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龍的分類
恐龍大約起源于 2.25 億年前的三疊紀后期,在 6600 萬年前導致了恐龍盡數消失的大滅絕事件發生之前,它們一直是這顆星球上的霸主。隨著越來越多的恐龍遺骸被發現,從事恐龍研究的科學家便開始思考,有必要為恐龍建立一個分類系統!
1887 年,一個根據恐龍髖骨的形狀作為參考的分類系統誕生了。這種系統將恐龍分兩個不同的分支:長有像蜥蜴臀部的蜥臀目(Saurischia)和長有像鳥類臀部的鳥臀目(Ornithischia)。像肉食性獸腳類動物(如雷克斯霸王龍)和巨大的蜥腳類動物(如梁龍)等都屬于蜥臀目,而禽龍和裝甲類恐龍(如三角龍和劍龍)等則屬于鳥臀目。
這種分類系統在接下來的 130 年里都被證明是可靠的,所有已發現的恐龍似乎都能被很好地歸入這兩個類別。然而到了 2017 年,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的David Norman教授和他的同事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建議應該徹底重新排列恐龍的進化系統樹。
論文指出,鳥臀目和蜥臀目可能是從一個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這一主張挑戰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恐龍進化理論。
鳥臀目的起源之謎
一直以來,鳥臀目恐龍的起源都是古生物學界的一個長期謎團。人們早就意識到,鳥臀目恐龍在解剖學上不同于所有其他類型的恐龍。雖然鳥臀目恐龍似乎是與其他恐龍一同起源于三疊紀后期,但它們獨有的特征又使它們看起來像是橫空出現的。
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鳥臀目的起源非常復雜。從系統發育(系統樹隨時間推移而分支)的角度來看,科學家預測最早的鳥臀目恐龍遺骸應該出現在大約 2.25 億年前的化石記錄中。然而,目前已有的最古老的鳥臀目恐龍化石尚不足 2 億年。也就是說,存在一個長達 2500 多萬年的鳥臀目化石記錄空白,這使得尋找鳥臀目恐龍所屬的恐龍譜系分支變得非常困難。
最近,在一篇新發表于《林奈學會動物學雜志》的論文中,Norman 與他的同事通過對早期恐龍以及一種被稱為 "西里龍"(silesaur)的動物進行廣泛分析,為這個長久的謎題提供了一個答案。
20 年前發現的西里龍屬
2003 年,科學家在波蘭發現了一具三疊紀后期的類似恐龍遺骸的動物骨骼,他們將其描述成一個新的恐龍屬——西里龍屬(Silesaurus),意為西里西亞蜥蜴。

西里龍屬動物的骨骼(圖/Norman et. al. via cam.ac.uk)
西里龍屬有著細長的腿,具有直立恐龍的姿態。它們的髖骨排列像蜥臀目恐龍;但在下顎的前部又有一個沒有牙齒的喙狀區域,這與所有的鳥臀目恐龍頭骨中都存在的無齒喙狀結構(即鳥臀目恐龍的前齒骨)非常相似。

早期鳥臀目恐龍的頭骨。(圖/Norman et. al. via cam.ac.uk)
另外,在西里龍屬的頭骨中,它的牙齒在根部的頂部也很狹窄,牙冠呈葉狀輪廓,這是許多早期鳥臀目恐龍的一種牙齒形狀。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人們發現了越來越多與西里龍屬類似的動物遺骸。有科學家推測,鳥臀目恐龍與西里龍屬可能有相似之處。

(圖/Norman et. al. via cam.ac.uk)
從西里龍到早期鳥臀目
幾年前,為了探索鳥臀目的起源,Norman 與他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項新的研究。他們分析了一系列鳥臀目恐龍以及恐龍的祖先,繪制出了一張進化系統樹。
他們認為,鳥臀目恐龍并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最早在三疊紀后期以西里龍的形式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西里龍逐漸重新排列了其解剖學結構,直到侏羅紀初期,才進化出可辨別的鳥臀目恐龍。

西里龍的身體進化假說。(圖/Norman et. al. via cam.ac.uk)
而且有意思的是,雖然是鳥臀目的祖先,但這些西里龍并沒有真正的鳥臀目恐龍的解剖學特征:它們缺少前齒骨;更重要的是,它們保留了早期蜥臀目恐龍的髖關節結構。這意味著,嚴格來說,最早的鳥臀目恐龍實際上就是蜥臀目恐龍。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06f9d8e9f092d112c30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