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
一則消息突然在電影圈子里傳開。
余家安,不幸離世,享年 61 歲。
誰?
可在很多人還疑惑的時候。
徐克、陳嘉上、周星馳、周慧敏、鄭寶瑞、林家棟 …… 一眾熟知的香港電影老人紛紛發聲,表示不舍。


徐克感嘆、惋惜、不舍多年老友的離開;
田啟文說他是港片 " 中流砥柱 ",英年早逝是行業內的重大損失。
而谷德昭、姚晨等都回憶,感念他早年的提攜和照顧。


或許你不認識他。
但你一定見過他們——






△ 《英雄本色》《東方不敗》《鐘無艷》《玻璃之城》《狄仁杰之通天帝國》《西游降魔篇》
上邊這些,都是他的作品。
作為張國榮、梅艷芳的御用造型師,三次獲得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的電影人。
余家安太低調了。
低調到,他去世的真實時間,是 7 月 28 日,只是昨日才對外通知。
低調到,因為生前很少接受采訪或出席公開活動,連網上流傳最多的照片,不是片場照,就是路演照,始終在工作。
低調到,三次獲金像獎,三次分別被林青霞、徐克、徐錦江代領。真人不露相,最強 " 代領俠 "。


香港電影粉絲不少。
可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尤其是他本身還是絕對實力派的情況下。
實力派,他有多厲害呢?
19 次提名香港金像獎,8 次提名臺灣金馬獎,3 次獲得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這些頒獎禮經常同時提名他在當年的多部作品。
好幾次提名者里,都不止一個余家安。

如果說演員是電影的第一張臉,那么妝造則是演員的一張皮。
余家安,就是揮灑潑墨的畫師。
給角色無數高光時刻,自己卻像護花春泥一樣低調。
作為港片老粉,Sir 覺得大家有必要認識一下:
余家安,著名的香港電影美術指導、服裝造型設計師,眾多經典電影的大佬。
01
1993 年,金庸和徐克因為一個決定鬧掰,前者甚至因此放話,再也不會讓徐克碰他的作品。
發生了什么?
后者決定在即將開拍的《笑傲江湖 II:東方不敗》中,把原著里僅僅出現了幾章,帶有十足政治影射意味的東方不敗,扶為主角,還編寫了和主角的曖昧戲碼。
更過分的,是徐克還挑中了早年經常走甜美風的林青霞,來出演小說中這位揮刀自宮的一代魔教梟雄。

△ 《處處聞啼鳥》
站在金庸的角度,忍無可忍。
但徐克既然已經拍板,壓力,自然就來到了具體執行的余家安和張叔平這里。
讓女人反串演男人,還演梟雄,還得美,還得魅,甚至還得符合時代背景,有自成一派的氣度?
第一場戲就勾魂攝魄。
頭戴烏紗,臉罩金紋紅底面具的東方不敗在山崖間打翻了令狐沖的酒。
兩者追逐到山坡間,東方不敗在樹影中,面具被搖曳的樹枝勾掉。
素淡的臉,薄唇緊抿,和入鬢的濃眉形成鮮明對比。

她的服裝也貼合。
影片背景在明朝萬歷年間,想要推翻朝廷的東方不敗接受了日本浪人的臣服。
她的服飾是白紅相間、菱形方片的服飾是平安時代的官服與直衣的混搭;手中畫著 " 日月 " 團扇用于軍事發號施令。
第二次相見,東方不敗著紅色男子直裰,衣服上的黑寬白窄條紋是日式圖案。
此時的他聲音還是男子,最是雌雄莫辯。
黑色長發披散,水中飄然若仙,英氣,朗闊。
舒眉施針,仰頭喝酒,肆意書寫著她的驕傲與恣意。

△ 四大名場面之青霞喝酒
最后一場戲,東方不敗身著平安時代女子服飾,衣襟滾金,貴氣無比。
她內功深厚,仰天長嘯,以繡花針化解令狐沖獨孤九劍和任我行的琵琶鉤。
但到最后,她唇染紅脂,眉暈胭色,清淚滾燙。
此時的她,已經完全是對令狐沖動情的癡人了。

服化造型的變化,既是身份的轉變,也是展現出角色心境的變化。
以物寫人。
憑借此片,余家安拿下第 12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獎(影史上首位,因為 1993 年這個獎項才開設),后期仿版無數。
一個最明顯的改編是:
自林青霞之后,《笑傲》改編里,東方不敗這個角色多改為了女性反串出演。
96 版里的楊麗菁,01 版《笑傲》使用 " 越劇小生第一人 " 的茅威濤老師,13 版更是直接改成 " 東方姑娘 " 由陳喬恩飾演。
妝容多以媚、妖、嬌艷為主,都仿在表面,卻失了結合時代里子的英氣與霸氣。



余家安的怪,在于專攻 " 疑難雜癥 ";更在于敢開風氣之先,引領潮流。不僅是古裝。現代戲,他融合歐洲潮流,打出港片特色。
比如經典中的經典,《英雄本色》。
小馬哥經典的黑墨鏡 + 超長黑西裝的搭配。
改變了一代人對于 " 帥 " 的審美。


甚至到了后來,在各類黑幫片中不斷疊 buff。
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所謂 " 西裝暴徒 " 的含義——
讓那些黑幫人士左青龍右白虎的紋身,總是 " 藏 " 在肌肉賁張西裝之下,在關鍵時刻才會解袖口、脫西裝,帥出風度。
02
除了開風氣的先,還有想法上的奇。
《鐘無艷》,杜琪峰與韋家輝指導的喜劇片,底色是愛情的俗與悲。
在喜劇片里妝造尤為精良,也是許多人的 " 第一次 "。
演員全女班,梅艷芳反串好色皇帝,鄭秀文首次演出古裝戲并以丑女造型出現,張柏芝第一次扮演反面角色,有 15 個造型。
造型夠多,夠百變。
鐘無艷是武力高強的寨主,是風姿綽約美人,也是重了 " 愛情魔咒 " 的丑女,甚至還會長絡腮胡。



古靈精怪的狐貍精可男可女。
她先愛鐘無艷,后因鐘無艷不愛自己而成了齊宣王的溫柔鄉。
她對愛情的理解,游離于性別的徘徊中。



《狄仁杰之通天帝國》。
相比于富麗堂皇,徐克拍的是大唐盛世的暗面,云詭妖冶。
余家安跟隨徐克去敦煌看壁畫、去博物館看收藏。
天后時期的武瞾,早已不是明麗爽朗的媚娘。
服裝并非宮女或花魁常用的飄逸紗,而是橫幅稍窄、稍顯厚重的披帛。
上面金銀線的祥云、牡丹與金菊,織就了她的恢弘氣勢。
"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即豐額。"
元寶高髻,八字眉,點絳唇。
多智近妖的臉上,寫著野心和權欲。

去看狄仁杰時,她則穿著貞觀年后女子一度流行穿的胡服。
頭戴渾脫帽,身穿翻領長袍,腰系鞢躞帶。
對亢龍锏的好奇與試探,透出她對于權力制約者不動聲色的警惕。

到了奇幻片上,余家安的想法會更加放飛。
堪稱鬼才。
要知道周星馳和余家安合作了四次,追求完美如周爺也對他難以挑剔。
《西游降魔篇》,院線邪典之一,顛覆你對角色的一貫認知。
作為美術指導,他抓住了唐僧要收服對象的魔性。
還原了從不被承認的原著經典形象。
孫悟空," 七高八低孤拐臉、兩只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像屬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

又顛覆了觀眾對于既定印象的認知。
最油膩豬剛鬣,遠看是個畫風違和、穿著俊俏的美男。
近看是個古怪、油光滿面的 " 美男 "(?)。
直到他一張口,一嘴黃爛牙——

豬剛鬣的 " 變形 ",他設計了 12 種造型變化。
最終遵循了原著 " 黑臉短毛,長喙大耳 "。

但可能也是由于當時想法過去奇詭,大膽。
《降魔篇》的設計嚇到了不少人,也為他拿下多個獎項的提名。
可直到《伏妖篇》,才幫他斬獲第三座金像獎。

對于他這類怪才。
永遠不知道他的天馬行空,會帶給你怎樣的驚喜。
03
從某種程度上說,余家安是香港電影人樸素匠人的代表——
創新、踏實、步履不停。
就在不久前的第 40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他還獲得了 "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 提名——
憑借在一個末世感的工業垃圾堆里的閃轉騰挪。
林家棟飾演的劉中選永遠把自己包裹在褪色皮衣、老舊的夾克里,像是把自己裹進繭房。
悶著的泥與汗、血與淚在暗自發酵。
等待一個在憤怒中釋放的機會。

癮君子王桃總是傷痕累累,衣不蔽體。
從破洞的工裝到露出伶仃胳膊的吊衫,她像一只攀緣在廢土中渴望救贖的小獸。
在發餿的泡面和殘肢斷臂中,尋求一線生機。

作為幕后的創作者,余家安們的想法和創意其實一直領先前臺的感觸半步。
一個例子能夠證明。
在 1997 年許鞍華的《半生緣》里。
明明身處同一個年代,兩姐妹硬是靠著服裝,造型,妝容的不同,讓人生仿佛擁有了時代的差距。


而同期,當梅艷芳邀請美術指導余家安當唱片《鏡花水月》的形象設計時。
唱片公司提議用藍白色的漣漪水波做背景,但余家安覺得過往有相似的封面,不打算重復。
他建議用迷幻的霧藍和絳紫打底,給人開到荼蘼的絕望感。
他說:
這種很重的冰冷浪漫感是今年歐洲的潮流,阿梅頭上的干花亦配合春夏的感覺。配合阿梅的歌曲,表達一種抽象的浪漫,和一個好(迷失)的女子。
對于新形象,梅艷芳只說:" 幾抽象,但幾正。(挺抽象,但很靚)"


這一切,某種程度上都說明了——
香港上世紀末繁榮的娛樂工業,不論是影視、音樂還是時尚、潮流 ……
每一個站在臺前的藝人,走進院線,走上銀幕的作品。
背后都是千千萬萬個余家安這樣的樸素的幕后人,當著螺絲釘和齒輪,幾十年如一日地發揮著自己的才華。
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這才有了我們記憶中的那個香港電影,那個閃爍著光芒值得回望的黃金時代的。
而余家安,就是他們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所以才值得被提及,被銘記。
他離世的消息傳來時,剛剛才合作過的林家棟(智齒)表示震驚和傷感:
△ 截自東網
而邱禮濤的新作《掃毒 3》還未上映,竟然也成為了余家安的遺作之一。

始于電影,終于電影 ……
在這樣一個以自我包裝、自我營銷見長的浮躁年代。
在自己的領域里專心做事、從一而終是如此奢侈。
對于觀眾來說,或許復雜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會被淡忘。
但出色的人物形象,總會留下一抹亮色。
十年磨一劍的優秀電影人,如明珠蒙塵,劍在匣中。
但好作品,會永遠被看見,被銘記。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西貝偏北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be73c8e9f091b7a15ee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