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過網絡平臺提前購買了電影票
手滑選錯場次或者臨時遇到突發狀況
電影票還能不能退?
小編在貓眼電影微信小程序上的購票頁面
發現上面注明了 " 不可退票、不可改簽 "
這屬于霸王條款嗎?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買錯電影票不能退不能改?法院:罰款 8000
近日,山東濟南的王先生通過某售票網站訂購了某電影城當晚的兩張電影票,出票后發現時間錯選成第二天晚上。王先生與電影城聯系,對方以王先生購票前已勾選同意 " 不退不改 " 協議為由,拒絕退改簽。
王先生將此情況投訴到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監局依照法定程序對電影城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對其罰款人民幣 8000 元。
影城認為上述行政決定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向山東省濟南市槐蔭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市場監管局和區政府作出的處罰決定和復議決定。

(圖源: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人民法院官方公眾號)
法院認為,首先,影城作為經營者,不允許消費者退改簽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并依法對其作出處罰,處罰對象正確;其次,電影城拒絕王先生及其他消費者退改電影票的行為違法。
最終,法院依法判決,市場監管局和區政府作出的行政決定書,符合法律規定,駁回電影城的訴訟請求,電影院需按照市場監管局的處罰決定,將票款退還消費者王先生。
記者調查:平臺上仍有影院不能退改簽
現在,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提前在網上購買電影票的習慣,那么,觀眾在通過網絡購票時是否會遭遇先被迫作出 " 購票后不能再退票與改簽 " 的選擇呢?
記者打開一款某電影票訂購平臺的小程序,在確定影片、電影院、場次并選擇了座位后,再點擊 " 確認選座 ",出現了 " 退改簽規定協議 " 頁面。而只有點選 " 我已閱讀并同意以上協議 " 后,才能進入支付頁面,最終完成購票。

平臺給出的《退改簽規定協議》
平臺提供的這份協議中規定,退改簽服務僅能適用于支持退改簽服務的影院。其中,標有 " 退 " 表示的影院支持退票,標有 " 改簽 " 表示的影院支持改簽,前述部分影院可能規定其特殊場次不支持退票 / 改簽。協議還規定,用戶使用退改簽服務的,需要同時遵守影院的退改簽規則、以及平臺的退改簽規則。

小編曾改簽過電影票,每張電影票服務費 5 元
那么,有多少影院支持退票或改簽呢?以當前熱映電影《獨行月球》為例,記者進入該影片的訂票頁面,發現系統顯示的前 20 家影院中,有 17 家顯示支持改簽,但僅有 5 家顯示支持退票。也就是說,在其中至少有三家影院訂購電影票后,觀眾如果臨時有事或者出現誤操作,就只能無奈 " 自認倒霉 " 了。
記者又查看了其他購票平臺,情況大致相同。
電影票 " 不退不改 " 是霸王條款!
火車票、機票都能 " 退改簽 ",小小的電影票卻對消費者說 " 不 ",有人說,這也許是看準了消費者 " 錢少不值當較真兒 " 的心理,拿所謂的行業 " 潛規則 " 打法律的擦邊球。
事實上,購買的電影票 " 不退不改 ",這一做法屬于典型的霸王條款。早在 2018 年 9 月,新華社播發了調查報道《電影票 " 退改簽 ",為何就這么難?》,就對飽受消費者詬病的電影票 " 不退不改 "" 只改不退 " 等現象提出質疑。隨后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關于電影票 " 退改簽 " 規定的通知》,要求各院線、影院投資公司、影院在與第三方購票平臺簽訂電影票代售協議時,要明確 " 退改簽 " 規定。
北京中征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孫維認為,電影城單方設置退改簽格式合同條款,觀眾在購票時往往不得不同意其 " 購票后不能再退票與改簽 " 的條款,并非出于本人真實意愿,即使從形式上雙方達成了不能退改的合意,但類似條款的約定減輕了經營者的責任,加重了消費者的負擔,應屬無效條款和霸王條款,這種 " 行業痼疾 " 應予以糾正。
從影院和平臺角度來看,如果消費者隨意退票、改簽,也會使得商家造成損失。那么,應當如何同時保障和平衡雙方的權益?
對此,有評論認為,個別情況下確實存在惡意刷票的問題,但平臺或影院遏制這類行為應該從管理機制上想辦法,不能把責任和風險轉嫁給消費者。
而對于這一問題,該案法官表示,實踐中,基于平衡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利益,經營者可以收取一定的退改簽費用,具體可以綜合考慮消費者退改簽電影票時間的早晚、對于電影票再次銷售影響的大小,制定并施行差異化的退改簽收費標準。有條件地允許消費者退改簽電影票,既能維護消費者的真實消費意愿,也能有效避免市場資源的浪費。
上海新聞廣播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揚子晚報、法制日報等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8abed9e780bf92c001f84