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好久不見的杜琪峰帶著韋家輝上了一個節目。
老友聊天,聽得許多八卦。

人一旦到了一個地位就會被要求懷舊,被要求總結。
更何況,兩人的銀河映像,實在經典太多。
于是便出現了這樣一個環節。
杜琪峰被問兩人合作最滿意的是哪部片?
幾乎是沒有猶豫。
杜琪峰脫口而出了一個名字:《嚦咕嚦咕》。

是的,不是《神探》,不是《大只佬》,而是一部看起來平平無奇,評分也算不上高的娛樂片,《嚦咕嚦咕新年財》。
而巧合的是。
這部片,肉叔這些天也私下推薦給了許多好友。
原因?
無非是希望喪到極點的他們,能夠從中尋找些許活下去的力量。
所以今天,我們不聊熱點。
而是把這部老片推薦給你們。
希望在找尋不到希望的時候,能夠看到遠處的一點點光。
01
德華最近有點不順。
作為一個靠賭博為生的人,他一輩子都是靠運氣,而如今,運氣已經離他而去了。
" 事業 " 上。
麻將摸牌十三張,每次摸到手的都是十三不搭,爛到了極點。
愛情上。
女友詠琪離去,偏偏跟著自己的死對頭。
家庭呢。
房子被收了,一家人擠在狹窄的公屋里,透不過氣。
總是讓人覺得,有種時光不再的落魄。

但德華也有過風光的時候。
那些年,仿佛是有神仙保佑,他做什么都順風順水。
清一色、十三幺、大四喜,要什么有什么。
贏錢。
借個廁所等個外賣的時間都能贏上一筆。
贏錢又幫人。
讓人輸急了治好了頸椎病治好了感冒,可以順帶做半個醫生。

他相信運氣更信奉規則。
一開場,就是劉德華以麻將大俠的身份,向專挑師奶欺負的麻將騙子討回公道:
陳太太、黃太太、馬太太、歐太太
都是我朋友
朋友的事,就是我的事

他最愛講的一句話是:
牌品即人品,牌品好人品一定會好。

而他最討厭的事,就是掀桌、罵街、發脾氣。
偏偏這些,他最愛的女友梁詠琪全占。

有時候,德華心想算了。
找到一個真心對自己好的人不就得了,管她是不是偷搶拐騙呢。
但自己的麻將老友們(運氣),卻堅定地反對這門親事。
肉叔最愛的一場戲,是德華告訴詠琪:這一輪贏了他,而且不發脾氣,就娶她。
然后他開始給詠琪喂牌,一臉寵溺。

直到最后一把。
開局,天糊十三幺。
正好是可以唯一可以擊敗詠琪的牌式。
于是德華開始拆對子。
只是他拆東,南又成對;拆南,西又成對。

所有牌摸盡,他的手牌竟然和開局一模一樣——老天,不想讓他輸。
經典的杜氏宿命論。
沒辦法。

發現了嗎?
德華本質上其實就是所謂的時代精英。
商業上順風順水,一支股票可以賺得身家暴漲。
個體上尊重規則,自認一生完美無瑕,從不行差踏錯。
最終呢,住了豪宅,也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樣子。

但問題是。
現在運氣沒了,怎么辦?
一個浪頭把他打翻在地。
手里只剩一堆爛牌。
開著出租車的德華可能不會明白。
有時候。
成功不過是順應這個時代而已。
當時代改變了。
你的運氣,也就到頭了。

02
是的,時代改變了。
更準確地說,是這個時代的規則改變了。
變得不擇手段,變得好人有時也沒有好報。
杜琪峰喜歡講規則。
《大只佬》,是壞人的因所結出的惡果,有時要讓好人承受。
而《奪命金》則直接用英文名 Life Without Principle,來點出這個缺少原則的世界。
《嚦咕嚦咕》呢。
片中德華的弟弟阿樂。
勤勉讀書,考進麻省理工,回香港開了電腦公司,活成了那個電腦剛剛興起時代的標準答案。
然而,他卻遇到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
時代一夕變天,還被采兒訛到麻將騙子的老巢,輸得底褲不剩。

不是他手氣差。
不會打麻將的他,幾乎把把開局天糊,擋不住的滾滾財運。
然而他卻遇到了真正的對手,青云。
訣竅很簡單:既然你能在任何規則下摸到天糊,我就在你摸完牌之后再定規則。
你摸 13 張,我說這是 16 張的臺灣牌;你摸 16 張,我又玩回 13 張的廣東牌。
不講規則,成了最大的規則。
于是。
在一個時代混得風生水起的人,到下一個時代卻一文不名。

能怎么辦?
肉叔想起了《老友記》中,莫妮卡對瑞秋的那句祝賀:歡迎來到真實世界。
真實是真實了。
但,你會愛它嗎?

離開了德華的詠琪,和麻將騙子青云過上了荒淫混亂的生活。
輸牌又怎樣,可以罵人,可以翻桌不認,可以作弊去贏。
以無理對抗無理。
而現實生活里,也似乎是這樣的人過得最滋潤,因為他們不需要面對自己。

只是杜琪峰到底不是一喪到底的。
《嚦咕嚦咕》里有這么一個場景。
后來詠琪陪德華打麻將,依舊是一手十三不搭。
詠琪急得又想掀桌。
但德華是怎么打的呢?
不急不慢,守住自己的牌,耐心打下去。
別人出什么,就跟什么。
雖然自己贏不了,但可以減少輸的機會。

而當自己突然看起來順風順水了,也是一副警惕之心。
對面三家,打哪張都放炮怎么辦?
打可以輸得最少的那張。
心不亂,局不棄,才能步步為營,贏回自己的本錢。

就像片中說的那句:
越爛的牌越用心打
發脾氣沒用的
記住人品好,牌品自然好

此時的德華,其實沒有變,他還是那個尊重牌理天道的完美之人。
只是在逆境之中,道理才不會成為 " 大道理 ",而是在砥礪前行之中,化作那柄披荊斬棘的名為熱愛的光劍。
也因此,它才具備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它才從渡己,變成了渡人。
03
所以回到開頭。
杜 sir 把《嚦咕嚦咕》奉為他最得意的作品,其實正是對他自己人生態度的一種最抽象和精深的總結。
所謂麻將,不過是從一片牌堆的混沌中,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秩序——
將看不清眉目的手牌,逐漸組成兩個一對的 " 將牌 ",三個一排的 " 順子 "、" 刻子 "。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一切都在混沌中
一切都是互相碰撞
最后才撞出模樣

曾經,拍這部電影的杜琪峰也是拿到了一手爛牌。
在與周星馳合作了《審死官》和《濟公》之后,杜琪峰產生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如果周星馳在鏡頭面前走來走去就可以統領全片節奏,那我這個導演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所以成立銀河映像的初衷,就是為了確立一種原創性,就是為了明白自己是誰。

但,剛創立就遇上 97 年金融危機。
《一個字頭的誕生》《兩個只能活一個》《暗花》《非常突然》這幾部風格強烈的影像,叫好不叫座。
以至于整部《槍火》的制作成本,僅僅為 250 萬港元,只能靠一槍不多開,每幕只 NG 一到兩次的拼勁,把電影做完。

后來呢?
加入了中國星,錢是有著落了,兄弟們卻是一個又一個地出走了。
《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現在看來都過得去。
不過在當年,都可以算杜琪峰對銀河風格的背叛。

但回顧當年的這把 " 爛牌 ",杜琪峰反倒帶著坦然,甚至感恩。
誠如陳可辛所言:
" 香港 80、90 年代最輝煌的時候,數字很好,但是非常不健康。我們的電影不是直接面對觀眾的,我們的電影是面對每一個市場的買家。"

而意識到這一點的杜琪峰,卻認為:
恰好給我們提供了生存空間去做一些不同的創作,不好的時代反而帶來了一些機會,在商業片很賣座的時代,沒有這樣的機會。
——導演幫 《杜琪峰:決定中國電影未來的只有兩個字》
被問及反響不好,會不會失落時,杜 sir 帶著一如既往的坦然:
無,因為我知道你以后會明白。我們也做了很多電影票房很高的,例如賀歲片,最重要的是我知道我要做些什么。
所以《嚦咕嚦咕》的結尾,是老式香港賀歲片的大團圓結局,沒錯。
但在這套路之中,肉叔還是能看到那個必然。
德華一定會穩扎穩打地找回自己的好手氣。
詠琪也一定會領悟順境不驕、逆境不餒的好牌品與好人品。
阿樂也能憑借自己的電腦才能東山再起。

而這一切的原因,只因他們不論順境逆境,都堅持自己。
且一直保持著樂觀的不認輸心態。
哪怕是跌到了谷底。
也要勇敢地站起來。
就像很多年后。
杜琪峰在《柔道龍虎榜》里給應采兒寫的那句臺詞:
我不怕失敗
我不想以后后悔
至少我知道我盡了力

我們希望,看到這里的各位朋友,也不必繼續沮喪下去。
牌爛人還在。
只要認真打,便還有機會。
本日打工人:維倫紐瓦特了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4ecb52b15ec02f7925a2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