潛水執照,成了一名潛水教練。

轉行的,如今已經淡出大家的視線。
而更讓人惋惜的是那些仍然不想被忘記的演員們。
他們沒戲拍,就在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
令狐沖呂頌賢,賣睡衣,觀看人數 200+。

三奪視帝的羅嘉良,在直播間里用不熟練的普通話陪觀眾聊天。
在影視劇片場,他是自信桀驁的反派擔當。
而到了直播間,他只是個不知道如何接梗、看不懂互聯網潮流的 " 過氣明星 "。
被安排著唱歌、表演影視片段,看著心酸不已。

在《神雕俠侶》里驚鴻一瞥的郭襄李綺紅。

在事業巔峰時期,患上抑郁癥,不得不放下工作專心治療。
治愈后,也不再有人記得她。
如今只能在社交平臺上呼吁,有沒有人能給她一個機會。

對這些 TVB 演員的現狀,我們不勝唏噓。
但在他們身上,更有一種 " 達觀 " 的心態。
我們經常能看到,香港明星身上跌宕起伏的故事。
有人一朝頂峰一朝谷底,昔日最有潛力新人演員,變成普之又普的公車司機。
有人經歷各種自己與家人的疾病災禍,微薄工資入不敷出。
但總能看到他們頑強地爬起來,一次又一次地面對生活中的風浪。
正如周星馳電影里的那種 " 小強精神 "。

粵語中有個詞,叫做" 馬死落地行 "。
誰的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騎著的馬死了,那就只能落地,自己走下去。
達觀,是參透了人生規律,明白萬事萬物終有起落。
然而那些從高處跌落的痛苦、低谷里的掙扎,只有自己知道有多難熬。
無奈,嘗盡了一切方法,處處碰壁,才叫 " 無可奈何 "。
這張臉你一定認識。

港劇里的金牌配角,麥長青。
在《巾幗英雄之義海豪情》中飾演梁非凡,在網絡上被玩了很多年的梗。
而即便是最佳男配的獎杯拿了許多個。
他也逃不了人到中年失業的困境。
沒有積蓄,就和朋友開餐廳,兼職在店里檔服務員和送外賣。

結果因為疫情,餐飲行業大受影響,隨時都要關門大吉。
如今在廣東零零散散做著零工。
最近一次看見他的消息,是他在廣州當核酸檢測的志愿者。
每天戴著口罩和防護帽,被悶在防護服里十幾個小時。
即便是近距離觀察,可能也認不出來。

20 年他參加了一個香港綜藝,《中佬唔易做》。
幾個中年過氣、卻為娛樂圈留下過不少經典角色的男藝人圍聚一堂。
碰碰杯,問問現狀,發現大家都已經好久沒有工作了。

比《快樂再出發》的老哥哥們,更心酸。
——他們好歹還是為了音樂夢想無法實現而苦惱,但在這群 " 中佬 " 面前的,是真正的生存危機。
節目讓他們去底層打工。
送貨員、房地產銷售、超市售貨員 ……
五六十歲的年紀,最擅長的只有演戲。
體力不差,但腦子根本不夠用。
麥長青送外賣,搶不到單子。
一天只做了兩單,收入 130 元。

在兄弟面前樂樂呵呵的。
卻被路人隨口的一句 " 你吃老本夠你吃到死 " 擊中心窩,差點沒繃住。


觀眾都覺得,藝人能賺大錢,怎么會中年失業養不起家。
但誰能想到,演員的工資,竟然比不上裝修工。

這些還算有姓名的演員們無戲可拍,還能靠著曾經的名聲艱難 " 刷臉 "。
而 TVB 里更多的,是那些" 茄哩啡 "。
這個詞來自英文 "carefee",無關緊要的、無需負責的。
也就是那些臨時演員。
很多港星都是從跑龍套開始演起。
周潤發、成龍、劉青云 ……
港圈影帝們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從龍套爬上去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喜劇之王》里的尹天仇一樣有著主角夢。

更多的人,是像每個普普通通的人一樣,為了找個養家糊口的工作。
只不過這家公司恰好是 TVB。
車保羅這個名字,你沒聽過。
但《鹿鼎記》里的胖頭陀,你一定還有印象。

長相怪異的他,去 TVB 找工作,成了特型演員。
年老之后不再續約,只能到處打零工。
還被人家嘲笑,說雇不起大明星。
保安、維修員、接待員、雜工 …… 他什么職業都干過。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偶爾也會接點戲。
直到影片《老人與狗》入圍了臺灣電影獎,他被提名最佳男主角,這個絲毫沒有 " 星氣 " 的老人才重新進入大家的視線。
如今他在菜市場當搬運工。
被記者采訪時,他沒怎么對自己獲獎表達喜悅,只是說想去臺灣看看老朋友、旅旅游。
反而是在被問到現在的工作時,他一臉興奮地開始介紹自己每天都要干些什么,瑣碎又日常。

電影節、大熒幕,都離他太遠。
他只不過是在鏡頭里,本色出演了一個滄桑佝僂的老人。
有多值得稱贊嗎?
被獎項肯定了,能改變他的生活嗎?
答案顯而易見。
所以 " 浪費力氣,睡覺吧,凌晨四點還要起床返工 "。

TVB 愿意接受各種人成為演員。
可以是選美冠軍,也可以是退休后想替家人分擔賺錢壓力的老太太。
演員不受限,劇本也沒有限制。
它從來不覺得快意恩仇的古裝劇會帶壞年輕人。
也不認為家長里短的 " 師奶劇 " 沒營養。
精品就是在這樣廣撒網般的投入中被篩選出來的。
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最后成為大家的 " 情懷 "。
然而,香港劇圈本身也像 TVB 演員們的人生一樣,有沉有浮。
不知道在哪一次伏下后,就徹底爬不起來了。

演員艾威回憶起 13 年 TVB 因為官司全面停產,自己差點崩潰,開始懷疑人生。
那時他覺得自己被狠狠欺騙。
不是說自己只要努力、善良,老天就會善待他的嗎?

后來他才慢慢懂得。
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運,但努力并不是一定能改變命運。
如今他雖然還是無戲可拍,但就像許許多多 TVB 演員們一樣,和內地的經紀公司合作,運營短視頻賬號。
馬死落地行,不過是為了生活換個活法罷了。
陳浩民總被說是來內地 " 撈金 "。
因為他接下的大部分片子,都是制作水平低下的網絡電影。
但他對這種罵聲看得很開,或者說一直都不太在意。
在活下去之前,沒空談怎么愛惜羽毛。

詩人艾略特有一句經典詩句:
世界的倒塌,不是轟然一響,而是唏噓一聲。
看到這些 TVB 演員們如今的生活,很難不代入自己。
我們何嘗不是被迫跟著大時代浮浮沉沉的小石子。
回首那些輝煌歲月。
只剩下唏噓一聲。
再繼續,埋頭趕自己的路。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a29fc8e9f090f244cc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