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再度在微信生態中加碼了打車出行,為其投資的網約車平臺 T3 出行開辟了單獨的九宮格入口。
T3 出行也對外宣布稱,正式進駐 " 微信 - 服務 - 交通出行 " 板塊,并在 " 微信 - 服務 " 頁面限時提供一級菜單入口 "T3 打車 "。
據悉,T3 出行已開通運營的南京、成都、武漢等國內 96 座城市用戶,均可通過微信九宮格入口使用服務。這也是繼 T3 出行接入騰訊出行服務以后,在微信服務頁面提供的第二種服務方式。

實際上在此前多年中,微信九宮格中的網約車獨立入口更多是交給了滴滴,后者同樣具備騰訊投資背景。
2020 年 9 月,騰訊地圖宣布接入滴滴出行、首汽約車、陽光出行等多家網約車服務商,提供網約車聚合服務。
在經歷滴滴下架風波后,微信也開始采取了聚合平臺模式,將多家網約車服務商聚合到了微信九宮格的 " 出行服務 " 入口中。
不過從目前來看,騰訊依舊希望有一家類似滴滴的 " 自家 " 平臺,占據微信九宮格的獨立流量入口,具備騰訊投資背景的 T3 出行便是被選中的那一個。

公開信息顯示,T3 出行由長安汽車、一汽汽車、東風汽車聯合騰訊、阿里、蘇寧等多方共同成立,騰訊也參與了 T3 出行的天使輪融資,算得上是騰訊補足出行生態上十分契合的合作對象。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表示,騰訊作為 T3 出行投資方,同時自身也在布局出行業務,借此微信也能實現更加多元的用戶轉化。
而對于 T3 出行而言,陳禮騰認為接入微信九宮格,等于多了一個龐大的流量入口,能更方便用戶觸達,讓平臺發展提速。
實際上不只是騰訊,華為、高德、百度、美團等多家巨頭,均在通過聚合平臺模式搶奪網約車市場。
所謂聚合平臺,是指本身并不從事線下實際的網約車出行服務,而主要是通過將平臺用戶流量產生的出行需求訂單,分發給所接入的各類網約車公司。

2017 年 7 月,高德地圖推出一站式出行平臺—— " 易行平臺 ",接入滴滴出行、神州專車、首汽約車等出行服務商,首先打開了聚合模式這一概念。
2019 年 4 月,美團打車陸續在上海、南京、杭州、鄭州、武漢、成都等城市上線服務,均以聚合模式展開。
同年 7 月 15 日,滴滴出行推出網約車開放平臺,先后與一汽、東風、廣汽等多家車企達成協議,向第三方出行服務商開放。后續騰訊、華為等也加入了聚合平臺的市場競爭中。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6 月,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達 4.05 億,較 2021 年 12 月減少 4754 萬,占網民整體的 38.5%。
交通運輸部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8 月共收到 7.03 億訂單數據,環比上升 1.1%,其中有 1.67 億單來自于網約車聚合平臺。
可見無論是用戶規模還是訂單量增長空間,網約車聚合平臺都還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和可能性。

根據威爾森汽車智能決策發布的《2021 出行行業市場洞察》報告,2025 年中國網約車市場規模預期將達到 4341 億元,2022-2025 年中國網約車市場規模復合增速約為 10%。
不過巨頭們盯上的不僅僅是網約車這數千億規模的市場空間,而是更大的生活服務板塊。畢竟出行市場是整個生活服務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只有補足出行業態才能真正完成商業模式的閉環。
據艾瑞數據,到 2025 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增長至 35.3 萬億元,互聯網在本地生活服務的滲透率為 12.7%,市場規模約 4.48 萬億元。這無疑是塊吸引力更為巨大的蛋糕。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曾憲天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298a88e9f09266926a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