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她姐寫了一篇周迅那英上《脫口秀大會 5》的文章。
因為表現不佳,兩位領笑員引起了觀眾的普遍反感。
這種反感后來還進一步擴大,變成明星聽不懂平民笑話的階級沖突。
考研、租房、外賣、消費降級 ......
普通人的生活困境擺到明星面前,哪有共情,只有 " 何不食肉糜 "。
總之,林林總總的意見,又把明星變成眾矢之的。

不過,她姐不想再給這場沖突添一把火。
今天她姐想聊的,是脫口秀本身。
是我們喜歡的脫口秀選手,是那些精彩的表演。
他們講著生活中不足為外人道的小事,若干個你我都有過的崩潰瞬間。
每個人的故事,都如同對我們普通人生活的一次采樣。
經過加工、消解、冒犯、嘲諷。
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小事,竟綻放出別樣的繁盛。
雖說脫口秀好笑就夠了,但好笑之余,終究有一些打動人心的東西存在著。
所以,當我們聽脫口秀的時候,我們在聽什么?
《脫口秀大會》的舞臺上,每個選手的表演時間是有限的。
跟線下動輒一小時的專場相比,線上表演只幾分鐘,內容和爆梗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就如同品嘗一杯濃縮咖啡,每場表演里濃縮著的,是他們的人生切面。
這些切面,絕大多數都是生活中的困境。
比如孟川,講述自己最近的煩心事,是如何讓孩子落戶上海。
他擔心孩子在上海一路上到高中,結果高考要回老家——著名的高考大省山東。
話音一落,就引發全場爆笑。
因為這個煩惱對于廣大參加過高考的觀眾來說,太容易共情了。

為了在上海定居,孟川決定買房。
可是鑒于上海的房價,再對比自己的收入,他不得不打起了兇宅的主意。
孟川在看房子的過程中,獲得了太多讓人爆笑的一手素材。從佩戴八卦鏡的導購,到送走了兩任戶主、價錢直降 200 萬的兇宅 ……
這些故事聽起來離奇,好似靈異小說里的情節。
但我們都知道,這不過是屬于普通人的魔幻現實主義。

孟川為買房撓頭," 帶刺的玫瑰 " 何廣智則是因為租房煩惱。
何廣智之前租住在上海的郊區,地鐵的最后一站。
遠不說,還小。
整個家翻個白眼就能全都看到。
床、桌子、椅子、柜子,幾項租房必備家具就把房間全都塞滿了。
何廣智精準比喻自己當時的狀態是:
" 仿佛住在一套七巧板里面。"
" 稍微調整一下布局,人進不去了。"


圖源:《脫口秀大會 5》
以至于現在經濟條件好了點后,多少有點 " 報復性租房 " ——一個人租了個兩居室。
一個臥室住自己,一個臥室住在郊區丟掉的尊嚴。


邱瑞,講了自己消費降級后的購物心得。
為了省錢,他去看直播、逛拼夕夕,不料又掉入了 " 窮人特供 " 的消費陷阱。
顏色隨機發的泳褲、專門掛小孩的掛鉤、還有三塊九帶防滑的拖鞋 ……
便宜但沒用的東西買了一大堆,錢一點沒省。
這不都是當代年輕人的縮影嗎?

許多演員都不約而同講到了上海的靜默期。
演出關閉、工作停擺,每天的生活就是圍繞著搶菜和做飯。
因為沒法點外賣,呼蘭活活被自己的廚藝餓瘦了 20 斤。
菜搶不到,快遞也不送,呼蘭只能買股票發泄。
結果,成功在幾個月之內,虧了一大筆。

同樣炒股虧錢的還有 House。
一開始信心滿滿要實現人生的終極目標," 買它一套兩室一廳 "。
結果短短兩天之內,就賠掉半年積蓄。
只能在崩潰之余,放棄幻想,回去上班。

恍惚之間,我在這個比拼口才的舞臺上,看到了關于普通人生活的眾生相。
他們中的很多人,和我們一樣為錢發愁。用江梓浩的話說,要想 " 吃得好一點,就住得差一點 "。

從高考、考公、考編,到租房、混職場、做乙方 ......
各種精妙的段子,依托于我們不甚順遂、些許苦悶的生活。
也正是這些苦悶,建構起了這片普通人的語言陣地。
在這里,無法共情這些的明星,反倒失去了話語權。
而這種體驗,似乎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了。
其實往前倒二十年,展現普通人生活的綜藝,并不少見。
甚至,普通人的綜藝,才是主流。
比如《星光大道》上,你總能看到幾個像極了遠房親戚的人登上臺。
操著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帶著一點局促。
但只要音樂聲一響起,嘹亮的歌喉總能讓廚房里忙活的家人都一路小跑過來圍觀。

穿著羊皮襖的阿寶,軍大衣不離身的 " 大衣哥 ",唱《春天里》比原唱還有味道的旭日陽剛,以及日后席卷廣場舞的鳳凰傳奇 ......
草根成為明日之星,在那個年代,并不是神話。
那時央視有一系列普通人做主角的節目,《幸運 52》《非常 6+1》《墻來了》《開門大吉》......
只是隨便數數,許多記憶就涌上心頭。


不止央視,那時的地方衛視也致力于展現平凡人生中的不凡。
超女、快男,這些初代造星的舞臺上,多得是一腔熱血的普通人。
有音樂學院的專業學生,也不乏來自各行各業的草根。
理發師、街頭藝人、老師、程序員 ...... 就連已經不再年輕的大叔,都去一展歌喉。

現在再回看那時的選秀,造型土、不夠靚、唱歌難聽的大有人在。
有的海選集錦,堪稱連環翻車現場。
但那時的人雖然草根,從不自認平凡。
他們站在鏡頭前,大方展示自己的獨特。
即便表演是滑稽的,博大家一笑,都是滿滿的成就感。

還有主打普通人相親的《非誠勿擾》。
誰沒有和家人一起看節目、幫嘉賓做擇偶分析的經歷呢?
追《非誠勿擾》的那些年,或許,沒有什么比看到下頭男嘉賓第一輪 24 盞全滅,更能讓人興奮了。

最佳下飯綜藝,莫過于《智勇大沖關》。
一邊替選手捏了把汗,一邊在他痛快落水的瞬間大笑出聲。

那時家里的電視機外殼,常年都是熱乎的。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是獨屬于電視時代的家庭記憶。
這些綜藝給人的統一感受就是沒有距離感。
甚至只要你報名,也有機會出現在鏡頭下。
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綜藝的鏡頭不再對準普通人。
或者說,這樣的綜藝還在播,但不再受歡迎了。
明星真人秀的異軍突起,讓一大批韓國盜版綜藝應運而生。

《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爸爸去哪兒》《花兒與少年》......
明星成為了綜藝的主角。
鋪滿綜藝版塊的,不再是普通人的故事,而是明星被彈射入水、被噴一臉蛋糕、早上被攝像機嚇醒的窘態。
綜藝拍明星出丑,也拍明星 " 下凡 "。
明星演繹普通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成為一條綜藝的爆款邏輯。
《極限挑戰》里,黃磊做出租車司機,黃渤爬樓送外賣,那時的觀眾還普遍能接受。

但到了去年的《新游記》里,同樣的總導演應用同樣的邏輯,就已經不吃香了。
明星 " 下凡 " 體驗人間冷暖的模板,只會讓人感到無比諷刺。
就拿明星體驗當房屋中介來說。
說是推薦,不如說是找茬。
客戶說房子太小。
真正的中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明星當中介:如果是我的話,我不太喜歡六十三(平)的兩房。


客戶看風景。
真正的中介:兩邊風景各有不同。
明星當中介:我覺得這邊景色沒有那邊棒。

一通推薦讓人一時分不清,這是賣房還是買房。
明星的中介師傅:栓 Q。


楊蒙恩吐槽過,他們就像是去體驗灰姑娘生活的公主。
12 點一到,灰姑娘體驗卡結束,明星忙不迭地回到自己有著水晶鞋和南瓜車的上等生活里。
走時不忘感嘆一句:" 你們真的好辛苦,我會讓粉絲給你們點贊哦~"

這還不算完。
內娛的綜藝似乎預設了,不管拍明星干什么,都永遠有人看。
明星旅游撕 X、明星歸隱田園、明星帶娃做飯、明星扎堆聊天 ......
就連一堆不熟的明星湊一起演繹尷尬,都能做成一檔綜藝,讓普通人做 " 社交觀察 "。

試問,現在有普通人綜藝嗎?
也有。
你還是能看到,從事金融投行的高薪 " 普通人 " 談戀愛;
動輒藤校 C9 的高知 " 普通人 " 混職場;
還有已經被叫停的選秀綜藝里,富二代 " 普通人 " 逐夢演藝圈。

如此 " 普通 ",如此上流階層的 " 普通 "。
一如江梓浩吐槽的那樣:
" 他們的出現,搞得現在很多人覺得‘我混得很失敗很差勁’,但其實我只是平凡而已。"
這就構成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
明星和少數極優秀的素人壟斷了鏡頭,而普通人不得不觀看、談論、喜愛或者厭惡他們。
即便他們的生活早已和普通沒有半點關系,我們依舊試圖與他們共情,在他們身上尋找自我的投射。
可真正的普通人的煩惱和苦悶呢?
誰來看到我們的生活呢?
如今的《脫口秀大會》,越來越有種接棒斷檔的普通人綜藝之勢。
在這里,明星只是陪襯,普通人才是主角。
當然,在脫口秀的起步階段,目前演員依舊以高學歷、一線城市的年輕人為主。
但我們也看到了越來越多、形形色色的樣本。
比如做跑腿生意總被人用 " 電瓶車 " 代稱的南瓜。

成為女碩士依然沒辦法埋進祖墳的唐香玉。

58 歲依舊能講脫口秀講到上節目的黃大媽。

在索馬里鹵大腸的炊事兵毛豆。

每個人的 5 分鐘都如同一扇窗,讓我們看向他們的人生。
而普通人綜藝對普通人的重要之處,不就在于「被看到」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的生活,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
是屬于我們普通人的、與明星和精英無關的生活。
許多引起共鳴的段子,都脫胎于我們共有的痛苦。

經歷過生活的困頓,才會有廣智精妙絕倫的地鐵段子、邱瑞對鉆石房的精準刻畫。
切身感受到男性凝視,才會有楊笠一句 " 普信男 " 引起反凝視的浪潮。
他們在這里談論貧窮、焦慮、外貌、社恐、霸凌、殘疾 ...... 各種生活中的困境。
然后以此為土壤,重塑著對人的評定標準。

過去因為外貌被霸凌的人,如今可以憑借外貌成為 " 脫口秀花瓶 ";
因為社恐不敢說話的人,可以站在聚光燈的中心;
因為殘疾被逐出主流語境之外的人,也可以來到這里告訴全世界:
" 其實我們都有病,只是我的更明顯一點 "。

在這里,任何一個看似負面的符號,都可以成為創作的錨點。
所有不被認可的 " 瑕疵 ",都塑造著獨一無二的創作人格。
原來,不被看到的我們,并非沒什么好看的。
每個看似無比普通的人生,都如同一座待挖的金礦。
它像是普通人對抗生活的小小武器。
誕生于每一個痛苦的瞬間,但被時間沖刷過后,又長出了新生的枝椏。
回到文章開頭那個問題——
當我們聽脫口秀的時候,我們在聽什么?
我想,在笑聲的包裹之下,總有一份表達,獨屬于普通人。
或許不夠光鮮,不夠完美,但那始終是我們自己的聲音。
每一句都在告訴這個世界:
即便生活中有許多苦悶,我無處可解,但我也絕不麻木。
我要說出我的感受,然后一笑置之。
人的尊嚴,就從這里開始。 她刊
監制 - 她姐
作者 - 貝瑞醬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1a15bb15ec07e07032a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