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 # 女子體內排出 4.95 米長絳蟲 # 的新聞上了熱搜。
湖南中醫藥大學醫學院表示,他們最近接收的一名女性患者,經常有白色絳蟲從體內鉆出,讓患者十分恐慌。

從當時錄制的視頻可以看見
白色的絳蟲只有幾厘米長
鉆出人體后依然會在地上蠕動
專家初步判斷這是牛帶絳蟲的孕節片
經過治療,患者排出一條
4.95 米長的牛帶絳蟲

這名患者為什么
會感染上牛帶絳蟲呢?
原來,她有長期食用生食制品的習慣
且生食種類繁多

有網友表示,這名女性患者是 " 長期食用生食制品 " 才患病的,偶爾吃幾次是沒有事的!
千萬不要抱有這樣的僥幸心理。
2020 年,深圳市人民醫院感染內科來了一家 3 口,他們先后出現了發熱、腹痛、腹脹、乏力、食欲下降、干咳等癥狀。
在醫院檢查發現,3 人的血常規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升高。
經過寄生蟲抗體、CT 等檢查,他們都被診斷為 " 肺吸蟲病 "。

細問才知道,這家人品嘗了當年的 " 頭啖蟹 ",而且是味道最鮮的醉蟹。
1 個月后病發,一家人都進了醫院。
如果就醫不及時,寄生蟲便會侵犯大腦引起腦疝,有可能連命都保不住。
無獨有偶,2016 年湖南有一名兒童也是因為生吃了帶有肺吸蟲卵的螃蟹而患病。
2016 年湖南男童洋洋突生怪病,就連走路都變得很困難。在父母的帶領下,洋洋前往醫院檢查,誰知結果令人心驚。
醫生通過 X 光診斷發現,洋洋的體內長滿了寄生蟲,這些寄生蟲保守估計有 5000 條之多,其中一部分已經入侵身體器官。


醫生表示,洋洋體內是一種名為肺吸蟲的寄生蟲,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到處游走 " 四處為家 ",還會以人體組織為食。而洋洋感染這種可怕寄生蟲的原因就是生吃了帶有肺吸蟲卵的螃蟹所致。
給孩子吃東西,真的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一不注意寄生蟲可能就被吃進肚子了!
尤其是下面這些食物!
" 醉蝦 "" 醉蟹 "
俗話說:" 秋風起,蟹腳肥 ",眼看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蟹的最好季節。
所謂 " 醉蝦 "" 醉蟹 ",實際上就是生吃蝦蟹,雖然味道鮮美,但蝦蟹體內寄生著大量肺吸蟲!
很多人認為醉蝦、醉蟹雖未煮熟,但經過酒精的浸泡 " 殺毒 " 已經很安全了。其實,飲用酒并不能完全殺死肺吸蟲的蟲卵或幼蟲。
如果吃了沒煮熟的蝦和蟹,肺吸蟲就有可能進入人體內,寄生在肺部,輕則引起咳嗽、咯血,重則侵入腦部和其他器官!
如果就醫不及時,肺吸蟲還會侵犯大腦引起腦疝,甚至有可能出現致死的情況。
生魚片、刺身
很多家長認為,多吃魚孩子聰明,就會經常帶孩子去日料店吃生魚片、刺身,實際上,生魚片和刺身就是將未加工的海魚魚片蘸上海鮮醬油和芥末后生吃。
有一種說法是,海水魚生活在海水中,海水滲透壓與人體不同,所以一般海洋的寄生蟲很難感染人體。
這其實是不對的,異尖線蟲是一種專門寄生于海洋動物身上的寄生蟲。當人吃了被異尖線蟲感染的三文魚或金槍魚等海洋生物時,就有可能會感染異尖線蟲。
在危害人體健康的海鮮寄生蟲中,異尖線蟲最為出名,被它污染的海鮮種類也很多,生魚片愛好者最愛的三文魚、金槍魚都會被它污染。

異尖線蟲圖片
當給娃吃了被污染的海魚之后,異尖線蟲的幼蟲就有可能進入孩子的身體并能夠長期存在于體內,引起腹痛以及強烈的過敏反應,甚至穿破腸壁在腹腔內形成膿腫。
有些人就要問了,那吃河魚刺身可以不?
答案也是不行。吃淡水魚的生魚片,很可能會感染肝吸蟲病!它會寄宿在肝內膽小管,引起膽管炎、膽結石、肝硬化,甚至有可能演變為肝癌!
我國已證實可作為肝吸蟲中間宿主的有鯉魚、草魚、鳊魚、大頭魚、土鯪魚、麥穗魚等 68 種。
田螺
對孩子來說,田螺不僅美味還好玩,很多孩子吃完螺肉都會把殼收集起來。其實,孩子要少吃田螺。
很少有人知道,田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由于田螺外殼堅硬,所以寄生在里邊的寄生蟲很難被殺死。

廣州管圓線蟲圖片
廣州管圓線蟲進入人體后會在人體各個器官間游走,侵襲人的中樞神經、肺部、眼部等,造成腦膜炎、視力損傷甚至失明。
生食田螺或者未徹底煮熟的田螺,都極容易感染廣州管圓線蟲!
火鍋涮肉
很多小朋友跟著吃貨父母大快朵頤,小小年紀就感受到了涮火鍋的快樂,薄薄的牛肉卷、鮮嫩肥美的五花肉,在鍋里滾一圈兒蘸上料汁就可以入口了,滿口都是吃貨的快樂 ~~
但要注意的是,吃火鍋涮肉一定要徹底煮熟,尤其是孩子,更要吃熟食!
為了追求鮮嫩口感而吃未煮熟的生肉(尤其是豬肉和牛肉),極有可能感染絳蟲!
讀到這里好多家長要開始焦慮了,怎么啥都不能吃呢?那還能吃啥?
其實不是!我們的重點是
不要生吃!
不要生吃!
不要生吃!
不管是什么食物,把它做熟了吃基本沒啥大問題,尤其給孩子吃的東西,更要煮熟再吃!
平時也不要給孩子喝生水,家里的砧板抹布之類的最好分開使用,生肉熟肉分開切,做到專板專用、專布專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種類和吃法越來越多,但一定要警惕 " 病從口入 ",關注孩子的飲食就是呵護孩子的健康 ~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c28849e780bf92c00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