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盲盒成為市面上流行的新興消費,除了常見的玩具人偶,一些無人認領的行李箱,也被網絡博主當成盲盒開箱,宣稱能開出好物,并在網絡上公開直播,或做成視頻傳播。行李箱盲盒是怎么一回事?
記者發現,網絡平臺上所謂 " 開無人認領行李箱盲盒 " 的視頻直播不在少數,許多博主將行李箱中的物品一一展示,并聲稱花幾百元就有可能開出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以獵奇和窺探隱私來吸引觀看和點擊量。

北京市某律師事務所律師 徐馳:為了引流會故意造一些噱頭,對于直播主體和平臺,對發布的信息都有嚴格的審查義務,不能虛構地宣傳虛假信息,如果都是偽造的話,平臺可能構成虛假宣傳,可能構成欺詐。
" 無人認領 " 并非 " 免責金牌 "
遺失物拾得不能隨意處置
行李箱遺失無人認領,這些遺失物品應該如何處置?網上出售是否合法?除行李箱外,在各類場所撿到他人物品應如何處理和保管?所謂 " 無人認領 " 可以成為隨意處置遺失物的理由嗎?
記者從國內一些機構失物招領處了解到,對于遺失物品有失物招領流程。而對于長時間無人認領的物品,超過規定時間,也將統一上交公安部門。

專家表示," 無人認領 " 并不能成為遺失物所有權轉移到拾得人的理由,拾得人應按照法律規定及時將拾得物上交。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 謝鴻飛:失主遺失東西被他人撿到后,拾得人應把拾得物交給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收到遺失物后發招領公告,公告發布之日起一年后,如果沒有人認領,這個物品歸國家所有,不歸拾得人所有。除國家以外的所有主體,都不能拍賣拾得物或者遺失物。
專家表示,拾金不昧不僅是一種美德,我國法律也明確規定公民有妥善保管遺失物品的義務。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abd259e780bf92c00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